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总统多病,汝当勉力之(下)(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忽然宴会厅灯光一暗,旋即便有数道女士们的暗呼,中间夹杂着着尴尬的笑声。
紧接着,密集的鼓声响起,一道聚光灯被照在了那个睿智的男人身上,正是杜鲁门。
主持人手持话筒来到他的身边,声音洪亮地介绍道“女士们先生们,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一位为国家财政做出卓越贡献的参议员——哈里·S·杜鲁门先生!他领导的杜鲁门委员会在过去一年里,为国家节省了超过1500万美元的军费开支!”
现场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杜鲁门微笑着向众人,不断致谢、挥手,一位亲民的政客形象让在场的记者不断拍照记录。
良久,杜鲁门伸手虚按,掌声便很快停下。
他接过主持人的话筒,环视一圈,视线在沈复兴身上短暂停留,随后拿起自己的胸针笑道:“感谢诸位,看来今晚的宴会比我的委员会听证会还要热闹。先生们,或许我们该为和平干一杯,毕竟连我的胸针都被挤歪了。”
众人轰然大笑,和平?
刚才中日双方的冲突大家可都看在眼里,不少人还感觉有些遗憾,两边为什么没打起来,那样就有好戏看了。
是了,直到现在,这些人对发生在欧洲与亚洲的战争,只是观望。
毕竟自己的国家还没有完全走出经济大萧条,年初罗斯福在赢得竞选上台后,全国失业率高达14.6%,有超过900万失业青壮失业,不少家庭依靠微薄的救济与打零工过活。
这种时候,中层们与大部分高层都不愿意介入战争。
他们更愿意整个欧亚打得你死我活,然后疯狂向他们购买物资,重新让整个国家运转起来。
这便是此时大洋彼岸人们的心态!
不过,杜鲁门的声音却突然变得严肃:“可我要告诉诸位,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而是一个和平的国家!!”
整个宴会厅瞬间鸦雀无声,随后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Yeah!”
“就是这样!”
“说得好!”
杜鲁门的这句话说到了他们的心坎里,让每一个国人都感觉自由与和平才是他们值得为之骄傲的。
人群中,沈复兴一边鼓掌一边嘴角不断抽搐,这句话好熟悉
“我一直对人说,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困难是暂时的,只要我们团结在一起,总有一天能战胜困难!”杜鲁门再次开口。
众人再次欢呼,这种孤立主义的参议员,正是他们想要的。
杜鲁门很满意这种情况,他们的支持会让自己走得更远:“年轻人们的未来在校园里,在工厂里,在运动场上,在办公室里,但绝不应该在战场上。”
“如果我们看到德军正在赢得战争,我们就应该帮助莫斯科,如果莫斯科正在赢得战争,我们就应该帮助德军,以此让他们尽可能多地互相残杀。”
“总统在四月份签署的《租借法案》起初让我非常担忧,毕竟我们不应该卷入任何一场战争,可苏德战争的爆发,却让我看到了他的远见,正是《租借法案》才让我们远离战争。”
说到最后,杜鲁门嘴角似乎有一抹弧度勾起:“愿上帝保佑美利坚~”
众人纷纷祈祷,随后跟着举杯。
宋子文扭过头看向沈复兴:“你还要见见这个老顽固么?”
“当然~”沈复兴志在必得,他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还有机会来这里。
演讲结束,宴会继续进行,但杜鲁门却在灯光亮起之后消失了,只有受邀请的记者们面面相觑,似乎预感到自己快失业了。
不多时,有侍从悄然找到沈复兴:“参议员在包间等您。”
沈复兴放下香槟,示意对方带路。
他的离开还是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有好事的记者悄然跟在沈复兴后面,似乎想要挖一些猛料。
一个主管军费审计的参议员竟然邀请一名东方军人密谈?
难道是有什么秘密交易吗?
这个年代,政治丑闻与娱乐圈丑闻是全国销量最好的新闻,每一个有志向的新闻人都不会放过的。
他们只追寻一个目标:如果你的照片拍的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
眼看沈复兴被带入一间包房,便有记者试图悄悄靠近打探消息。
走进包间,沈复兴就看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杜鲁门。
“你好,来自东方的年轻人。”杜鲁门没有起身,而是伸手示意沈复兴坐下。
沈复兴一挑眉,语气毫不在意:“在我们东方,主人如果不懂礼貌,下次做客的时候,或许也不会被礼貌接待。”
“哦,别这样,你得原谅一个站了一个多小时的57岁老人,我记得东方人讲究【尊老爱幼】。”杜鲁门眉毛一弯,指了指自己的满头白发。
沈复兴心中一紧,面前的老人是个极为难缠的对手。
“当然,对待朋友,我们一向讲究尊老爱幼,您对东方很了解。”沈复兴缓缓坐下拿出香烟看向杜鲁门,似乎是在询问。
杜鲁门耸了耸肩:“抽吧,年轻人,或许有一天,那些将军人会拿着烟斗喷我一脸,早些适应也好。”
该死的美式幽默,沈复兴想了想还是果断点了起来。
杜鲁门双眼微眯,面色瞬间由热转冷,可这都被隐藏在反光的眼镜后面。
“你对我似乎并不反感?”沈复兴有些好奇。
杜鲁门向后靠了靠:“我对有冲劲的年轻人都不反感,至少他们走在自己正确的道路上。”
“我可以将他视作您在支持我们的抗战大业吗?”沈复兴立马追问。
杜鲁门则是不疾不徐地回答:“当然,从个人情感上来说,我是支持你们的。”
个人情感上?
老狐狸!
“这就够了,我相信每一个心存正义的人都会支持我们的抗战大业。”沈复兴表现地很诚恳。
这下轮到杜鲁门有些吃惊了,这家伙费了这么大心思见到自己,只是为了口头声援?
“你是个很有意思的年轻人,嗯,比我见过的许多人都要有趣。”
沈复兴这时候却摇了摇头:“我已经过了30,其实不能算作年轻人了,在东方,我们有一种说法叫做三十而立,意思就是男人过了30岁,那么他将会确立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和稳定的价值观,实现了人格上的独立和成熟。”
杜鲁门再次诧异,似乎眼前的并不是一名军人,而是一名老练的政客。
沈复兴的言下之意就是既然占够了便宜,那么接下来双方就要平等交流了。
不自觉地,杜鲁门坐直了身体,不再视眼前的东方将领为冲动而聪慧的年轻人。
“很好,你是我见过最聪慧的年轻人,说吧,为什么要在见总统之前见我,罗斯福可不喜欢我这样的。”杜鲁门还是忍不住直奔主题。
沈复兴笑了,终究只是比自己多吃了几年盐,现在的杜鲁门还不是当上总统后逐渐适应过来的那个杜鲁门。
在许多议员与罗斯福眼中,这就是个麻烦的乡巴佬而已。
没错,就是一个麻烦的乡巴佬,他主导的《杜鲁门委员会》很多时候被视作给政府找麻烦。
甚至在竞选州参议员的时候,劝他不要参加
怎么说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