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吕利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什么叫惊艳呢?

    大概就是郑小龙看过《编辑部的故事》剧本之后的那种心情。

    哎呦。

    好!

    太好了!

    而且更让郑小龙意外的是,这剧本居然还有冯晓刚的参与。

    他和冯晓刚早就认识了。

    而且特别熟。

    那还是几年前,冯晓刚去医院找朋友玩,结果见着一个年轻女孩,顿时被迷住了,觉得这女的挺漂亮的,很会抽烟,真有个性。

    冯晓刚当时就想“勾搭”一下她,就四处打听这个女孩的消息。

    最后打听着了。

    这女孩叫王小平,刚从国外回来,只不过这个女孩已经有男朋友了,而且她的男朋友更牛,是京城电视剧艺术中心的郑小龙。

    冯晓刚当时一听,心思就变了。

    从追求王小平转成了“追求”郑小龙。

    当然了,这个“追求”更多的是巴结,他也知道郑小龙背景深厚,资源和人脉都是他梦寐以求的,而且这个人也是人中龙凤,是北大毕业的高级人才。

    于是他整天待在郑小龙身后,谈理想,谈工作。

    后世有人问郑小龙,为了调进中心,冯晓刚是不是经常请你吃饭?郑小龙笑呵呵说,他哪有钱请我吃饭,都是我请他吃饭,他请我吃饭,都是他们家做饭请我吃,我请他都是下馆子,他还是跟我媳妇借钱买的摩托车。

    冯晓刚当时还有一梦想,就是在路边盖一大炮楼,收过路费,然后把花姑娘的通通拉进去,干嘛呢?伺候郑小龙。

    这事儿是郑小龙自己说过的。

    总之,冯晓刚和郑小龙的交情就这样一步步建立起来了。

    另外呢,冯晓刚这人特别会巴结人,嘴上功夫是一绝,最擅长就是趁你不在场时,在朋友面前讲你的好话。

    据说他靠这一招,在饭局上拿下过不少大佬。

    王硕就是这么被拿下的。

    当年有人让冯晓刚评价王硕,冯晓刚直接来了一句:抬头望见北斗星。

    王硕其实是一腼腆大男孩,哪受得了这个,虽然一开始对其貌不扬的冯晓刚没有好感,但对他的马屁功夫太上瘾了,用王硕自己的原话说就是:冯晓刚的话让人听着太舒服了。

    总之,凭借着冯晓刚的这套嘴上功夫,再加上冯晓刚成天的巴结,最后郑小龙架不住他的软磨硬泡,这才帮他调进了电视剧艺术中心,做了一名美工,与影视圈正式接洽。

    说是美工,其实剧务、场记.都干过,都帮忙打下手,还当过演员。

    没错,演员。

    电视剧《凯旋在子夜》,有个角色是一上场就被击毙的国外军官,有人跟冯晓刚开玩笑说:你长得特像国外坏人,不演这个可惜了。

    于是,冯晓刚就自告奋勇地演了这个坏人。

    郑小龙本以为,冯晓刚这人会跟着他就这么混下去。

    有这么个人在身边,他也怪舒服。

    就说拍《大林莽》的时候,天气热,冯晓刚就天天给他提前铺好崭新的芭蕉叶,让郑小龙能坐在上面安逸的看剧本。

    有这么个人天天伺候着?能不舒服么?郑小龙是真感受到了那种旧社会里老爷被下人伺候着的美好。

    结果前段时间冯晓刚忽然来找着他,说不干了,要换个工作。

    郑小龙没想到,他换的这个工作,就是在江弦手底下编剧本。

    而且写的还真挺不错,非常的创新。

    情景喜剧,这种模式在这会儿的中国还从未有过,而且台词写的也非常俏皮,不跟以前的电视似得,总是一板一眼的装模做样。

    就那么一间平平常常的小屋,几位忙忙碌碌的人,这就成了一部剧。

    总之,郑小龙拿到剧本以后,当即决定,将拍摄提上日程。

    “海马”那边叫苦不迭,都说写不出剧本,来不及写。

    郑小龙也不介意,非常大胆的做了个决定:“边拍、边写、边播!”

    总之先拍几集试着播播看,毕竟是新的电视模式,如果不行的话,那也不用再耗费力气折腾。

    “江老师,这边这边。”

    这天,郑小龙带着江弦和海马的一帮人来到一间招待所。

    冯晓刚一见着郑小龙还是非常热情,嘘寒问暖的。

    郑小龙见他还是跟条“狗”似得鞍前马后,也非常感动。

    不过让郑小龙很有触动的是,在场这些人里头,冯晓刚伺候最热情的还是江弦,其次才能轮着他。

    他叹一口气。

    总归不是自己的兵了啊。

    一帮人一边上楼梯,郑小龙一边和朱琳打招呼。

    “朱琳老师,真没想到今天您会过来,前段时间《红楼梦》我一直看呢,您演的真好,给秦可卿演的从书里活过来了一样。”

    “您太客气了。”听着郑小龙的恭维,朱琳只是微笑。

    说话间,几人一块儿来到一间会议室,里面坐了挺多人,都是《编辑部的故事》目前的主创团队。

    “这位就是江弦同志。”郑小龙拉着一三十多岁的年轻人过来给江弦介绍。“这是赵宝刚。”

    江弦看了这人一眼。

    又白又瘦,看着跟小白脸似得。

    这是赵宝刚?

    赵宝刚不是方方正正、一脸横肉么?

    “老赵?”

    说话间,朱琳从江弦身后探过头,看着赵宝刚露出喜色,“哎呦,真是你啊,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你。”

    “朱琳同志,哎呦,我也没想到啊。”赵宝刚一脸惊喜之色,“咱都好多年不见了吧?”

    “是啊,好多年了都。”

    朱琳一边说着,一边给江弦介绍,“老同学,当时都在北影业余表演班学习过。”

    “啊?噢。”

    江弦很快反应过来。

    光记着赵宝刚是导演了,忘了这厮在导演之前的身份。

    他其实是演员!

    赵宝刚是工人出身,16岁就当了翻砂工,不过在沉重的劳动之余,他还是个“文艺积极分子,没事儿就去学话剧、去工人文化宫练美声,年年都参加厂里的文艺汇演。

    后来北影的业余表演班招人,赵宝刚就考上了,和张光北、李诚儒、朱琳他们成了同学,也从工人成了一名演员。

    “你演的那《红楼梦》我都看了。”

    赵宝刚说,“我们全家都看了,都说你那角色演的好,哎呦,你说你,现在发展的可真好,塑造了那么多的经典角色出来。”

    “哎呀,老赵你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