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哥儿大三,抱金砖(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我有这份底气,是因为太子殿下慷慨相助的琉璃坊,里面的工匠正是殿下从盛京灌玉坊调过来的。

    孟晚指了指他身后的其中一座工坊,“灌玉坊在京都只供皇室,太子殿下给了我这个特权,虽然只能做吃食的容器,但诸位应当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虽然太子殿下没有明说,但孟晚是个谨慎的人。起码他不可能在得到灌玉坊工人后,生产精致的琉璃器物和皇室打擂台,除非他嫌自己死的不够快。

    牵扯到高不可攀的皇室,那些商人老实的不能再老实,像小学生一样正襟危坐,再也没有胡乱插话,只等着孟晚给他们讲解。

    孟晚很满意他们的识相,因为某些原因,之后他不想过多出面。这次镇住这些商人,下次商会,应当就用不着他亲自出马了。

    想到这里,他也不绕弯子,“橘子做成的果珍罐能保存六月而不腐,大家也算亲自见过了。实际上若是保存得当,甚至能再多放两月。橘子如此,在盛京价值千两的荔枝,自然也可如此。

    商会进行到这里,终于突出了重点。

    若说之前岭南还有什么值得上层人惦记的,那便是一斤可抵千两白银,甚至拿着银子都买不到的荔枝了。

    每运输一次,就要消耗极为庞大的人力和物力,相当劳民伤财。本朝皇上自登基以来,也不过吃上过一次,更遑论普通的黎民百姓了。

    若荔枝六月而不腐,天啊!简直难以想象能带来多大的利润!!!

    孟晚伸出一个白皙纤长的手指,“一瓶荔枝做的果珍罐,从珍罐坊卖出去,十两银子。

    还以为是一百两银子的商人们,被吊起来心又重重的落了下去。他们是当地人,自然知道本地荔枝不值钱,果农们也只是勉强糊口。真正值钱的东西是防腐工序,而这道工序从表面上看来似乎是琉璃瓶。

    偏偏琉璃是白送他们,他们也不敢乱生产的东西,还真的只能在孟晚这里买。

    心思活泛的已经在想,假如从孟夫郎手里大批购入荔枝做得果珍罐,再运输到盛京城卖。把耗费的人力、路损刨除,卖多少两银子才能大赚一笔。

    “不光荔枝,我开始就和大家说了,钦州的菠萝、柳州的杨梅、廉州的庵摩勒(芒果)、南宁的香蕉……孟晚拨弄手指,最后统统拢入掌心,“这些东西,我全都要卖到禹国各地去。

    “钦州的菠萝和柳州的杨梅

    可做成果珍罐,廉州的庵摩勒和南宁的香蕉可以做成果干。后续我若是收到后面两地的单子,自然会再修建一座大型晒晾厂。”

    “诸位,话我放到这儿了,你们都不是蠢人,敢不敢跟**上一票?”

    雨水渐急,滴滴答答一连串的雨声却没有在场众人的心跳跳动的快速。亭子里的商人们除了雨声,还能听到身边同伴吞咽口水的“咕嘟”声。

    有年纪轻敢想敢为的年轻商人本来只是父辈打发来见世面的,这会儿眼睛里一片血红,若不是身旁的世伯扯着,只怕都要跑到孟晚面前去应下了。

    “东家,我想做!”小余突然从工厂里顶着雨跑过来。

    他爹余?也在亭子里坐着,这群老油条不是不心动,只是光有孟晚嘴上说说,后续工坊收各类果子的价格怎么算?工坊能吃透多少果子?万一他们费尽心思与其他地方的果农达成合作后,孟夫郎一个心血来潮又不干了,他们该如何?

    有太多未知的问题需要商谈妥当,谁知第一个冲出来的愣头青就是自己儿子!

    “老余,那不是你家彦东吗?他怎么这副打扮?”

    “你个滑头,我懂了,你把你儿子送去珍罐坊做工了!”

    “什么??……不愧是老余啊!”

    “除了他,谁能想到这法子!”

    余?被身旁老友们调笑,三句两句的揭了老底,嘴角眉梢都泛起苦涩的笑意,“你们就别看我笑话了,我儿子都说要做了,我们余家怎么也要率先响应孟夫郎买卖。”

    他冲几人拱拱手,“老哥哥们,我这就去了,你们再好好想想吧。”

    最中心的亭子里,唐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