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4章 【任务】点亮第一缕浩然正气!(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那只铁公鸡的毛给薅下来了!

    五十万两白银的预算啊,这事儿已经在京城官场以光速传开了!

    这是什么神仙手段?

    这位爷,绝对不是他们能惹得起的存在!

    于是,当顾长安宣布自己要在那间堆满卷宗的公房里“闭关三日,任何人不得打扰”时,整个都察院上下,竟无一人敢有异议。

    刘承刘老御史更是拍着胸脯保证,绝对派人守在门口,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保证顾大人能安心“办公”。

    顾长安对他们的心思了如指掌,却也懒得点破。

    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他一头扎进了那间堪比小型图书馆的公房,反手关上了门。

    “开工!”

    他先是从怀里掏出了一本薄薄的册子,正是系统任务里提到的《正气论》。

    这是大夏王朝开国文圣所著,乃是天下读书人人手一本的必读经典,阐述了何为“正气”,以及如何“养气”。

    顾长安之前只当它是普通的思想品德教材,如今看来,这分明就是一本“新手修仙指南”!

    他深吸一口气,翻开了第一页。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与此同时,他的另一只手,已经抓起了一本厚厚的漕运旧案卷宗。

    一心二用!

    在【过目不忘】的天赋加持下,这几乎成了他的本能。

    左眼看圣贤经典,右眼阅人间疾苦。

    左边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理想世界。

    右边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残酷现实。

    一本本卷宗在他手中飞速翻过,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案件,如同电影画面般在他脑海中上演。

    【景元三年,豫州漕工张三,因顶撞监工,被活活鞭笞致死,其妻女上告无门,反被污蔑为“刁民”,沉尸河底。卷宗记录:张三病故,家属情绪稳定。】

    【景元五年,漕运总督之侄,押运漕粮途中,私开粮仓,以劣质砂石换走三万石官粮,中饱私囊。事后为掩盖罪行,凿沉官船,嫁祸于“河妖作祟”。当地官员上报朝廷,竟请求拨款建庙祭祀,以安抚“河神”。】

    【景元七年,沿岸饥荒,万民易子而食。而满载着救灾粮的官船,却因为需要向沿途的各个衙门、帮派缴纳“过路费”,层层盘剥,最终抵达灾区时,十不存一。无数灾民,就饿死在离希望一步之遥的地方。】

    ……

    黑暗,无边的黑暗。

    贪婪、腐败、草菅人命、官官相护……

    一桩桩,一件件,都化作最沉重的巨石,压在顾长安的心头。

    他感觉自己的胸口像是被堵住了一般,一股难以言喻的郁结之气,在体内疯狂滋生、冲撞。

    他脸色发白,呼吸急促,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

    这不仅仅是在看卷宗,更像是在亲身经历那数不清的冤屈与苦难。

    “呼……吸……”

    他强迫自己闭上眼,开始在心中默念《正气论》的经文。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那温和而充满力量的圣人之言,像是一股清泉,缓缓流过他那几近被黑暗吞噬的心田。

    那股郁结之气,在圣言的涤荡下,非但没有消散,反而像是被点燃的火药桶,更加剧烈地翻腾起来。它们咆哮着,冲击着,仿佛要将他的理智彻底摧毁。

    但顾长安死死守住灵台的一点清明,他知道,这是破而后立的关键时刻!

    他要做的,不是驱散这些黑暗,而是要……直面它,理解它,然后,用胸中的那一口“不平之气”,将其彻底点燃!

    “正气,非凭空而来!见不平则鸣,遇不公则愤!此愤,此鸣,便为正气之种!”

    “这天下,有如此多的不公!这世间,有如此多的冤屈!我辈读书人,读圣贤书,所为何事?”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我顾长安,今日,便以此万千冤魂为薪,以胸中不平为火!”

    “点燃我这……”

    “浩然第一光!”

    他猛地睁开双眼,一声低喝,响彻在寂静的公房之内!

    刹那间,他丹田深处,那股翻腾的郁结之气,仿佛找到了宣泄的出口,轰然一声,尽数汇聚于一点!

    紧接着,一点微弱,却无比璀璨、无比纯粹的温润白光,在那黑暗的中心——

    悍然亮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