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萧琰见德王李致(二)(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而官员考核制度的修订工作,也在萧琰的主持下顺利推进。他参考历代的考核制度,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官员考核律法》,明确了考核的标准、流程和奖惩措施,规定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与官员的任免、升迁挂钩。这部律法得到了皇上的认可,很快便在全国推行。制度推行后的第一个考核期,萧琰亲自前往地方督查。他来到江南苏州时,看到曾经因水灾而破败的村庄,如今已重建一新,百姓们在田间劳作,脸上洋溢着笑容。苏州知府换成了一位清廉能干的官员,他向萧琰汇报,新的考核制度让官员们不敢懈怠,都在尽心尽力地为百姓做事。
萧琰心中感慨,若不是德王在关键时刻的支持,他恐怕难以完成这些事。回到京城后,他再次来到安德王府,此时已是深秋,王府内的枫叶红得似火,随风飘落,铺满了庭院的小径。
李致正在庭院中下棋,见萧琰进来,便笑着邀请他:“萧侍郎来得正好,陪本王下一盘棋如何?”
萧琰在棋盘旁坐下,看着棋盘上黑白交错的棋子,说道:“王爷,此次能顺利清查柳成一案,修订考核制度,全靠您的支持。臣心中感激不尽。”
李致落下一颗黑子,淡淡说道:“你不必谢本王。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和百姓,本王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他抬头看向萧琰,眼中带着期许,“如今考核制度已推行,但若想彻底杜绝贪腐,还需长久的努力。你任重而道远啊。”
萧琰点头:“臣明白。臣会继续努力,不辜负皇上和王爷的信任,也不辜负百姓的期望。”
两人一边下棋,一边聊着朝堂上的事。李致向萧琰透露,皇上有意让他负责明年的科举考试,选拔有才华、品行端正的官员,充实朝廷的力量。萧琰闻言,心中激动,他知道科举考试关乎人才选拔,是朝廷的大事,皇上将此事交给自己,是对自己的极大信任。
“王爷,若臣负责科举考试,定会严格把关,绝不允许有人营私舞弊,确保选拔出真正的人才。” 萧琰坚定地说道。
李致微笑着点头:“本王相信你。你向来公正严明,由你负责科举,皇上放心,本王也放心。”
棋局结束时,天色已黑。萧琰起身告辞,李致送他到王府门口,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眼中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萧琰就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未来必定会在朝堂上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更多的力量。
而萧琰走在回家的路上,月光洒在青石板路上,泛起淡淡的银光。他想起自己从一个普通书生,到如今的吏部侍郎,这一路走来,离不开德王的赏识与支持,更离不开自己对初心的坚守。他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将来官居何位,都要始终牢记 “为百姓谋福祉” 的初心,不贪名利,不徇私情,做一名清正廉洁、为民服务的好官。
接下来的日子里,萧琰开始着手准备明年的科举考试。他制定了严格的考试规则,从命题、监考到阅卷,每一个环节都亲自把关,确保公平公正。同时,他还派人前往各地,宣传科举考试的新规则,鼓励有才华的学子前来应试。
然而,科举考试的准备工作并非一帆风顺。一些世家大族为了让自家子弟能考中,试图通过贿赂萧琰的下属,获取考试的相关信息。萧琰得知后,立刻将这些下属革职查办,并在吏部张贴告示,严令禁止任何人为科举考试说情、行贿,若有违反,必将严惩不贷。
德王得知此事后,对萧琰的做法十分赞赏。他特意来到吏部,对萧琰说道:“萧侍郎,你能如此严格地对待科举考试,本王十分欣慰。世家大族的势力盘根错节,他们不会轻易放弃,你一定要多加小心。”
萧琰感激地说道:“多谢王爷提醒。臣已有准备,定会确保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不让任何投机取巧之人得逞。”
在萧琰的努力下,科举考试的准备工作顺利推进。次年春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齐聚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考试期间,萧琰亲自在考场外巡查,确保没有出现舞弊行为。阅卷时,他更是一丝不苟,对每一份试卷都仔细审阅,不遗漏任何一个有才华的学子。
最终,科举考试圆满结束,选拔出了一百多名有才华、品行端正的学子。皇上对此次科举考试的结果十分满意,对萧琰大加赞赏,将他升为吏部尚书,负责全国官员的任免、考核等事务。
萧琰升任吏部尚书后,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深知,吏部是朝廷的重要部门,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他更加努力地工作,每天都早早来到吏部,处理各种事务,直到深夜才回家。
德王也时常与萧琰商议朝政,两人在官员任免、民生改善等问题上达成了许多共识。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朝廷的风气逐渐好转,官员们更加勤政爱民,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幸福。
这天,萧琰与德王一同入宫面圣,皇上看着他们,笑着说道:“如今朝廷风气日益清明,百姓安居乐业,这都是你们二人的功劳。朕有你们这样的臣子,实在是国家之幸,百姓之幸啊!”
萧琰和德王连忙躬身行礼:“臣等不敢居功,这都是皇上英明领导的结果。臣等定会继续努力,为国家和百姓效力。”
走出皇宫时,阳光正好,洒在身上暖洋洋的。萧琰看着身旁的德王,心中充满了感激。若不是当年在安德王府的那次会面,若不是德王的赏识与支持,他恐怕永远只是一个普通的书生,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德王似乎察觉到了萧琰的心思,笑着说道:“萧尚书,你能有今天的成就,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本王只是做了一个引路人。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还要一起努力,让国家变得更加繁荣富强。”
萧琰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王爷放心,臣定当与王爷并肩作战,为国家和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两人相视一笑,并肩走在皇宫外的大道上。阳光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仿佛预示着他们将在未来的朝堂上,继续携手前行,为国家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