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前往首都解决“大事情”(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高城高效率解决了婆娘的问题,给自己增加了一定的政治资本。

    陈军倒是想学,可惜没法子学。

    主要是廖秋雪有女强人的心,行事风格和性格上都更加独立,优渥的家庭条件也让她不用考虑外在因素。

    高城能够这么快搞定结婚证,聊了一年多有感情是肯定的。

    其次还是身份不同,对女方有足够吸引。

    要是换成陈军和廖秋雪去说,他竞争旅长需要增加政治筹码,希望廖秋雪现在就和他去把证扯了。

    估计两人的关系都得黄。

    更何况陈军上次和廖秋雪分别时,两人之间也只是互相有点好感,觉得对方是个可以交往的朋友。

    后面一直纯靠着手机聊天,到现在为止没见过第二面。

    因此两人之间的关系都没捅破,哪怕聊了这么久觉得对方很不错,又没有正式告白成为男女朋友。

    陈军是事情太多太忙,根本没心思去想这件事情。

    廖秋雪那边同样也很忙,她也没有时间去想这件事。

    甚至两人都默契的在心里觉得,现在这种介于好朋友和男女朋友之间的关系,反而让他们两个非常享受。

    也就是说。

    两人之间现在还只是好朋友关系,突然说要拉着对方去扯结婚证,那实在是有点太过于鬼扯。

    因此陈军只是在心里想想,并没有打算真的去吃廖秋雪的“肉”。

    不过。

    虽然不能和廖秋雪去讨论,有关于俩人闪电结婚的事情,但是提到了廖秋雪,还真让陈军有必须找她的理由。

    正好等组建合成旅命令期间,钢七营里没有什么要事。

    陈军索性干脆也请了一个星期假,专门跑一趟首都去找廖秋雪,把这件必须提上日程的大事,好好和廖秋雪谈一谈。

    高城得知陈军请假要离开,同时他也知道陈军有个妹子在聊。

    本能的认为陈军是“春心动了”,看到他回家找了个老婆,想要有样学样,同样找个老婆吃“鲜肉”。

    于是在陈军临走的前一天晚上,专门跑到陈军的房间“传授经验”。

    明明自己压根就不会泡妞,现在找的这个老婆全靠“光环”,几乎就是最传统那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可高城硬是吹牛不带打草稿,觉得自己有老婆就是比陈军会泡妞。

    逮着陈军就是一顿胡吹海吹,手把手的教陈军怎么把妹,怎么在几天时间之内,把对方拐到自己的户口本上。

    对此。

    陈军一个头两个大,简直是无语了。

    不得不严肃且正式的申明,这次请假和找老婆八竿子打不到一起,更不是什么鬼扯的真心动了想吃肉。

    他是真的有非常要紧的事,需要请假去想办法将它落实下来。

    高城想法先入为主,肯定是不信的。

    甚至说的话都开始越来越奇葩,想要现在就和陈军打个约定,两人到时候可以一起组队办婚礼,

    或者来点更加劲爆的。

    等合成旅通过检验入编后,组织全旅所有条件合适的官兵,定个良辰吉日,来一场隆重的集体婚礼。

    通过集体婚礼的喜庆热闹场面,让合成旅的圆满建成喜上加喜。

    不得不说。

    高城这个想法还挺不错。

    就高城这说话耿直的直肠子,能够想出如此浪漫的主意,还真是挺不容易的,妥妥的脑瓜子开窍。

    就陈军而言还挺喜欢这想法,奈何结婚不是他一个人的事。

    所以只能心里想想,剩下的看缘分。

    ……

    第二天。

    一大早陈军就收拾自己的东西,换了身便装带上简单的几件衣服做行李,让营部汽车班出车直接送到城里。

    基地离首都最外环也就百多公里,对于习惯了极端驾驶的汽车兵来说。

    连热身都算不上。

    开车的小刘是个有眼力见的兵,能有幸送钢七营的“灵魂人物”休假,让他拿出了毕生最好的技术。

    不仅把车子开得又快又稳,还担心陈军在车上无聊,不停的找话题和陈军聊天。

    陈军对他印象很不错。

    想着自己还没有专职司机,等合成旅搞起来了,小刘是个不错的选择。

    首都的二环是最老的城区,三环是城市的核心区,商业和政治的绝对中心,四环和五环是居住区和新兴商务区。

    六环和七环这年头还没修,就连五环也才是今年才通车的。

    陈军要去的地方,就在四环的HD区。

    让小刘放空车返回基地,陈军打了个的直奔中关村创业大厦。

    说起这个“中关村创业大厦”,陈军对他的记忆还是挺深刻的,源源不断的信息开始在脑海中浮现。

    作为中国互联网的发源地,中国互联网公司的“第一代孵化器“。

    中关村创业大厦在中国有着深远的意义,其1999年启用时间,早于深圳腾讯大厦、杭州阿里园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科技企业创业的物理原点。

    如今时间线已经到2000年底,还有不到半年就是2001年。

    如果陈军记忆中没有错误的话,现在已经有了很多企业入驻创业大厦,其中有很多公司后来都很牛逼。

    其中就包括网易、新浪等,中国最早一批的互联网公司。

    有一说一。

    这年头在国家的大政策——《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的支持下,科技创业环境是真的舒服。

    作为中国互联网发源地的创业大厦,网易和新浪这些首批加入的公司,首年的租金才区区1.2元每平方每天。

    等于租200个平方作为办公区,一个月也才六七千块钱。

    相比于后面全国大搞房地产,首都房价疯狂飙升后的租金,在中关村租两百个平方坐办公室,月租金起码得好几十万。

    这一个月才几千块钱的租金,简直便宜到等同于无。

    尤其在2000这个特殊节点,因股市泡沫破裂期的影响,中关村创业大厦内超过50%企业退租。

    这会中关村创业大厦的租金,跌到了比首租还要便宜的程度。

    陈军专门打车来中关村创业大厦,就是因为他要解决的那件大事情,当事人现在就在大厦里面上班。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