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为了谁 第150章 疯狂邮差送信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他的敌人们,时刻提醒自己,莫与他共跳一曲幽冥之舞;

    他的朋友们,经常鼓励自己,曾与他同唱一首恶狼传说!”

    ……...邮差密道公路界碑铭文

    海珠市向北的公路上,被遗弃在道路两旁的车辆像狩猎的郊狼一样,静静的趴在一米高的草丛里。

    向前、再向前。

    一个墨绿色邮差制服的身影,沿着北上的公路,踩着自行车一路向前。

    易风挺满意这身行头,尽管穿在身上显得人有些古板,但至少却给了易风一个身份,可以掩人耳目的身份。

    易风拍晕了张三,搜了搜三个穷鬼就捡到一个打火机,又踢了一脚刘大,继续赶路。

    走到一座立交桥上,易风举目四望,想找辆自行车。

    为啥给“前程饭店”大头鞠一躬呢?

    因为对方提醒的有道理,骑辆自行车能少挨子弹,毕竟没见过行尸或变异体会骑自行车的,这是个减少误伤的概率问题。

    结果原本四通八达公路边上的共享单车竟然一辆都没有,大概是被“前程饭店”都给囤了货了。

    易风只好把目光向人头攒动处投送,看有行尸的地方能不能捡漏,结果就发现了那个邮局的小院子。

    沿着一条公路的分支,进入店铺林立的一处小型商业街,商业街中间有一处下坡的岔路就通往邮局,邮局在一处洼地里,五层楼只有四层在街铺的地平面之上,一楼服务大厅搞得跟地下室一样。

    可能因为地势低,聚集了十几只行尸不易发现活人目标,也就一直在邮局一楼周围打转,一般路过的队伍还不太留意。

    但院子里除了停着邮局的小货车、电动车、三轮车,大厅玻璃廊檐下,几辆电动车之间就是停了两辆自行车,一辆邮局涂装的站着,一辆普通山地车躺着。

    易风眼前一亮,立刻行动,就下到了邮局小院。

    检查一下,发现那辆邮局涂装的自行车能用只是胎压不足,那辆山地车轮毂可能被人踩过但却外挂便捷打气筒,顿时直呼好运。

    再往大厅里看,墙上挂着一件邮局人员的制服,易风顿时有了主意。

    他这次出来,张口说找食盐,“前程饭店”的人就感觉莫名其妙,如果回来车上再搭一两棵果树就更不伦不类了,很容易让人起疑心。

    但邮局快递就不一样了,不论运点啥都理所应当,都可以说是客户需求,而且还可以多次往返,毕竟易风不可能从墓岛只出来一次。

    而且易风本身就接了个为墓岛上的大伯大婶、弟弟妹妹们寻人送信的差事。

    有个送信的身份作掩护,今后在沦陷区和荒原窜来窜去方便很多,大概别人也只以为是个胆大不怕死的为了混口饭吃。

    更何况不管是寻人问路、还是传递信件,没有个合理的身份,别人只怕都懒得搭理自己,弄不好还会把自己当成入侵者,莫名其妙的挨几发冷枪暗箭。

    但有了这身墨绿色的邮差行头,那就大不相同了,一切顾虑迎刃而解。

    哦豁,还能混口饭吃!

    拿定主意的易风进到大厅,把墙上挂的制服使劲儿抖了抖,套在了身上,山地车的打气筒拆下来固定在涂装车的横梁上,甚至把山地车的内胎也拆了打包塞在邮包里做了备用胎。

    又随手把邮局柜台上散乱的信件抓起一把丢进自行车邮包里,便晃着铃铛上了路。

    有史以来最疯狂的邮差就此诞生!

    一路北上,沿着先前拓荒者活动的印迹,沿着公路骑行,当阳光终于变得炙热的时候,易风的自行车才渐渐慢了下来。

    路的尽头是一座30米高的小山丘,山坡被削掉的一个角就是公路尽头120度角的弯道,公路从这座岩石构成的小山坡侧面绕了过去。

    就在山坡的顶端,一个样式古朴的凉亭高高耸立在那里,尖塔凌驾于周围的树木枝头之上,而易风所以慢下来是因为他看到了凉亭尖塔上正蹲着一个人,一个端着枪瞄准自己的人。

    易风笑了笑,前后两处聚集点的人都有枪,而夹在中间打劫的刘关张还拿着冷兵器混社会,也不知道还能活几天,

    “叮铃铃!”自行车的响铃声,很突兀的响彻在整条公路上。

    “塔上面的,有没有信件要收发?”易风渐行渐近,接近了拐角处,这才仰着脖子大声呼喊,人皮面具所呈现出来的神态,对黑洞洞的枪口完全无视。

    “少扯淡,你究竟是干什么的?”塔上的人冲下方喊了一嗓子,随后从山坡上露出十多个脑门上顶着草圈的人脑袋来。

    “送信的、快递!”易风夸张的举起自己的绿帽子,一脸的诚恳,如果不是跟制服配套,帽子易风不想戴的,当然也为了遮住脑袋上的斑纹。

    “对了,你们似乎人数不少,让我看看啊?”易风兀自把自行车停靠在路边,从横梁上搭着的邮件袋里煞有介事的掏出一摞信件来。

    “如果念到谁的名字,赶紧吭一声啊!孙冬梅….李月…张榜….刘二虎….”

