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遍行三万里(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不久后,鹰国派舰队封锁珠江口,再次对广州发起猛烈进攻。】【攻占定海后,长驱直入直接抵达天津大沽口。】
【道光皇帝为了讨好鹰国人,只得下旨将林则徐就地撤职,发配苦寒之地疆省伊犁。】
......
洪武年间。
朱元璋毫不意外的怒了。
他重重的哼了一声。
鹰国人既然胆敢来犯,那还有什么可犹豫的,直接开干便是!
结果这该死的满清皇帝,竟然一点骨气都没有!
为了讨好鹰国人,皇帝毫不犹豫地将功臣革职,还发配的远远的!
要是他没猜错的话,林则徐就是清朝少有的清醒派和实干派。
一心为国,力主禁烟,是何等地英勇无畏。
朱元璋感到有些惋惜。
林则徐就这样被发配,实在是令人痛心!
......
林则徐静坐在案前,手中紧握着一道圣旨。
良久,他默默地长叹了一口气。
这正是那道自己要被发配疆省的圣旨。
而他,不日便要动身,前往伊犁。
其实,他早就预料到,自己早晚也会有这么一天的。
不止是因为鸦片战争的失败,需有人来承担责任。
而是由于战败,朝堂之上主战派与主和派的势力此消彼长。
主战派陷入舆论劣势,主和派则趁机占据上风。
道光帝若强行将他留在朝堂,这无疑会激化两派之间的争斗。
本就动荡不安的局势,则会更加混乱。
将他贬去伊犁,也是一种无奈的政治手段。
虽然他远离权力中心,但并不意味着他就此失去了价值。
在边疆之地,他同样可以有所作为。
他早已从天幕中得知,疆省对后世华夏的重要性。
无论是现世的边防,还是后世的开发。
此时,他默默在心中已经有了规划。
他要带上大量的笔墨纸砚,深入疆省各地,进行实地勘察。
......
【林则徐在疆省,遍行三万里。】
【他进行了大量的实地勘察,敏锐察觉到沙俄在伊犁地区对华夏的潜在威胁,并形成了加强塞防的国防战略思想。】
【在疆省的日子里,林则徐心怀苍生。】
【他带头捐资,承修了清朝伊犁最大的水利灌溉工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