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危机(求收藏月票推荐票求追读)(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

    钟强迅速心算:“老板,目前椰浆库存还有4吨,每日需求主要是椰汁西米露和杨枝甘露消耗椰浆。

    其他产品如红豆沙、芝麻糊等椰浆用量很低,甚至不用。

    如果停止新品推广和店内试吃,并且将椰汁西米露和杨枝甘露进行严格限量,比如每日只供应现有70%的量......那么4吨库存大概能撑到45天左右。”

    他说到限量时,语气透着明显的不甘,那意味着主动缩减好不容易做大的蛋糕。

    目前椰汁西米露和杨枝甘露还只是五家标准店在售,等瓶装化成功,每月的消耗量将是现在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如果接受金象的原料涨价,短时间内或许损失的毛利不大,但长此以往每月将会损失几万十几万的资金。

    钝刀割肉同样疼,这绝不是长久之计。

    “四十五天......”陈秉文沉吟。

    这四十五天是宝贵的缓冲期,是寻找生路的最后期限。

    涨价几乎是饮鸩止渴,正如他所言,会直接毁掉消费者对陈记“真材实料、价值超值”的品牌认知。

    “不能涨价!”陈秉文斩钉截铁定下基调,“至少现在不能!我们的品牌形象刚在中高端市场站稳脚跟,一涨价,等于自毁长城。

    也不能真限量45天后就断货或者再狼狈涨价。

    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那......限量?”钟强试探着问,“每天只供应一定数量,售完即止?”

    陈秉文摇头:“限量只是权宜之计,治标不治本。

    而且限量会引发顾客不满和猜测,同样损害品牌。我们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他走到窗边,望着厂区里忙碌的工人和进出的物流车辆。

    观塘厂刚刚步入正轨,瓶装化研发正处在关键攻坚期,新招的加盟商培训也即将启动......在这个扩张的关键节点,供应链却被人扼住了咽喉!

    “阿昌,立刻联系金象公司在港岛的办事处,约他们负责人,我今天下午就要见!”

    陈秉文转过身,语气不容置疑,“另外,给我查清楚,泰国那边受灾情况是否属实?

    其他供应商的报价现在是什么水平?有没有可能找到替代货源?

    询价!立刻!用我们最大的采购量去压价,同时打听整个泰国市场的真实行情。

    查清金象的‘行业普遍情况’是不是真的!有没有其他供应商趁机哄抬物价或者落井下石?”

    “是!老板!”阿昌连忙应声跑出去。

    高振海忧心忡忡:“文哥,金象是泰国最大的椰浆出口商之一,他们要是铁了心涨价,其他小供应商恐怕也会跟风......”

    “我知道。”陈秉文眼神深邃,“所以,这场谈判,我们必须去!但不是在这里谈,要去他们的源头谈!”

    他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港岛的谈判空间太小,对方有恃无恐。

    要破局,必须深入原产地了解实际情况,寻找新的可能性,或者,给金象施加足够的压力!

    港岛周边种植椰子的产地,有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内地海南。

    原本作为首选的海南椰子,由于尚未大规模商业化出口,产量有限且手续繁琐,只能放弃。

    菲律宾、马来西亚同样生产椰子,但出口要征收20%关税。

    泰国既无出口税,运费也相对便宜,综合来看,性价比最高还是泰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