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返乡祭拜(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次日一早,肖林安排了一辆舒适的中巴车,载着爱旭这一众人,前往武安镇的老家。车子最终停在神龙山脚下的一家环境清幽的农家乐。

    山风清凉,阳光正好。莫老看了看天色,对爱旭母亲说:“今天天气不错,阳光足,山风也不大。正好让爱旭带着芮安和小旭,还有小爱华,一起去给你公公婆婆、还有爱旭他爸和其他亲人去上柱香,让老祖宗们也看看孩子们。”

    爱旭母亲点头称是,这本就是她回来的心愿之一。

    于是,一行人稍作休整后便分了工。爱旭、苏芮安抱着莫爱华、牵着苏小旭,陪着爱旭母亲,带上准备好的香烛纸钱和供品,沿着修缮过的山间小路,前往家族的墓地。莫老年纪大了不便爬山,黄飞夫妇表示留下陪老爷子在农家乐钓鱼,黄湘经过昨晚的谈话也有些意兴阑珊,选择和郑嫣儿留在农家乐休息或周边随意走走。肖林自然是留下负责协调和照应。

    山上的空气格外清新,林木葱郁。爱旭母亲的脚步有些沉重,又带着一种归家的急切。来到后山的墓园区,很多墓碑没有按照依次排列,有些杂乱。

    爱旭和苏芮安先是带着苏小旭,在爱旭爷爷***墓前摆上供品,点燃香烛,焚烧纸钱。爱旭母亲在一旁轻声念叨着:“爸,妈,我们来看你们了。爱旭回来了,还带着你们孙媳妇芮安,重孙儿小旭和爱华……孩子们都挺好的,你们在那边放心吧。”

    苏芮安恭敬地鞠躬上香。苏小旭看着爸爸妈妈的样子,也学着模样,小大人似的认真磕头,嘴里还奶声奶气地学着说:“太爷爷,太奶奶,小旭来看你们啦!”那可爱的样子冲淡了现场的伤感。

    接着,他们又来到爱旭父亲以及小爹、小妈的墓前。爱旭亲自点燃香烛,看着父亲的墓碑,沉默了片刻,低声说了几句近况。苏芮安在一旁静静地陪着,适时地递上纸钱。小爱华则被苏芮安抱在怀里,睁着两只乌溜溜的大眼珠,好奇地东张西望,看着周围的树林和飞舞的纸灰,偶尔咿呀两声,全然不懂大人们在做什么。

    一圈祭拜下来,爱旭母亲看着丈夫和亲人的墓碑,终于忍不住留下了眼泪。多年的思念、生活的艰辛、以及如今儿孙绕膝的欣慰,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爱旭见状,连忙上前轻轻揽住母亲的肩膀,低声安慰道:“妈,别难过了。爸和小爹小妈他们看到我们现在都好好的,一定会很高兴的。”苏芮安也递上纸巾,柔声劝慰。

    爱旭母亲擦了擦眼泪,点点头:“妈这是高兴的。走吧,下山,别让大家久等了。”

    一行人收拾心情,缓缓下山。在山脚下的小商店里,爱旭母亲特意买了一些牛奶、水果和糕点,带着儿子儿媳和孙女,去村里看望了几位年长的亲戚和以前关照过他们家的老邻居。淳朴的乡情和热情的接待,让苏芮安和小旭都感受到了另一种温暖。

    等到他们回到农家乐时,已近中午。

    眼前的景象一派闲适惬意。最引人注目的是莫老,他正坐在池塘边的遮阳伞下,手持钓竿,一副姜太公钓鱼的悠闲姿态。旁边的鱼篓里,赫然已经有了好几条活蹦乱跳的大鱼,看来收获颇丰。

    肖林则忙碌地穿梭在莫老和黄飞之间。黄飞也拿着一根钓竿,但显然耐心不如莫老,时不时和肖林聊着天。肖林一会儿给莫老递水,一会儿帮黄飞看看鱼饵,嘴里还不忘说着本地的趣闻和官场的一些无伤大雅的笑话,把莫老和黄飞都逗得哈哈大笑,聊得十分兴高采烈。

    王靖雯和郑嫣儿则在旁边的凉棚下喝着茶,看着风景闲聊。黄湘一个人坐在不远处的秋千上,慢悠悠地晃着,看着池塘方向,不知在想什么。

    这时,黄琳琳看到苏小旭回来了,立刻高兴地跑过来:“小旭,你们回来啦!”两个小孩很快又凑到一起,围着婴儿车里的莫爱华,拿着刚摘的小野花逗她玩。小爱华被哥哥姐姐们逗得咯咯直笑,手舞足蹈,口水都将胸前的垫巾湿透了,引得大人们阵阵发笑。

    阳光洒在农家乐的院子里,池塘波光粼粼,饭菜的香味开始从厨房飘出。祭奠的哀思与感伤在山风的吹拂下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家人团聚、田园闲适的温暖与平和。这一刻,仿佛所有的复杂关系和都市纷扰都被暂时隔绝在了这青山绿水之外。

    中午的餐桌,俨然成了莫老垂钓成果的展示会。农家乐老板使出了浑身解数,将那些鲜活的鱼烹制成了各式美味:奶白色的鱼头豆腐汤鲜香浓郁;红烧鱼色泽红亮,咸甜适口;煎鱼外酥里嫩;水煮鱼片麻辣鲜香,勾人食欲;炸鱼片金黄酥脆;酥鱼块连骨头都酥香可口;再加上农家乐自制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