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问对破年关(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朱慈炅脸上微笑变成惊愕,刘一燝这是什么意思?朱慈炅瞬间沉默了。不过,刘一燝马上就否定了自己的提议
“嗯,不妥。阿敏杀我辽民虽多,但他既然降了,朝廷就应该宽宏大度一点。陛下,不如顺势授他金州卫指挥使,让他和洪酋互相打几仗试试。”
朱慈炅低着头,看着御案沉思起来。
自己收到金州收复的消息有些得意忘形了,刘一燝一定看出些什么了。
朱慈炅几乎忘了,刘一燝从来不是他的同路人,他给张太后的遗嘱是,一旦他发生意外,刘一燝有多远滚多远,因为他知道,张太后玩不过刘一燝的。
在北京时,刘一燝还一副朱慈炅老师的模样,但来到南京后,他就主动离开天工院了,他要做的是阁老,而不是朱慈炅的近臣。
尤其是李若琏扫荡常熟后,刘一燝的态度就一直值得玩味了。朱慈炅的新政策,他不会明着反对,但在他主持下,效果都要打骨折。
徐光启其实当不起一个合格的阁老,朱慈炅需要刘一燝控制朝堂稳定,无论如何,这方面,刘一燝其实比黄立极还要强上几分。
朱慈炅能够在东林老巢的江南开展大规模的政治经济改革,没有闹出大变故,刘一燝是功不可没的。
朱慈炅对刘一燝的拉拢一直不遗余力,但老狐狸对这些小恩小惠一直都是感激涕零的模样,只是模样。朱慈炅不是真正的三岁小孩,他非常敏感,相处久了,真假这东西,他能分辨。
所以他也默认了刘一燝的游离,理解一个合格阁老在皇帝和朝臣之间的困难,但他不接受刘一燝给自己挖坑。
朱慈炅抬头对刘一燝露出微笑。
“此事不急,让阿敏父子来南京见过朕之后再说。我找刘先生来,是突然想到黄先生把自己的儿子送到了平辽前线,刘先生,你觉得刘斯埼担任金州卫同知如何?”
刘一燝在朱慈炅沉默的时候就觉得要糟,后悔不已。他妈的朱延禧就是个草包,自己也是中了邪了才会试探。
小皇帝身上,最让朱延禧和刘一燝恐惧的东西,是小皇帝的声望。手握重兵的皇帝多了去了,聪明智慧的皇帝也同样不少,但像朱慈炅这样在民间活着成神的皇帝,历史上从来没有。
他们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东厂、锦衣卫、包括天工院一直不遗余力的宣传,朱慈炅自己不知道,但在民间,他真的成神了。
《朕问》发布了一期朱慈炅的画像,现在连土匪都把他的画像挂在正堂,甚至有些有钱人家还早晚三柱香,刘一燝的老家江西甚至出现了一起捧着朱慈炅画像告官的奇葩官司。
这,简直是邪教手段!
皇帝从来无错,有错的都是朝廷,对,就是他刘一燝。
当士林惊觉朱慈炅的恐怖后,已经无法挽回了,东林党的年轻人敢说一句皇帝无道,立即会被贩夫走卒打得满头包。
连阿敏都知道降大明要降皇帝的道理,就足见粉丝的力量。朱慈炅敢走出紫禁城去开一场演唱会,绝对会发生踩踏事故。
刘一燝想让自负的朱慈炅犯点“小错误”,弱化下在民间越来越离谱的皇帝神话,结果一不小心,他自己马上就反挨了一闷棒。
刘一燝老脸一变,一脸悲伤神色,声调都放低了。
“陛下,金州是卫所,没有同知这个官职。”
朱慈炅感觉到了刘一燝的求饶之意,但他依然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