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公关(日万第一更,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读)(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bsp;  60%的毛利率“再来一瓶”活动能够长期运行的核心引擎,是陈秉文敢于打持久战的底气。

    它意味着每卖出一瓶“脉动”,都预留了足够的利润空间来覆盖“再来一瓶”的成本(中奖率控制在20%左右,实际成本远低于五折)。

    这绝非力保健那种“买二送一”的饮鸩止渴,而是一种可持续的、以部分利润回馈消费者刺激复购的良性循环。

    正想着,秘书阿丽敲门走了进来,向陈秉问汇报道:

    “陈生!猎头公司推荐的营销高管候选人来了!

    按照预约时间,梁安琪女士九点,赵立明先生十点,周志强先生十一点,李伟明先生十一点半。

    此时梁女士已经在休息室等候了。”

    “请方总监过来,我们先见第一位。”陈秉文吩咐道。

    几分钟后,方文山拿着一个文件夹走进办公室。

    陈秉文站起身,“走吧,去会议室看看这位饮料事业部的负责人,是不是真有简历上写的那么能打。”

    会议室里,梁安琪穿着一身得体的职业套装,妆容精致,坐姿端正,见到陈秉文和方文山进来,立刻起身,微笑问候:“陈生,方总监,您好。”

    寒暄落座后,陈秉文没有过多客套,直接切入主题:“梁女士,你的简历很漂亮,主导过新品上市并取得成功。

    如果让你来负责陈记新开拓的韩国市场,面对一个有热情但缺乏成熟快消经验的合作伙伴,你会如何确保我们的品牌形象和市场份额不受影响,并快速打开局面?”

    梁安琪似乎早有准备,从容应答:“陈生,面对这种情况,我的策略是‘扶持与管控’并行。

    首先,我会迅速建立一套标准化的运营流程,从市场推广、渠道管理到财务结算,让对方团队有章可循,降低其经验不足带来的风险.”

    梁安琪的回答没有华丽辞藻,却环环相扣,逻辑严谨。

    将“热情但经验不足”这个潜在风险拆解成可执行的步骤,并给出了强有力的管控方案。

    直击陈秉文心中对韩国市场的隐忧。

    陈秉文和方文山交换了一个眼神。

    方文山微微点头,流露出赞许的神色。

    这份答卷,远超预期。

    陈秉文点点头,接着抛出一个更尖锐的问题,“假设,现在公司在日本市场竞争对手针对我们发动价格战,大幅降价,你会建议采取什么策略?

    跟,还是不跟?”

    梁安琪略微思考,答道:“陈生,我认为不宜盲目跟风价格战。

    价格战会损伤品牌价值和利润根基。

    我的建议是:采取‘价值促销’而非单纯降价,比如推出家庭装、多瓶组合优惠或者捆绑小赠品,保持实际单价的同时提升消费者的获得感;

    同时集中资源猛攻对方弱势渠道或时段,进行差异化竞争.”

    面试持续了四十分钟,陈秉文的问题涵盖市场开拓、危机处理、成本控制、团队管理等多个维度。

    梁安琪的回答始终逻辑清晰,体现出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和稳健的风格。

    送走梁安琪后,陈秉文对方文山说:“经验老道,执行力应该很强,适合去开拓和管理韩国这种需要稳扎稳打的市场。

    风格偏稳健,不知道创新和破局的锐气如何。”

    方文山补充道:“她提到的常驻经理的点子很实际,能解决我们目前对韩国市场掌控力不足的痛点。”

    接下来,屈臣氏的赵立明、淘化大同的周志强、太古汽水的李伟明依次进场。

    赵立明思维活跃,促销点子多,但对整体战略和成本细节把握稍显不足。

    周志强渠道经验深厚,但视野似乎局限于传统渠道,对新兴营销方式了解不深。

    李伟明有国际品牌合作经验,谈吐不俗,但对落地执行和业绩考核的细节有些避重就轻。

    面试持续了一上午。

    送走最后一位候选人,陈秉文和方文山回到办公室。

    “怎么样,方总监,更倾向谁?”陈秉文询问道。

    方文山推了推眼镜,沉吟道:“我觉得他们四个人都非常不错。

    其中梁安琪最稳,适合开疆拓土和守成;

    赵立明点子多,适合做促销策划或新项目孵化;

    周志强渠道管理强,但可能更适合成熟市场;

    李伟明.有点务虚,可能更适合公关或战略合作部门,而非一线营销总指挥。”

    陈秉文点点头,“和我的判断差不多。

    韩国市场需要梁安琪这种稳重的去搭建框架,把控风险。

    日本市场的促销和创新需要赵立明这样的头脑。

    周志强可以负责港岛本地的渠道深化。

    至于李伟明.”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