第104章 淞沪太小,容不下四国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行啦行啦,你不就是等东瀛的内阁来人嘛?谁来,知道了吗?

    沈笠没有让自家的大帅在这里白话,直接就打断地问道。

    陈子钧两手一摊地说道,“今天不就是去接他吗?东瀛帝国内阁的外务大臣内田康哉!

    “他啊……

    “嗯!

    “那岂不是说你的算计又成功了,这内田可是老外交人了,而且算是比较能审时度势的,算温和派?这东瀛现在也不容易,你老坑他们,还能榨出来几两油?

    面对沈笠的问话,陈子钧只是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怎么,又是三国公使,又是人家东瀛外相的,你还不准备把姐夫跟姐姐叫回来,他可是外交世家,这种局面,他正合适!

    陈子钧摇摇头,心里却不以为然,这点小场面算什么啊,他姐夫和姐姐可是给他办大事去了,如果能完成三分,那日后他陈子钧在沪上,不,在华夏都将横着走!

    还有,他的目的难道真的是东瀛那点赔款?

    自己目光还没有那么短浅。

    他其实主要是想要重建四国银行团,然后相互牵制,才能更大程度地给予沪上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时间不久,一艘经东瀛来的美国邮船便靠岸,然后东瀛帝国内阁外务大臣内田康哉缓缓地走下船舷,第一时间便看到了陈子钧,还有其余的三国公使。

    陈子钧很年轻,比照片上看到的人还要年轻。

    这般的青年才俊,为什么没有出生在我东瀛帝国!

    “陈桑,真是太感谢你能来迎接我,鄙人不胜荣幸啊!

    内田康哉的华夏语说得很是清晰,带着一丝丝北京的京味儿,甚至比在外出国留学多年的陈子钧还要标准一些。

    “欢迎东瀛帝国外相内田先生拨冗莅临,真是让沪上蓬荜生辉啊。

    在对方给自己鞠躬之后,陈子钧很是正式地伸出手,跟对方握手之后,便闪开,将英国公使朱尔典、法国公使柏卜还有美国公使芮恩施,还有跟在后面的东瀛驻沪上总领事有吉明让出来,让几人都相互见一见。

    一排排的黑色的轿车从码头上驶离,这才让被封锁的码头恢复了正常。

    几人落脚的地方就是刚刚才开始出现的百乐门。

    百乐门是还在建设中的整个沪上最高的大楼,原本是字林西报大楼,《字林西报》是整个沪上最大、影响最广的英文报纸,甚至到了,一个公司你要发表声明,办理过户更名证照遗失等公告业务,官方认定的就是字林西报。

    字林西报是英国人的,民国前后因为这个大厦的缘故,实际的董事长换成了小马立斯。但是他识人不明,在英文报纸《字林西报》的基础上,又创办了中文的《字林沪报》和《沪上新报》,结果东瀛人乘着《亚东时报》与《字林沪报》合体,重新诞生《同文沪报》,后又改名《沪报》的重组,变成了实际上的东瀛控制。

    这等日产,武装冲突的时候,陈子钧收缴岂能放弃。

    于是同沪上的地产和金融大亨戈登?马立斯,也就是小马立斯达成了“共识”,不但《字林西报》成为了沪上陈家的产业,甚至这个字林西报大楼也成了陈子钧的产业。

    作为对沪上督军陈子钧保护沪上和平与安宁的敬佩,国际公共租界的英国公董们一致同意共同出资将这个大楼买下来,送给陈子钧将军,价格为象征性的市场价一元!

    高达八层的西林西报大楼,不,现在叫陈氏大楼。正面中部的外墙饰以古典柱式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浮雕。底层外墙面用花岗石砌筑,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这1200吨花岗石料系专程从东瀛东京附近的产地运来。

    进门两座石雕女神像,地坪大部分铺白色大理石,内墙面则多为黑色大理石镶金色马赛克,显得异常的现代文明、雍容华贵。

    内田康哉望着还未正式完工,但很多已经开始营业的沪上银行、保险等公司,以及百乐门的表示,心中哪里不明白,这是给自己的下马威。

    要知道,东瀛外务省为了扩大影响以及对华夏的思想、政局进行引导,用金钱收买贿赂了很多报纸的编辑记者,如《文汇报》《上海泰晤士》报等,当然重中之重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