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这踏马的算什么狗屁审判?(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绿色的嘎斯-67型卡车像一头笨拙的铁兽,在茫茫雪原上喘着粗气,将身后226号战俘营的轮廓,碾碎在后视镜里,直至彻底消失不见。

    许峰握着方向盘,冰冷的空气从车窗缝隙里钻进来,像细小的刀子,刮着他的脸颊。

    这股寒意驱散了昨夜疯狂的余温,也让他因伏特加而有些发胀的头脑,重新变得清明。

    他的脑海里,最后定格的画面,是伊莉莎在晨曦中安详的睡颜。

    他没有道别,因为任何言语在那种情境下都显得苍白而残忍。

    他只是将那份签好字的离营文件和车钥匙收好,将那个女人为他付出的一切,连同那夜的冰与火,一同深深地埋进了心底最隐秘的角落。

    这笔债,还不清了。

    那就用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审判,来告慰所有无辜的亡魂,也告慰她赌上一切的牺牲吧。

    从战俘营到鄂霍茨克港,是一段漫长而艰险的路。

    这里是苏联的远东腹地,人迹罕至,道路状况极差。

    伊莉莎为他准备的这辆军用卡车,无疑是最好的交通工具。

    车里有足够的汽油,后车厢里还放着几箱军用罐头、一条黑面包和一壶备用的伏特加。

    她把一切都考虑到了。

    行驶了两天,路上几乎看不到人烟,只有无尽的白桦林和被冰雪覆盖的山峦。

    第三天下午,当他驾车翻过一个山隘时,前方的道路上出现了一个临时的检查站。

    两名荷枪实弹的苏军士兵拦住了他的去路。

    许峰的心微微一紧。他不知道沃尔科夫那条疯狗的能量有多大,会不会已经把通缉令发到了这里。

    他停下车,摇下车窗。一名年轻的士兵走了过来,帽檐上落满了雪花。

    “同志,请出示你的证件和通行文件。”士兵的语气很公式化,但眼神里带着一丝警惕。

    许峰镇定地从内袋里掏出那套伪造得天衣无缝的“泷泽一郎”的证件,以及伊莉莎签发的离营文件,递了过去。

    士兵接过文件,仔细地翻看着,另一名士兵则端着枪,绕着卡车走了一圈,目光审视着车厢。

    “铁路局的工程师?”年轻士兵看完文件,抬起头,有些疑惑地打量着许峰,“一个人开这么远的路,去鄂霍茨克干什么?”

    “向伊万诺夫总工程师汇报勘探结果,文件很紧急。”许峰用流利的俄语回答,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疲惫和焦急,“你知道的,总工程师同志的脾气……我可不敢耽搁。”

    他特意提到了伊万诺夫,这个名字在整个远东工程系统里,比任何通行证都好用。

    果然,听到这个名字,年轻士兵的表情缓和了不少。他把证件和文件递还给许峰,挥了挥手。

    “去吧,路上小心,前面路段有熊出没。”

    “谢谢你,同志。”

    许峰点了点头,重新发动卡车,缓缓驶过检查站。

    从后视镜里,他看到那两个士兵的身影越来越小,直到再也看不见。他这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又经过了两天的颠簸,一座笼罩在灰色海雾中的城市,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

    鄂霍茨克。

    这座古老的港口城市,空气中弥漫着海盐的咸腥和冻鱼的味道,与西伯利亚内陆的干冷截然不同。

    街道上,穿着厚呢大衣的水手、扛着货物的工人、以及巡逻的苏联军警混杂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活力的画面。

    许峰按照出发前组织上给的秘密指示,将卡车停在了一家名为“白鲸”的酒馆后巷,然后将车钥匙放在了约定的一个空油桶下面。这辆车会有人负责处理。

    他走进酒馆,里面温暖而嘈杂。手风琴的声音、水手们的祝酒声和女招待的笑骂声混成一片。

    他找了个不起眼的角落坐下,点了一杯格瓦斯和一份土豆炖牛肉。

    在这里,他需要等待。等待那个能带他离开苏联的“接头人”。

    三天后,一个自称是商船大副的希腊人,在酒桌上“喝醉”了,不小心撞到了许峰身上,又“不小心”将一张皱巴巴的船票塞进了他的口袋。

    那是一艘名为“波塞冬的恩赐”号的货轮,目的地是日本横滨。

    登上货轮的那一刻,许峰回头望了一眼鄂霍茨克阴沉的天空,心中百感交集。

    这片冰冷的土地,埋葬了无数的罪恶和秘密,也见证了一段炽热而绝望的感情。

    再见了,伊莉莎。

    货轮的船舱狭小而憋闷,充满了柴油和铁锈的味道。

    但对许峰来说,这里却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

    他反锁上门,从独立位面中取出了那个用油布包裹的铁证。

    他没有急着去看那卷微缩胶卷,而是先翻开了伊东贤二的日记。

    昏暗的灯光下,那些工整而冷酷的字迹,像一条条从地狱里爬出来的毒蛇,噬咬着他的神经。

    “昭和十九年八月十二日,晴。为了验证‘伊东式’快速冻结法的效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