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陈师弟牛逼(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
    有师弟双眼精光爆闪,“那我们岂不是赶上好时候了。”

    他们进行这个研究已经三年了,自然知道它的价值,如果真能证实他们的猜想,这个成果必然是世界级的,以后他们将成为这个领域的绝对权威。

    “先别做梦了,看看验证结果再说吧……”

    “好了,模型的仿真结果大家都已经看到了,接下来我们需要使用Western Blot技术进行靶点确认。”

    宋朝明站在会议室最前方,拍了拍手,等到会议室安静下来,才开口说道。

    他们需要重复陈辉模型中最关键的起点,确认在他们的特定EGFR突变细胞系中,PKCδ的磷酸化水平确实在用药后异常升高,且时间点与预测吻合。

    这是一切的基础,只有完成了靶点确认,他们才能进行下一步实验。

    很快,宋朝明安排好实验分工,众人一哄而散,穿上实验服进入实验室,虽然心中依旧有些迟疑,但他们也迫不及待的想看到最后的验证结果。

    可惜生物实验与其他实验还有一些不同,它需要时间的沉淀,无法速成。

    实验紧张而有序地展开,培养箱日夜运行,实验室的灯常常亮到深夜。

    直到三天后,Western Blot结果才出来,

    当那张暗房里显影的胶片被拿出来时,负责的实验员几乎是小跑着拿去给宋朝明。

    结果清晰无比,在用药后1小时和6小时,PKCδ的磷酸化条带果然比对照组明显更浓!模型的第一步预测被完美证实!

    实验室里响起一阵小小的欢呼,所有人看向陈辉的眼神都变了,有因为之前怀疑的愧疚,也有因为陈辉惊人实力而产生的狂热崇拜。

    “陈师弟牛逼!”

    不知道哪位师弟忽然激动的大喊了一声。

    “陈师弟牛逼!”

    很快,这样的欢呼就充满了实验室。

    宋朝明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这所重点实验室,已经很久没有经历过如此热烈的欢呼了。

    “好了,这只是第1步,最关键的还在后面呢。”

    等了几分钟,等到大家将兴奋的情绪宣泄以后,宋朝明才再次开口说道。

    接下来他们需要进行功能获得/丧失实验,首先,他们需要设计并合成针对PKCδ基因的siRNA,转染进癌细胞,特异性沉默PKCδ的表达。

    使用一种已知的、较为特异的PKCδ抑制剂比如Rottlerin或其类似物,在不同浓度下处理细胞。

    使用CCK-8或MTT等assays,分别检测在仅用靶向药、仅抑制PKCδ、以及两者联用的情况下,癌细胞的增殖活力变化。

    根据陈辉的模型预测,联用组应表现出显著的协同抑制效应。

    接下来就需要进行长期观察,观察在长期作用下,癌细胞形成集落的能力是否被联用方案彻底摧毁。

    在施加上述处理后,再次利用Western Blot或磷酸化抗体芯片,检测陈辉预测的通路下游关键蛋白CRAF, MEK, ERK的磷酸化水平。

    根据模型预测,抑制PKCδ后,下游这些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应显著降低,证明通路被成功阻断。

    很快,宋朝明就带领团队制定了后续的验证计划。

    所有人都斗志昂扬的投入到了接下来的验证实验中。

    第二天,siRNA转染完成,抑制剂也已加样,细胞在各自的处理条件下继续培养,所有人都小心翼翼的关注着那些培养板,仿佛里面正在孕育着决定命运的答案。

    第五天,细胞活力检测的结果率先出炉,唐剑将数据处理成图表,打印出来时,手都有些颤抖。

    图表显示单独使用奥希替尼靶向药,细胞活力有所下降,但远未死亡,证实了耐药。

    单独使用PKCδ抑制剂,细胞活力仅有轻微影响。

    但两者联用,细胞活力出现了断崖式下跌!

    抑制率远超两者单独效果之和,出现了强烈的协同效应!

    “成功了!老师!你看!”唐剑激动地指着图表,宋朝明一把抓过图纸,眼睛死死盯着那条代表联用的曲线,脸上因激动而泛红,喃喃道:“对上了…完全对上了!”

    陈辉也松了口气,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随后几天的结果接踵而至,每一步都严丝合缝地印证着陈辉的预测,对照组和单药组还能形成大小不一的细胞集落,而联用组的培养板上几乎光洁如新,意味着癌细胞的增殖潜能被彻底根除。

    最后进行机制回溯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抑制了PKCδ后,下游的p-CRAF、p-MEK、p-ERK的信号强度果然如同被关掉了闸门一样,显著减弱甚至消失。

    这条非经典通路的信号流被清晰地可视化了出来,从源头到下游,被彻底切断。

    宋朝明拿着所有的实验数据报告,那份完美无缺的验证报告,站在实验室中央,他的手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他环视着同样激动不已、如释重负的团队成员们。

    “我们……我们成功了!”他的声音一开始有些哽咽,随即变得洪亮而充满力量,“五个月!卡了我们五个月的难题,解决了!不仅解决了,我们还发现了一条全新的、重要的耐药机制!”

    他挥舞着手中的数据图,“陈飞的模型,100%正确!从靶点、到时序、到功能、到机制,每一步都预测得精准无比!这不是运气,这是……这是真正的实力!”

    实验室里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欢呼和掌声,夹杂着这几年来积压的压力彻底释放的感叹声,有人甚至激动地跳了起来,在实验室手舞足蹈,激动得不能自已。

    宋朝明立刻拿出手机,走到窗边,第一个电话打给了刘教授,几乎是喊着说:“老刘!你介绍来的那个陈辉……是个天才!绝对的!他解决了!完美解决!”

    刘吉守也有些激动,他没想到陈辉竟然这么快就解决了宋朝明的问题,当然,这还是因为他并没有完全明白宋朝明这个成果的重要性。

    第二个电话,宋朝明毫不犹豫地打给了陈辉本人。

    “陈飞!”他的语气充满了难以抑制的兴奋和敬佩,“验证结果出来了……完美!所有的预测,全部吻合!你帮我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电话那头,陈辉的声音依然平静,只是简单地回道,“那就好,宋教授,数据发我一份,这对我的模型优化很有帮助。”

    完整了解了宋朝明的思路之后,陈辉就知道这个成果只能算是肿瘤研究的一个进步,并不能完全解决癌症。

    因为这样的非经典通路,很难穷举,每一个癌症患者的症状都并不完全相同,很可能,一千个肺癌,有一千个经典通路。

    这只是一小步而已,并不值得狂喜。

    宋朝明放下电话,看着窗外,心中波澜起伏。

    他明白,他见证的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难题的解决,更是一种全新的、强大的科研范式的降临,而这个带来变革的人,竟然是一个如此年轻的外援。

    陈辉的名字,从这一刻起,在他的心中拥有了沉甸甸的分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