    易风的举止十足一个尽职尽责的邮递员,从横梁上的邮袋里取出的信挨个念完,见没人应声,赶紧从车后座的邮袋里又取出一摞,不厌其烦的一一念完。

    大灾难之前,手机、电话、网络早就普及到人,小蓉蓉都知道拿手机给爸爸打电话,所以邮递信件是小众行为,但还是有人在手写信件。

    有些是老人间念旧回忆,互相留个念想;有些是老师布置作业要孩子学习写信;有的则是占卜算命爱好者搞了个群一定要书信往来以示双方的认真和郑重;有的是恋爱中男男女女的复古爱情;还有些是文学爱好者或粉丝写给自己的作家偶像,诚意是一方面,也想让对方从手书文字中看到点人品。种种原因都有,暂总有人在寄信。

    易风也明白在一多半人变成行尸之后,找到收件人属于小概率事件,但这好歹是个由头。

    见没人吭声,最后又不得不从怀里掏出墓岛上带出来的信件,再一次宣读。

    “有没有你们的信?”口干舌燥的易风冲着十几只枪口扬了扬手里的信封,结果依旧一片哑然。

    “有没有你们认识的人?知道的记得告诉我一声,我好去送信!”易风追问一句,还是无人答话。

    易风径自摇了摇头,把信件原封不动塞进邮袋里,用脚拨开后轮支架,就准备推车走人。

    “刘二虎我认识,去了更北面的北岭,你敢去吗?”这时,塔上蹲着的那个男子一看易风要走,冒出来一句。

    “我吃的就是这碗饭,有什么不敢去的?”易风咧开嘴,一脸无所谓的笑笑,腿一撇骑坐在了车上。

    “你想要什么?”就在这时候,人群里有个年长者发问道。

    “一顿饱饭,我可以给你们传递信件,你们给我一顿饱饭做为邮资。”易风扬一扬手里的信件,对着山顶上回答说。

    “也接小快递,不接重货。”易风拍了拍自行车的座垫,抬腿上车。一脚踩下去,轻轻蹭出了2米远。

    “等等!”年长者此话一出,易风心中一阵窃笑,可能早餐有点意思了。

    “你有纸吗?我想写封信。”年长者略微犹豫一下,但还是说道。

    “叔,你这是干嘛?”蹲在塔顶上的人有些不乐意。

    “不好意思,我没有多余的纸张,但你可以告诉我要给谁,我如果遇到了,也可以顺便捎个口信。”易风停下自行车,煞有介事的拿出一个信封来,从口袋里摸出一支铅笔,在信封的背面等着记人名。

    “你真是邮差?”塔顶上的男人枪口第一次挪到了一侧。

    “这个,就算我脱光了也没法证明真假!”易风双腿岔地,双手一摊,一副无奈的样子。

    “我叫郑西关,塔顶上是我侄子郑帅,我大哥叫郑东关,他带着儿媳妇和孙子跟我们失散了,你要是碰到他们,告诉他我们在这里等他。”年长者站在山坡上,一字一顿,唯恐吐字不清。

    “郑西关和郑帅,找郑东关,好我记下了。”易风真就在信封的背面认真的写了一行字,还特别留了两个括号。

    “大伯,孩子和他妈叫什么?”易风抬头问。

    “我老婆叫彦翠萍,儿子叫郑经国。”塔顶的男子自己回答,毕竟是他的老婆孩子。

    “好,我记下了,只要遇到了,口信一定带到。”易风郑重其事的把信封装进车横梁邮袋的第一层里。

    说实话,除了墓岛上的信件,这其实是易风承接的第一份邮递,格外上心。

    “等等,还有我,我叫赵柱子,给我大哥赵铁锤捎个口信,如果他还活着的话。”

    “我叫郭跃,帮我捎个信儿给我父亲,郭海川,说我还活着。………”

    “等等,大家慢点说,我要一个一个记。”眼见头顶上的人七嘴八舌,一个个急切无比,易风有点骑虎难下的感觉,只好假戏真做像模像样的做记录。

    “年轻人,接着!”等易风终于记录完,那个年长者从山顶上一吆喝,随之一团黑影从树木顶上飞了下来。

    易风赶紧伸手,接到手里的东西软绵绵的,知道大概是食物,但显然对方没有邀请自己上山的意思,也就不方便问别人果树、食盐的事儿,初次见面,言多必失。

    “往前走1公里,有一个山泉,你可以从那里取水。”年长者提醒道。

    “谢谢大伯,我走了。”

    易风举起手里的食物,冲着山上示意一下,美滋滋的踩上自行车就准备开路。

    “小子,如果你半路被行尸给吃了,记得托梦给我,也免得我老等着!”塔顶上男子的大嗓门喊了一嗓子,声音追在易风的自行车后,慢慢消失了。

    反常的昼夜温差开始折磨着外出圈地的幸存者们,太阳出来温度就会迅速上升。

    易风推着那辆从废弃邮局找到的、挂着破旧邮袋的绿色自行车,行走在荒芜的公路上。邮差的制服有些宽大,有些微微泛白。

    沿着公路还是会遇到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行尸,三五成群然后汇聚到一起。

    易风深吸一口气,推着自行车,径直见缝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