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真要这么简单,就好了(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赢了,就应该高兴。面对日军五个师团,八路军一个晚上接着一晚上的炮袭、
打的炮弹不多,气得鬼子够呛。
在鬼子还击的炮声中。
参战各部的将士们,不仅没有害怕,还在庞大的包围圈上,唱起来保卫黄河。
陈旅长看着战士们激昂的斗志,兴奋的扬了扬拳头。
“有朝一日,我们一定会唱着这样的歌曲,把小鬼子赶出中国所有的土地。”
江向阳白了他一眼。
如果有可能,他更希望把这五个师团的小鬼子,统统都留在这片土地上。
可惜,时机不对。
渤海支队也好,三大主力师参战部队也好。
数量,规模都没有把所有侵略者留在这片土地上的实力。
为了日后更大的胜利。
这一刻,必须要隐忍。
胶东这一场胜利,来之不易,土地上浸透了中华民族最优秀儿女的鲜血,如今胜利触手可及,徐旅长也很感慨..
“向阳,两年时间够不够,我们用两年的时间,沉淀,训练,然后出兵东北。”
王旅长和许副旅长都很诧异。
干嘛要两年?
依照江向阳在山东的根据地建设情况,加上山东军民的坚决支持。
在他们看来,渤海支队差不多半年就可以恢复战力。
一年内,就可以挥师北上。
陈旅长白了他一眼。
“徐老虎,你搞错方向没有,344旅的任务,是增援新四军,是南下,目标是华中的鬼子,北上这种事,交给我和向阳就好了。”
徐旅长提出发展两年时间北上,是因为江向阳曾经做过判断。
进军东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尤其是东北的冬天,酷寒,小鬼子在东北实行拆村并屯的种种举措,让东北游击战本身就很困难的局面,举步维艰。
而游击战,最好能够有正面战场的配合。
所以,进军东北,必然是长距离迂回,穿插,打入敌后,跟正面推进相配合。
显然,半年,一年的时间,八路军未必有能力跟日军正面一战。
“谁南下,谁北上,我们几个谁说了都不算..我倒是很羡慕344旅。你们直接去皖中,可以接着打鬼子!”
王旅长很羡慕陈旅长,徐旅长和江向阳几个人的关系。
他也羡慕344旅,386旅和渤海支队的位置。
打完了山东,344旅回到苏鲁皖豫军区,可以朝着华中发展,继续打鬼子。
386旅可以去山西,找小鬼子第一军的麻烦。
渤海支队,可以南下,沿着临沂,苏北发展。
359旅在冀中,冀南豫北,几乎找不到合适的战场,就连集团军下令只要不进犯根据地,就不主动进攻的日军第4师团,可能也要调走。
“我们目前的局面,陷入了一个瓶颈了,一是军工生产,跟不上我们部队发展的速度,二是目前我们集团军,没有火炮和炮弹的生产能力,尤其是炮弹。”
胶东一战,已经落下了帷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