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锋芒引雷,雷火同焚(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周梅摔碎的陶瓷盆碴子扎进脚背,血珠顺着脚踝滑下,在地砖上洇出几粒暗红。

    她却浑不在意,指甲几乎要掐进李昊的胳膊:“他拿2018年的旧账捅上来,现在省发改委盯着整改,局里这个月的绩效全完了!”

    她喘着粗气,办公桌上的玻璃板被拍得嗡嗡直响,震得笔筒里的钢笔来回轻跳,“那姓肖的摆明了要往死里踩!”

    窗外蝉鸣如锯,一声声割着耳膜,空调冷风扫过她裸露的小臂,激起一层细栗。

    李昊甩开她的手,背对着窗户站着,阳光斜切过百叶窗,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影。

    他摸出烟盒,打火机“咔嗒”响了三声才点着,烟头明灭间,喉结动了动,烟雾从指缝里漏出来,缭绕成一道灰白的纱。

    “我有个朋友在省纪委信访室。”他低声道,指尖微烫,“说肖锋干预专家验收流程,暗示数据造假……”

    他转身时,镜片后的眼睛闪着冷光,像淬了冰的刀刃,“这种举报信,只要有‘疑似’两个字,调查组就得下来走一趟。”

    周梅的呼吸突然急促起来,胸口剧烈起伏,仿佛被什么扼住了喉咙。

    她弯腰捡起地上那张“2018年补贴发放表”,纸边割得掌心发痒,“周梅”两个字的签名被她用指甲抠得卷了边,墨迹模糊。

    她盯着那行自己亲手签下的名字,指尖发颤:“去年验收前,他让小王背的数据是15%,汇报材料写30%,这不是干预是什么?”

    她把表格揉成一团砸向垃圾桶,纸团撞在桶壁上弹开,发出沉闷的“咚”声,“干!这次不把他拉下来,我周梅不姓周!”

    窗外的蝉鸣突然刺耳起来,像金属丝在耳道里来回拉扯。

    苏绾的钢笔尖在笔记本上戳出个洞,纸面破开一个小黑点,墨汁晕染成花。

    她盯着手机里刚收到的消息:“县文旅局档案室今晚有人调阅近三年验收档案,目标指向肖锋”,指尖在桌面轻叩三下,节奏短促如心跳,随即直接拨了肖锋的电话。

    “他们要反咬一口。”她的声音像浸在冰水里,连呼吸都带着寒气,“举报信可能明天到省纪委。”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传来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像枯叶在风中摩擦。

    肖锋的笑声很低,带着点冷意:“我今早整理接待流程记录时,把专家签到表和现场录像都刻了盘。苏博士说得对,数据不会说谎,但有些人总觉得,多一层谎话就能遮天。”

    苏绾望着窗外飘过去的云,云影掠过她指尖,凉意一瞬即逝。

    她突然笑了,嘴角微扬,像刀锋划开冰面:“需要我让省发改委的人盯着调查组行程吗?”

    “不用。”肖锋的声音里有了温度,像冬阳破云,“顺水推舟的事,我来做。”

    举报信递到省纪委的第三天,马处带着调查组再次踏进青云镇政府大院。

    青石板被细雨打湿,泛着幽光,脚步声在空旷的院中回响。

    肖锋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衬衫,提前十分钟等在门口,袖口微卷,露出结实的小臂。

    他手里抱着个黑色文件箱,箱角有些磨损,却擦拭得一尘不染。

    “马处。”他把文件箱轻轻放在接待室的红木桌上,木料沉香混着旧纸的气息弥漫开来,“这是专家验收当天的全程录像,从签到到离场的监控记录,还有我和专家组成员的所有沟通记录——”

    他翻开最上面的文件夹,纸页翻动声清脆,“您看,每一条对话都标了时间戳,我连给专家组倒茶的次数都记着呢。”

    马处翻到最后一页,抬头时眼里多了丝笑意,茶杯里的热气在他镜片前氤氲:“肖镇长倒是准备得周全。”

    “我欢迎调查。”肖锋的手指在文件夹边缘敲了敲,节奏沉稳,“但有些问题,可能不只是我这里的。”

    当天下午,调查组的人就敲开了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