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燕大毕业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京城正是最热的时候。

    江弦早早起来,先是喝一口水,开了一夜空调,嗓子有点儿不舒服。

    “衣服都给你熨好了。”朱琳揉着惺忪的眼眶道。

    “嗯,知道了,你再睡会儿。”

    江弦答应一声,把自己那件儿珍贵的红都定制款中山装穿在身上。

    衣服是他访问日本那会儿定制的,这么多年过去,现在穿仍是非常合身,看上去特别挺括。

    今天他要去趟燕大。

    徐晨辉早早就在楼底下等着了。

    至于团结湖的住户,对这辆车子的存在已经习以为常,也清楚的知道这是谁的车子,因此,即便有目光朝着车子投来,也很快就收走,不会围着议论。

    江弦走下楼,大夏天穿件儿中山装在身上,那叫一个浑身闷热,额头都沁出了汗。

    拉开门坐进去。

    车里冷气开的很足,特别凉快,终于是缓解了几分身上的热劲儿。

    “小徐,走吧。”

    “好嘞江哥。”

    江弦吩咐一声,漆黑的黑色伏尔加马上发动,很快就到海淀的燕大“燕园”。

    瞅着有车子开过来,燕大的保安也不拦着,这年头的校园都是对外开放的,更别说,这年头开车的一定都有身份,因此江弦很顺利就进去。

    而他今天来燕大,也只是为了一件事情——领毕业证。

    从今儿个开始,他江弦也终于能从低学历作家摇身一变,成为正儿八经的大学毕业生了!

    还是全中国首屈一指的名牌院校燕大的毕业生。

    别说学历没用。

    燕大毕业生的身份就问全中国有几个人不想要吧?

    而且江弦对这一块儿其实是比较在意的,他当然听过很多大作家,都只有小学的学历,就比如郑渊洁,后世他还老说起这事儿,说起来还挺骄傲。

    在很多人眼中,学历与写作水准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且自古至今,中外有成就的作家,高学历的很少,低学历的反倒占了大半。

    因此大部分作家也都不太在乎自己学历的高低,毕竟你文学作品创作跟学历有毛关系?

    可惜他江弦就是比较追求进步。

    再说了,以上这些视学历为粪土的作家,包括郑渊洁在内,你给他扔一个燕大的学历你看他要不要呢?

    能进步谁还不想进步?

    而且这会儿才1987年,燕大的学历对江弦来说还是很香的。

    燕大这一届毕业生的正式毕业典礼已经办过了,那次江弦没去,但是今天这个还是有必要参加一下的,因为今天这是燕大写作班这边儿的负责老师,以及鲁迅文学院,一块儿给作家班额外合办的专门的毕业仪式。

    这样的一个隆重的场合,他可没道理不到场了。

    “江弦同志!”

    让江弦意外的是,他刚到楼下,燕大的几位老师竟然已经在候着他了,一看见他便立马凑了上来。

    “谢教授!”江弦一眼瞧见个了不得的人物,五十多岁,头发花白,穿一件儿黑色中山装,神采奕奕。

    这是谢冕,是个诗人,也是个文学评论家,在京城作协担任副主席职务,同时呢,他也是燕大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的所长,而燕大与鲁院合办的写作班,就归属于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

    因此,谢冕算是作家写作班在燕大的直接负责人。

    “江弦同志,好久不见。”谢冕微笑着和江弦握了握手,此前两人曾经在京作协的会议上见过面,对彼此都不陌生,“你的毕业作品我已经拜读过了,写的真好,非常令人感动。”

    “您客气了。”江弦笑道。

    谢冕这个人,没发表过什么文学作品,拿不出什么代表作,但是他对文学的贡献很大,对现代文学的贡献也很大。

    他不仅参与了燕大的中国当代文学学科建设,而且在他的影响下,燕大还建立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第一个博士点,因而谢冕也就成为了该校第一位指导当代文学的博士生导师,桃李遍天下。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学生多了也不见得是好事儿,他老人家学生里头好几个争议都很大,像是炮轰韩寒的肖鹰,曾经撰文《“天才韩寒”是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引起舆论一片哗然,被直指为“倒韩檄文”。

    当然了,也有人质疑他纯属个人炒作,因为这厮真是谁红就炮轰谁,除了韩寒,还有郭小四、冯裤子遭过殃,另外被炮轰的还有二人转、赵本三、汉服热

    “我得感谢你啊。”谢冕拉着江弦说,“感谢你把这篇《小王子》给了燕大,这不仅仅是你的毕业作品,也是你留给燕大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小王子》是作为毕业作品写给燕大的,这一点很关键,以后《小王子》成了经典,他们燕大脸上也有光,能蹦出来说这部是他们燕大的一部毕业作品巴拉巴拉。

    总之,能让自己的毕业作品给学校长脸,这实在太难得了,别说长脸了,有些人的毕业作品、毕业论文,烂到学校都得替她找补,49是哪个世纪的都能记不住,1049

    “瞧您说的。”

    此刻,面对谢冕的夸奖,江弦一脸平静,“有啥感谢不感谢的,我不也是燕大的学子么?我就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而已。”

    两人一边说着话,江弦犹如被众星拱月般进到今天举办毕业典礼的会场,也就是燕大的办公楼礼堂。

    一般来说,燕大的大活动都是在大饭厅举办的,那儿有两千两百个座位,不过写作班也就这么点儿人,用不上那么大的场地,办公楼礼堂就够用,这地方也是后来李敖演讲的地方。

    那一年,李敖来到内地,分别去三所大学演讲:青华、燕大、复丹。

    这确实是个才子。

    他在青华讲“金刚怒目”。

    在复旦讲“尼姑思凡”。

    在燕大讲的则是“菩萨低眉”。

    这会儿写作班的学生已经悉数来到礼堂了,这会儿三三两两的相互交谈。

    和他们相比,江弦这阵仗绝对是所有学生里头最大的一个。

    没人觉得不服气。

    没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