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李治:我成了大哥的工具人?!【求月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快走!”

    长安城外,李泰一身狼狈的被锦衣卫赶上马车。

    直到现在这个时候,他的头依旧回望着长安城方向。

    因为他不相信以李世民对他的宠爱,会放任李承乾这样对他。

    可是从日照当空到日暮西山,他始终没有等来李世民的诏书。

    这让他心生绝望的同时,又满腔怨恨。

    若不是有这群锦衣卫围在他的身边,他真想对李承乾破口大骂一番。

    要知道,他从出生到现在,就没有吃过这么大的亏,哪怕是李世民当秦王那会儿,他也是王府里,皇宫里的宠儿。

    可是如今,他就像一条丧家之犬一样,连李恪都不如。

    人家李恪好歹是自己请求就封的,离开的时候虽然仓促,但也足够体面。

    而他呢,直接是被李承乾打出长安的,别说体面,连脸都掉在地上被人狠狠地踩成了无数瓣。

    可以说,这件事对他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

    而就在他悲愤交加的被锦衣卫赶上马车的时候,一名锦衣卫忽地发现了什么似的,眯眼道:“有人来了!”

    听到这话,李泰浑身一颤,不由精神大震,然后循声望去。

    却听周围的锦衣卫立刻高喊:“戒备!凡有靠近者,格杀勿论!”

    “不是,你们等一下,那可能是我父皇派来传旨的”

    李泰听到锦衣卫的高喊声,连忙出言提醒:“你们想抗旨吗?!”

    然而,就在他话音落下的瞬间,他脸上的期盼就瞬间消失了。

    因为来的这群人并不是李世民的人,而是他越文馆的人。

    其中为首的那个人,也不是别人,正是苏勖。

    “魏王殿下——!”

    苏勖一边策马,一边朝李泰高呼。

    李泰的脸色却越来越白,甚至连身体都隐隐有些站立不稳。

    但即使是这样,他依旧对李世民抱有一丝希望,觉得李世民就算没有派人来,也不代表李世民就放弃他了。

    说不定李世民是派他的人来传旨的。

    却听他迫不及待地回应道:“苏勖,你们是来接本王回去的对吗?快宣读我父皇的旨意,别靠近!”

    “吁——”

    苏勖等人听到李泰的问话,连忙勒停马匹,然后面面相觑。

    而前方的锦衣卫,则‘哗啦啦’地拔出腰间的绣春刀,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这”

    只见苏勖稍微沉默了一下,便小心翼翼地率先开口道:“魏王殿下误会了,我们不是来替陛下传旨的,陛下已经被太子送回宫了,我们是来追随您去封地就封的”

    “什么!?”

    李泰闻言,如遭雷击,心说这怎么可能!?

    父皇他怎么可能放弃自己!?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却见李泰脸色煞白地喝道:“你在胡说什么,我父皇的圣旨呢!快给本王拿出来!”

    苏勖等人闻言,再次对视一眼,然后纷纷无奈地低下了头。

    而李泰则顿时慌了:“你们都哑巴了?!快说话啊!我父皇的圣旨”

    “够了!”

    还没等李泰的话说完,一名锦衣卫百户就厉声打断了他,冷冷道:“魏王殿下还是不要让卑职等人为难,否则,卑职等人就要强行带魏王殿下上路了”

    “你们敢!我要见我父皇,我要见我父皇”

    “嘭!”

    李泰被一脚踹进了马车,然后就听那名锦衣卫百户,厉声喝道:“送魏王殿下上路——”

    与此同时,太子府。

    李承乾刚回到太子府不久,魏征就找上了门。

    而此时,两人正在书房里喝茶。

    “老师,我跟我父皇的矛盾,怕是很难再解开了.”

