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50章 白象向龙国宣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在东部空军基地测试完无侦-8后,彭林便返回燕京,加速“寂静猎手”激光武器系统的研发。

    “南天门计划”地下实验室内,高功率激光器的嗡鸣声在密闭空间中回荡。

    彭林站在主控台前,凝视着电脑显示屏幕上跳动的能量参数。

    “彭总师,液冷系统压力稳定在12兆帕,相变材料已覆盖核心模块。”

    工程师的声音从通讯器中传来。

    彭林在听到汇报后微微点头,又调出光束聚焦模块的实时数据。

    经过数个月的研发,再加上彭林从军工科研辅助系统中获得的大量技术,目前“寂静猎手”激光武器系统已经可以进入到实验室测试阶段了。

    随后,彭林抬头,看向主控室内的大屏幕。

    而在上面,则实时监控着用以实验的激光阵列。

    此刻三组菱形透镜阵列正以纳米级精度校准,镜面反射的冷光在暗室中闪烁。

    “启动靶标进行首次模拟射击!”

    彭林下令说道。

    在他的命令下达后,屏幕上的地下测试区内,一架等比缩小的无人机模型立即被吊挂悬在空中。

    并且在机翼上,还贴满热敏涂层。

    随着倒计时归零,激光器储能单元的超导线圈骤然亮起蓝光,电容阵列释放的脉冲电流让实验室的照明灯短暂暗了一瞬。

    “发射!”

    一道肉眼几乎不可见的深红色光束刺破空气,靶机机翼瞬间熔出拳头大的孔洞,边缘金属呈玻璃态结晶。

    高温等离子体在穿透机体后,仍在后方测试室内的合金挡板上烧蚀出蛛网状的裂纹。

    “命中时间0.3秒,光斑偏移量0.002弧度!”

    数据工程师的声音有些颤抖,激动的向彭林汇报说道。

    彭林则也快步走向观察窗。

    透过窗口,他看到红外成像仪显示靶机内部电路板已因热传导效应大面积碳化。

    这代表着这套激光武器系统在实验室内首次测试达到实战威力预期!

    它完全具备击毁无人机的功率!

    “散热数据怎么样?”

    彭林又连忙问道。

    激光武器系统和电磁轨道炮一样,高功率的运行往往都会造成系统的过热,很难持续运行。

    “报告,液冷管路中的氟化烃沸腾汽化,相变材料吸收的余热让外壳温度始终控制在80c以下。”

    “散热表现完美!”

    数据工程师再次汇报说道。

    “继续抗干扰测试。”

    “用毫米波雷达模拟战场电磁环境。”

    彭林不动声色,继续说道。

    刹那间,实验室内数十台干扰机同时开启,频段覆盖从L波段到Ku波段。

    激光器的主动相控阵雷达却如手术刀般切开噪声,牢牢锁定在第二架高速移动的靶机上。

    这一次,光束像利刃般将靶机尾翼齐根切断,坠落残骸的切口处还冒着暗红色余烬!

    “实战指标达标。”

    彭林终于露出微笑!

    在实验室的测试中,这套激光武器系统已经完全具备实战化水平。

    接下来,便是将整套仪器设备装备到合适的载具上面,让其从实验室作品转变成为真正的武器装备!

    ……………………

    9月份。

    随着“寂静猎手”激光武器系统研发逐步收尾,彭林得出间隙,决定亲自乘坐专机前往墨脱,看看工程的进展。

    雅鲁藏布江峡谷,墨脱。

    黎明前的浓雾尚未散去,峡谷两侧的探照灯已撕开夜幕,将山体照得如同白昼。

    十二台硬岩隧道掘进机在海拔3000米的绝壁上同步推进,合金刀盘与花岗岩碰撞的火星倾泻而下。

    每台机械后方,由昌河军工特制的全地形履带车正将爆破产生的碎石运往临时堆料场,车辙在泥泞中碾出深达半米的沟壑。

    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

    而要想要修建一座超级巨大的水电大坝工程,同样也需要先从内陆往墨脱地区修建一条战略公路和铁路!

    只有路修成了,修建“墨脱水电站”超级工程项目的人员和物资,才能够被运输到这里!

    此刻,新筑的公路路基如巨蟒般缠绕山体,每隔五百米便有一组模块化钢架桥墩拔地而起。

    工人们正在浇筑最后一段悬臂梁,混凝土泵车的液压臂将建材精准喷射至模板内。

    而工人们所使用的工程车辆,便是昌河兵器工业下属分厂研发的高原专用型号。

    其能在含氧量不足平原60%的环境下保持300立方米每小时的输送效率。

    更远处,满载盾构机部件的重型运输车队正沿临时便道蜿蜒前行,车头悬挂的“墨脱睡水电站”标识在风中猎猎作响!

    在这其中,彭林甚至还发现了几处陆军工兵旅的驻地。

    他们收到部队的调动,同样分批次加入到这项超级工程的建设中!

    并且除了这一条公路外,还有一条从内陆到墨脱的铁路同样正在施工。

    江畔的铁路施工面上,爆破工程师正在布置定向装药。

    新型电子雷管将确保爆炸冲击波垂直于岩层纹理,避免引发塌方。

    “彭总师,按照设计指标,这段岩层每平方米承重必须达到80吨!”

    “未来要运载900吨的水轮机转子!”

    “工程物资是其次,这条公路的建设,必须要达到运输墨脱水电站所有零部件的标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