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章 《赤脚医生手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真实的数据,是全国共有行政村64万个,自然村约330万个,基数能吓死人。

    在一个地区新建一所传染医院都没办法完成的前提下,一下子要在全国新建几百万个村卫生室,想想也是让人头皮发麻的事情。

    李部长有顾忌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就怕有人要放卫星。

    林三七赶紧摆手,进一步解释道:

    “我们不需要特意建造卫生室,这个治病的场所可以多样性,不局限于医院等正规场所。

    比如赤脚医生私人家里就可以办卫生室,也可以随便找一个祠堂、寺庙,或者无人居住的房子就行,要求不高。”

    李部长微微点头,又问道:

    “那病人治病费用怎么计算?或者说赤脚医生的收入怎么办?想让地方财政承担,恐怕你这乡村医生计划还是没办法推广。”

    林三七想也不想道:

    “看病肯定要收费,比如医院挂号费是2角到5角之间,那么赤脚医生挂号费只收5分,收来的挂号费归赤脚医生个人所有。

    另外,允许药品加价15%销售,这部份利润也交给赤脚医生。

    为了防止地方政府不配合,这个政策就是不用地方出钱,赤脚医生的收入完全靠自己赚出来。

    赚多赚少靠本事,这样反而能提高赤脚医生的工作积极性和服务态度。

    另外,各个地区条件不同,政策也可以灵活些。

    比如有些地区富裕些,病人多,赤脚医生完全可以脱产,专业当医生。

    但有些地方穷,或者村民少,难以靠当医生维持生计,那么赤脚医生完全可以不脱产,平时还可以参加村里劳动拿工分,相当于是半农半医,这样就有两笔收入。”

    林三七这个办法,是在结合国情的前提下,融合了两个地代的乡村医疗政策。

    比如改开之前,农村实行的是农村医疗合作社,社员每年交多少钱,这样除挂号费外,拿药几乎是不要钱。

    这样做的好处是极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让他们有病敢于上卫生室去治,而不是小病治,大病拖。

    但这个政策有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为了节约成本,提供的药物都是最差最便宜的,疗效堪忧。

    而改开之后,农村医疗合作社取消,乡村医疗市场进入野蛮化自由发展阶段。

    乡镇卫生院,各村卫生室都可以自由向医药公司批发药品,然后随意加价出售给病人,赚多少就看你医生本事。

    这个政策有一个好处,就是只要你有钱,想要什么样的好药都有。

    同时,财政也没有负担,因为卫生院和赤脚医生们都是自负盈亏,自主经营,不需要上级拨款。

    但这个政策也有一个大弊端。

    那就是乡村医生为了赚钱不择手段,药物滥用情况比比皆是,农民的药费因为没有地方报销,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相当突出。

    林三七的办法就是将两种乡村医疗政策融合一下,取一个折中方案。

    不完美,但短期够用。

    像临童县西杨村那个皮肤感染的小男孩,一个小小擦伤差点丧命,这种悲剧不要再发生。

    李部长沉思了半天,越来越觉得林三七提出的赤脚医生计划是有可操作性的。

    女人嘛,比较细心,于是老太太又问道:

    “那赤脚医生的药品来源怎么解决?现在的运输非常不容易,偏远地区可能进趟城都要走上几天,这些地区的赤脚医生如何能拿到药品?”

    林三七想了一下,又结合几十年后的经验回道:

    “这个也好办,我们要改变供销社采购、销售药品的模式,供销社太忙了,当年我在首都中医院的时候干采购员,都需要自己去外地采购药品。

    就是因为供销社忙不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