    李承乾一边替魏征倒茶,一边苦笑着说道。

    魏征则淡淡的笑了笑,然后拿起茶杯闻了闻,道:“此茶乃竹叶青,对吗?嗯,今年的新茶,味而苦,而后甘,是老夫最喜欢的茶之一”

    说完这话,他轻轻地吹了吹茶梗,小嘬了一口,又自顾自地道:“古代有一种传说,说龙的咽喉部位,有逆鳞径八尺,人有撄之,必杀人。韩非子曾解释道,意思是绝大多数的帝王,都容不得臣子进谏。所以历朝历代因为进谏而触犯帝王逆鳞的臣子,大多都被杀了。”

    闻言,李承乾不由有些古怪地道:“那老师为何屡次进谏我父皇,即使我父皇扬言要杀你,也最终还是没有舍得杀你?”

    “呵呵.”

    魏征淡淡一笑,又嘬了口茶水,不疾不徐地道:“陛下希望臣发言,臣才敢发言,若陛下不希望臣发言,臣又何必冒着必死的风险发言呢?难道臣不知,龙有逆鳞,触之则死?”

    “呃”

    李承乾听到这话,不禁嘴角一抽,心说你说什么大实话,搞得我都不想夸你了。

    不过,以魏征那套‘只当良臣,不当忠臣’的为臣之道来看,假如李世民是一个猜忌刻薄的昏君,那魏征到头来也只是一个明哲保身的平庸之臣。

    而正是因为李世民有当明君的愿望,魏征才有成为千古诤臣的动力。

    可以说,他们两个人是相辅相成,互相成就的。

    用李世民自己的话来说,他们两个人的关系,就像如鱼得水。

    “那依老师之见,即使我这次深深伤害了我父皇,他也不会对我出手?”李承乾回过味来,又忍不住问道。

    魏征则笑着看了他一眼,淡淡道:“太子的行为,虽然有些过激,但太子的做法,在臣看来,并无不妥,即使是臣在那里,也会如此劝谏陛下的!”

    “我知道我的做法没有问题,关键是,我现在担心我父皇会突然对我出手,那样.”

    “太子无需担心!”

    还没等李承乾把话说完,魏征就出言打断了他:“太子若不贤,相信那时的文武百官也会站出来痛斥太子,可太子的一言一行,只要他们不是佞臣,就不可能看不出太子的潜力不在古之贤君圣主之下!”

    “既然他们只是默默地看着你们父子争执,而没有插嘴,以陛下的英明,难道看不明白吗?还是说,他打算一错再错?”

    “这个.”

    李承乾闻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然后接着追问魏征:“那依老师的意思,我还能出征漠北?”

    “以太子的能力,出征漠北自然没问题,不过,臣有些担心太子,战场危险,若您有个三长两短,恐怕.”

    “老师不用担心,我自有分寸!只要能出征漠北,我保证为大唐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李承乾十分自信地说道。

    魏征无奈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又看向茶杯里的茶水,叹息着说道:“臣与陛下,就像这茶与水,臣与太子,就像这茶与杯,茶水味道虽好,却与杯没什么关系.”

    “呵呵,老师说笑了,你用瓷器杯与陶土杯喝茶,味道可不一样.”李承乾笑了笑,随后抬手朝不远处的来福招了招手,来福立刻会意,当即便转身走向房间,拿着两罐密封好的茶叶,缓缓走到李承乾的身边。

    却听李承乾又道:“老师,这是你喜欢的竹叶青,我特意挑了两罐今年的新茶给你,回去好好尝尝,等我凯旋回来!”

    “这”

    魏征迟疑了一下,然后感慨万千地看着李承乾,道:“太子在人情世故这方面,一向面面俱到。但臣还有一事不明,太子为何一定要与陛下矛盾,而不能换种相对好点的方式?”

    李承乾笑了:“老师恐怕是最了解我父皇的大臣之一了,那依老师之见,我父皇为何会明知故犯?他难道真的不知道息王他们的前车之鉴吗?”

    “臣知道太子的意思,但臣就是觉得,太子的言行太过锋芒了,以陛下的性格,就算他短时间内不会对太子怎样,但时间若长了,太子恐怕还是要吃点苦的”

    “不会的,时间不会太长的,顶多三年时间,三年之后,我会让这天,再也遮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