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标准?一旅可灭一国就是标准!(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bsp; 三个主力作战坦克连,每个连装备最新的96式主战坦克9辆,三个连共计27辆,营部三辆作为备用。

    等于每个装甲突击营,配备30辆96式主战坦克。

    除了这三个主力作战连之外,每个装甲突击营还配备一个后勤连,负责全营的维修、油料、弹药和炊事补给。

    第二个单元是“步兵营”。

    同样也是顺势往上进行扩编,将装甲步兵三连升级为装甲步兵营。

    营里的配置和装甲突击营基本差不多,也是三个作战连配一个后勤连。

    三个作战连为机械化装甲步兵连,每个连配备攻守兼备的86式9辆,加上备用的86式步战车,共计步战车30辆。

    后勤连也是负责差不多的工作,主要保障这三个步兵连的各种补给。

    第三个单元是“地炮营”。

    因为合成旅的火力需求大幅度提升,地炮营不再肩负防空的作战任务,只负责对地面的火力输出打击。

    火力覆盖和火力密度必须足够猛,起码得达到地炮团的标准。

    直白来说。

    就是全旅的火力投射密度,必须达到每分钟可投射30吨以上的弹药,相当于一个传统的炮兵师。

    这每分钟三十吨以上的弹药量,地炮营就必须得占据一半以上。

    之所以要把火力密度搞这么高,就是因为陈军很清楚未来战争中,远程火力打击的价值有多大,哪一方掌握了火力打击权,谁就能够掌握战场主动。

    以最标准的“弹幕徐进战术”为例,每三分钟就得往前推进两百米火力带。

    如果没有强大的火力密度输出能力,根本就没有办法做到这种战术,对敌压制能力就会大为降低。

    为了达到设定的火力输出标准,陈军对地炮营进行了加强。

    变成了五个连的加强营。

    两个机械化的自行榴炮连,每个连配备九门自行榴弹炮,且必须是配备150毫米口径的自行榴弹炮。

    加起来共计18门自行榴弹炮。

    两个全机械化的箱式火箭弹连,每个连必须配备九辆箱火发射车,做到短时间内爆发式洗地的能力。

    18辆厢式火箭弹车齐开火,分分钟覆盖方圆1公里。

    地都能给它炸翻一遍。

    地炮营剩下的连队也是后勤连,不过和其他两个营略微有一点不同,那就是这个连一共有四个排。

    这样才能有更好的保障能力,让地炮营有足够的持续输出。

    钢七营的重炮连肩负防空和地面,合成旅的地炮营不再负责防空,那么就需要增加专门的防空单位。

    到了合成旅这个作战级别,防空炮已经跟不上作战需求。

    不仅要防空,而且还要反导。

    要知道到了二十一世纪的战场,一旦开战导弹满天飞,如果不具备反导能力,随时可能被人一锅端。

    所以必须提前防范于未然,将合成旅的反导能力拉满。

    如此一来。

    “反导防空营”必不可少,这也成了陈军的第四个作战单元。

    升级后的86式步战车,车载的30㎜火炮已经覆盖了防空火炮的作用,还有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

    搭配适当数量的防空高炮车,足以构成十五公里半径的防空网。

    具体编制如下:

    建立一个专门的反导连中,配备近端防空系统作战车各种,导弹车和雷达车等加起来共计9辆。

    等于每个班控制一辆车作战,可以达到战斗力的最大化。

    建立一个标准的防空导弹连,目标是在中远端锁定敌方空中单位,发射地空导弹将他一举击落。

    剩下的一个联是标准的高炮连,配备九辆最新研发的高炮车,专门负责近段目标的防空防御。

    三个连具备三种作战能力,完美覆盖了远近中三个作战阶段。

    目标是把拦截率干到95%以上。

    这个拦截目标看起来非常狂,但只要配备好相应的作战装备车辆,还有一个成熟的指挥作战系统做平台。

    让全旅的数据能够实现共享,达到这个目标并不是不可能。

    防空反导营同样也是四个连编制,剩下的那个依旧是后勤连,负责后勤保障,让战斗连队能专心战斗。

    之所以每个营都专门配后勤连,而不是像合成营那样统一后勤保障。

    就在于合成旅的规模太大了,七个营加起来几十个连队,分布范围起码十公里以上,集中保障反而会变成累赘。

    把最基础的保障分到每个营,只把专业单位集中到一起。

    能够更有效地保证全旅的运转。

    ……

    第五个作战单元是“特战营”。

    钢七营作为全军唯一营级作战单位,就有了一支全军官特战排,也是唯一营级陆军配武装直升机的特殊存在。

    要是扩编到合成旅这一级别,还不搞个专门的特战营,那还真是说不过去了。

    陈军对特战营带着无穷的期待,将它定位成了合成旅的“王牌杀手锏”,所以在设计上也是极为用心。

    充分考虑到合成旅的作战需求,又结合钢七营现在的部队情况。

    最终陈军经过再三的考虑之后,决定将特战营划分成为四个模块化连,随时分开也能进行随时组合的那种。

    再加个基本的后勤单位。

    首先第一个作战连就不用说了,那肯定是最为核心的特战连。

    这个特战连以原本的特战排为基础,吸纳新的成员加入进来之后,经过专业训练后主攻特种作战。

    主要负责未来合成旅战斗中,深入敌后渗透作战获取情报。

    完成敌后大本营的斩首、激光制导我方远程导弹打击、窃取敌方的机密情报、破坏敌方后勤基础设施等任务。

    甚至如果是在城市中作战,还需要拿出标准的CQB战术能力。

    特战营的第二个连队是“侦察连”。

    侦察连以原本的特侦连为基础,对它进行相应的升级改造,增加一批即将加进来的新型高科技设备。

    所以这个连的编制为三个排。

    三个排主要负责反侦察工作,在需要的时候派遣出去,对敌前线某定点作战区,进行反侦察的相关部署。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