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八拜之交(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六脉战神时云、勇士邱大作、剑桥书生唐尚可,三个人结拜之后坐在一起把酒言欢。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时云忽然转动了几下小绿豆耗子眼,他好像是想起了什么。时云抬手挠了挠自己的小黑脑袋瓜,忽地望着剑桥书生唐尚可,说道:“三弟,大哥我有一事不明,想当面请教。”

    唐尚可听了,望着时云说道:“大哥,你有话尽管直说,你我已是结拜兄弟,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结义大哥,你的事就是我的事,大哥你不必跟我客气。”

    时云望着唐尚可,说道:“三弟,你能这么说,大哥我的心里可就敞亮多了。三弟,我想问你的是,方才,我们只是三兄弟结拜,那桌子上的茶杯里放的也只是三根筷子。可是……可是三弟你,你为什么却让我们三个人冲上磕了八个响头啊?”

    唐尚可听了,笑着答道:“哈,大哥,我们向上磕了八个响头,那是表示我们三兄弟在此结为的是八拜之交啊。”

    ”八拜之交?!”时云听了,晃着小黑脑袋瓜想了想,他似乎是越加不解。于是,时云不得不望着剑桥书生唐尚可叹声说道:“咳,三弟,不瞒你说,我时云,小的时候是在山里放羊度过的,从没念过一天书,即便是我后来到了城里,我也是没读过什么书。——这兄弟结拜之事,我时云今天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这八拜之交是何意,愚兄我可就更是不懂了。——三弟,你能不能给大哥讲讲清楚,我们三人为何要结为八拜之交哪?”

    唐尚可听了,笑着解释道:“哈,大哥,这八拜之交之意,就是说,我们三兄弟结拜之后,要学做八对古人。”

    “学做八对古人?!”时云听了还是不解,于是又问,“三弟,我们三兄弟结拜,为什么要学做八对古人呢?”

    剑桥书生唐尚可望着时云,继续解释道:“大哥,这八对古人,是中国古时候的八对结拜兄弟。由于,他们八对结拜兄弟的故事非常感人。故此,后人结拜时,就把他们八对古人当成了学习的楷模。于是,后人再结拜时就磕八个头,以表示结拜后要学习他们八对古人。再后来,人们就把这种形式称之为八拜之交。”

    “啊,原来如此!”时云转动着小绿豆耗子眼,想了想,又问,“三弟,但不知,那八对古人都是些什么人呢?”

    唐尚可想了想,继续说道:“大哥,那八对古人嘛?——他们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之交,左伯桃和羊角哀的换命之交,廉颇和蔺相如的刎颈之交,管仲和鲍叔牙的管鲍之交,陈重和雷义的胶漆之交,元伯和巨卿的鸡黍之交,孔融和祢衡的忘年之交,还有刘关张的生死之交。”

    时云听了之后,想了想,又望着剑桥书生唐尚可笑着说道:“嘻,三弟,想不到,这兄弟结拜的里面,竟然还有这么多的故事。——哎,三弟,你能不能把他们八对古人结拜的故事讲给愚兄我听,日后愚兄我,也好照着他们八对古人的样子去做啊。”

    唐尚可听了,说道:“大哥,你既然喜欢听八拜之交的故事,那小弟我这就讲给你听。”

    时云听了,欣喜得像个顽童似的叫道:“嘻,太好了!愚兄我这就洗耳恭听。”时云说着,真的就用两只手在自己的两个耳朵上紧搓了几下。

    唐尚可望着时云继续说道:“大哥,我先给你讲一个,俞伯牙和钟子期知音之交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中国的春秋时期。当时,楚国有一个叫俞伯牙的人,此人不仅精通音律,而且琴艺高超。可是,俞伯牙却是非常苦闷,因为,他身边的人没有一个懂音律的,即便是俞伯牙把琴声弹得美妙绝伦也不会有人欣赏。单说这一天,俞伯牙独自一人在江边的望江亭上抚琴。忽然,远处的江面上漂荡荡驶来了一只大船,那只大船行驶到望江亭附近时,竟然在江边缓缓地停了下来。随即,有一个人走下了大船,那个人站在望江亭下,竖着耳朵聆听着望江亭上的琴声,良久,那个人都没有离去。俞伯牙在望江亭上看了很是惊讶,便把那个人请上了望江亭。那个人望着俞伯牙说,我在亭下听先生抚琴,就仿佛看到眼前浮现出了一座座巍峨的高山,而且,在那座座巍峨的高山下面,好似还有小溪在潺潺流淌。俞伯牙听了那个人的讲述之后心中大悦,冲着那个人拱手说道,先生,我方才弹奏的琴曲正是那高山流水。先生,您真是我的知音啊。随即,俞伯牙问及那个人的姓名。那个人说,我叫钟子期,是个商人,商船行到此处时,听到江边的望江亭上有玄妙之音,特意下船来聆听。俞伯牙便和钟子期结为了知音之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