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加封圣太子,烽火照西京!【求双倍月票】(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民这番话挑不出任何毛病。

    说实话,李承乾做的那些事,真的可以说是古今第一太子。

    然而,李世民的话依旧没有说完。

    却听他继续感慨似的道:“有时候,朕都在怀疑,太子是不是朕的儿子,因为朕的德行,其实不如太子高洁。这一点,即使你们不说,朕也有自知之明。”

    “陛下.”

    萧瑀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一旁的杨师道不由得苦笑道:“莫说陛下这样怀疑,臣在礼部,掌管天下礼仪德行,像太子这样大仁,大义,大德之人,恐怕只有古之圣贤,才能与之媲美了。”

    “呵呵.”

    李世民笑了,笑得很诡异,也很舒心,因为他的目的总算可以实施了。

    却听他又笑着道:“诸位爱卿恐怕还不知道吧,太子近日开办了一所医学院,而医学院的院长,就是那位励志悬壶济世的‘药王’孙思邈。想当初,朕不止一次邀请他到宫中担任要职,可他每一次都果断拒绝了朕。”

    “后来,朕仔细一想,这不就是汉高祖当初想废刘盈,得知商山四皓被其请到了身边,最后打消了这个念头一样吗?”

    “这”

    三人再次对视,心说这又是什么例子?

    那刘盈怎么能跟咱们太子比?

    却听李世民继续道:“你们猜猜,太子跟孙思邈说了什么话,才打动的他?”

    “还请陛下明示!”魏征率先行礼道。

    如果是别人,他才不管对方说的什么话,但若是李承乾,他却非常好奇。

    因为李承乾的每一句话,都让他耳目一新,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只见李世民笑着看了他一眼,淡淡道:“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什么!?”

    三人闻言,头皮瞬间发麻。

    心说这是什么圣人思想!

    这也太超然物外了吧!

    难怪孙思邈那样的方外之人,也会被李承乾收服,真的是太圣德了。

    “诸位爱卿!”

    眼见火候已经差不多了,李世民当即端正身形,一本正经的道:“太子如此大德,朕以为,当为天下表率,故而,朕有意加封太子为‘圣太子’,不知卿等以为如何?”

    “啊?!”

    三人听到这话,震惊得瞳孔猛缩。

    但李世民却一脸肃然地环顾他们,沉沉地道:“怎么,卿等觉得太子不配?”

    “不是不配,只是这.”

    杨师道张了张嘴,欲言又止,最终一脸唏嘘的看向魏征。

    只见魏征也被李世民这话惊得无言以对,呆若木鸡。

    说实话,按照他以往的性格,他肯定会跳出来怒喷李世民。

    但不知怎么的,今日的他,仿佛失去了怒喷李世民的欲望。

    而萧瑀则十分欢喜李世民的决定,连忙道:“陛下英明神武,乃古今少有的圣君,否则,难以培育出太子这样的圣嗣,故而,臣以为,圣君当有圣太子!”

    “呵呵,既然诸位爱卿都没意见,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李世民笑了笑,于是当即立断的下令;“来人,传朕旨意”

    很快,一道震惊整个大唐的旨意,就诞生了。

    而与此同时,大唐辽东城。

    虽然因为李承乾的一通操作,让高句丽暂时退了兵,但高句丽的野心并没有因此打消。

    特别是他们最近得到了一个对他们不利的消息,据说大唐有意扶持新罗,百济来制衡他们。

    这让他们实在难以接受。

    于是,高句丽王再次派出使者,准备前往大唐,询问大唐皇帝的意思。

    但在前往长安之前,高句丽使者先去了一趟辽东城。

    却听高句丽使者高承久笑着朝辽东刺史杜君绰道:“杜刺史,本使听说,大唐皇后正在为大唐太子遴选太子妃,不知是否有其事啊?”

    杜君绰一脸古怪地看着他:“怎么,贵国公主想要嫁入我大唐皇室?”

    高承久摇了摇头,道:“非也非也,我国公主并没有此意,倒是小女,十分崇尚汉家文化!”

    “嗯?”

    杜君绰眉头一皱,心说你一介使臣之女,也配嫁入我大唐皇室?!

    不过,虽然杜君绰心中很是不屑,但还是淡淡地点头道:“崇拜就对了,现在哪些国家不崇尚我汉人文化?”

    高承久闻言,又笑着道:“小女崇尚汉家文化之后,便开始自大狂妄起来,说要请教贵国最有智慧的人几个问题,如果他能答出来,便说要嫁给他。而据本使所知,大唐太子现在是贵国最有智慧的人。”

    “当然,杜刺史不用担心,本使是不会同意小女随便嫁人的!”

    你特么!

    杜君绰闻言,脸色瞬间就沉了下来。

    心说这家伙怕是故意来给大唐上眼药的吧?

    难不成,他是为了激怒太子?

    想到这里,杜君绰瞬间冷静下来,淡淡地道:“贵使的意思,我明白,但我大唐太子日理万机,怕是没那个时间回答你女儿的几个问题。”

    “另外,我大唐有智慧的人多的是,并非你了解的那样。”

    “呵呵.”

    高承久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又道:“既然如此,那本使就不必多言了,等到了长安,再看能不能见到大唐太子了。不过,本使相信大唐太子一定会见本使的!”

    “嗯?”

    杜君绰眉头一皱,然后冷冷盯着高承久。

    虽然他不知道对方哪里来的自信,但看他如此自信的样子,还是升起了一抹警惕之心。

    另一边,距离辽东城大概二十里的一个山坳当中,正埋伏着一支蓄势待发的骑兵。

    骑兵的人数并不多,但清一色的都是重甲骑兵。

    而在整个山坳的后面,还远远驻扎着另一支庞大的军团。

    足有数万人。

    看着他们的服饰,就知道这些人并非汉人,也并非突厥人。

    营地当中的士兵们穿着各式各样的盔甲,但大体分为五种。

    之所以分为五种,那便是因为高句丽内部也分为五个部族。

    分别是涓奴部,绝奴部,顺奴部,灌奴部,桂娄部。

    五部的大首领被称为耨萨(相当于大唐的都督)。

    此时,五部大首领齐聚在一块,似乎在商量着什么。

    却听绝奴部首领率先开口道:“大唐也太不将我们放在眼里了,当初隋朝是怎么败给我们的?他们难道不知道吗?居然还想扶持新罗那些人对付我们,简直不自量力!”

    说到这里,他又忍不住看了涓奴部首领一眼,戏谑道:“若不是李思远和高延寿两个人太废物,我们的计划早就成功了!”

    “金宰阳,有些废话就不用再说了,现在已经到了这时候了,我们还有什么不能摒弃前嫌的呢?”涓奴部首领高惠真平静道。

    “是啊金宰阳,现在我们的目的是打唐朝一个措手不及,别的事就别说了!”

    另一名顺奴部首领接口道;“这次出兵,一定要快!否则等唐军反应过来,就不好对付了!”

    “可是,你们真的不担心唐人的火器吗?连盖渊苏文都被吓退了!”灌奴部首领李猿有些犹豫的说道。

    其他部落首领一个冷眼扫向他,却听金宰阳冷笑道;“这是我王的命令!你想违抗命令不成?还是说,你以为盖渊苏文真是害怕唐人的火器才退兵的?”

    “啊?你的意思是”

    “不知你有没有听过汉人的一个典故,叫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这”

    李猿心头一凛,顿时念头通达。

    是夜!

    大唐边境一处长城上,烽火连天!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