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第22章(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这一路上赶车的大叔们也是根据支流寻路,但树林茂密再加上地势崎岖广博,若非常年在此行走的本地人,根本寻不到路。况且夕江村此处气候极端,近日又逢连雨天,虽说古树颇多,即便泥石流爆发也有概率逃得一线生机,但泥石流会冲散人群,迷了路跟等死几乎没什么区别。
随着周边古树逐渐稀少,眼前竟出现一座色彩艳丽的庙宇,庙宇门头不大,目测宽五六米,高六七米,上头牌匾只用墨色落了个“酆”字。
这字令林风眠多有不适,她第一反应便是地府酆都罗山,况且即便指的不是,酆字多以阴间做解,为何会用在村庄入口处的小庙上?
而且这小庙透着股诡异,庙前并非什么传统神明,而是一座泥塑娃娃,娃娃眼神空洞望着前方,肢体虽呈抱坐姿,但却透着股不协调,像是死后被人摆成这个模样的。
庙门打开,内有一行泥人立于中间,泥人与庙前泥塑娃娃没什么区别,远远地望着那双空洞眼眸也足以令人浑身起鸡皮疙瘩。
林风眠估摸着,若要同行,只能走泥人两侧,可马车怎么办呢?
正思量着,众人早已下了马车,但无一不感慨眼前小庙的精致细腻。
的确,抛去诡异不谈,眼前的小庙着实谈得上是巧夺天工,纵然说是宝物也不遑多让。
学生们纷纷掏出相机拍摄,瓦隆见风霁雪正四下打量,凑过去笑眯眯问道:“你们住村里吗?”
言及此,风霁雪显然有些迟疑。
这次活动资金有限,大部分都用在了设备租赁和路费餐补上,如果再住村民家只怕是要超支,可如果不住在村民家自己搭帐篷又不现实,虽然剧组不是第一次下乡,但几乎每次都是住在当地居住环境较好的村民家中,如果这次提出搭帐篷,恐怕队员们会不适应,再加上夕江地处雨林带,蚊虫繁多,倘若被有毒的蚊虫给咬了,一旦中毒更麻烦。
乔之燃似是看出风霁雪的疑虑:“老师,咱们住村民家里吧,预算如果超支了,一切都由我来补。”
林风眠来时听他们偷偷议论过乔之燃,家境富裕,出手阔绰,似乎又对风霁雪有些不同的情愫。
风霁雪漂亮温柔,身材较好,才华横溢,会吸引到小自己二十多岁的学生也很正常。
但让林风眠觉得不正常的是,如果风霁雪不想结束自己的教师生涯都会保持距离并且让学生死心,她是怎么敢还跟乔之燃一起出来的?甚至乔之燃还是这次考古拍摄任务的副队长。
瓦隆说:“你们人多,不能住一家,得分开住,行不?”
这次来的人多,足有十个人,一家住不下倒也正常,风霁雪微微颔首,以做同意。
敲定后瓦隆便带着剧组进了村,而其他两个赶车大叔,说是从另一边马车走的车道走。
进入小庙途径泥塑娃娃时,林风眠忍不住多看了一眼,泥塑娃娃头戴羊头嵌玉冠,发冠并非与泥塑娃娃一体,且质地粗糙,颜色暗沉,已有岁月腐蚀的痕迹,比起泥塑更像是真的羊头骨。而嵌玉呈黑红色,像是血。
泥塑娃娃太阳穴两侧各有一道口子,它的外形与大小都酷似眼睛,再加上原本它的眼睛雕刻的便不是十分明晰,乍一眼当真像极了四只眼睛。
催促声传来,林风眠快步前行,途径泥人时不敢多耽误,只略略扫了眼,那些泥人与泥塑娃娃一般无二,太阳穴两侧皆有两只“眼睛”。
虽有些奇怪,但既是泥人,再加上偏远山区的确会有些不同于寻常的信仰,倒也合理。
走出小庙,前方是一条宽阔的土路,两侧是郁郁葱葱的小树,树下有不少村民正在乘凉说笑,见他们来了,有人起身迎来,脸上堆满了笑意,显然是眼见“财神”来的喜色。
眼下已至晚饭时间,有人树下乘凉,自有人屋内做饭,阵阵香味携着细风徐徐而来,林风眠的肚子也不免咕噜两声,更别说其他学生了。
寒暄过后,瓦隆先将众人带去村长家里,村长家装潢设计倒是不错,应是近几年才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