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豪赌(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秦总您的意思是?”

    “我的远东贸易,不可能做尽所有的生意。但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做一个平台,一个渠道。”

    秦远缓缓道,“比如,我们可以牵头组织一个‘中国优质轻工产品(冬季)展销会’或者成立一个采购联盟,集中筛选一批质量过硬、价格合适、符合苏联需求的冬季产品厂家。”

    他看向徐振邦:“而你们川航,新开辟的这条飞莫斯科的航线,不正需要稳定且高价值的往返货源吗?”

    “罐头和零食不适合作为航空运输的货品,但是这些高价值的冬季服装鞋品却是完全不一样。”

    “我们可以合作,由我们远东贸易负责组织、筛选货源和在苏联的销售渠道,你们川航负责提供稳定、高效的航空运力。”

    “我们可以共同把成都、或者西域的某个机场,打造成一个对苏轻工贸易的航空枢纽和集散地!”

    “这样,你们的航线利用率和收益提高了,我们也能更快地将更多中国商品推向苏联市场,赚取利润和外汇。”

    徐振邦听得心潮澎湃,豁然开朗!

    他很清楚,这条全新的、高效的空中贸易走廊一旦建成。

    不仅能极大提升新航线的战略价值和经济价值,更能为国内大量优质轻工企业打开一扇通往庞大苏联市场的大门!

    “妙啊,秦总,这个想法太好了。”徐振邦激动地几乎要站起来,“这绝对是一举多得,我们蒋总一定会举双手赞成。我回去就立刻向他详细汇报这个合作方案!”

    他有些迫不及待了。

    他没想到,这次来燕京,不仅完成了火箭发动机牵线的核心任务,竟然还意外地借助一个楼下的小插曲,与秦远碰撞出了一个极具潜力的庞大商业合作计划。

    要知道,那条新航线,蒋聘文已经交给了他管理。

    可现在,新航线才刚刚落地,就因为这个平台已然宣告成功了一半。

    送走兴奋不已的徐振邦,秦远的目光再次投向墙上的世界地图。

    他的手指从安徽芜湖,划过漫长的欧亚大陆,最终落在苏联广袤的疆域上。

    汽车项目是撬动国内政策和资金杠杆,同时也是为未来切割苏联汽车工业遗产准备的“餐刀”。

    而火箭发动机,则是一条意外发现的、直通更高层面的捷径,一把更为锋利精准的“手术刀”。

    现在,再加上这条基于空中运力构建的轻工产品贸易平台……

    “卫国。”秦远喊了一声。

    武卫国推门进来。

    “通知下去,让贸易部立刻抽调精干人手,成立一个专项小组,重点调研国内福建、江浙、东北等地的优质冬季服装、鞋帽、保暖用品生产企业。”

    “我们要尽快评估和筛选出一批有能力、有资质对接苏联市场的供应商名录。”

    “是,远哥!”

    武卫国虽然不太明白突然又要搞服装鞋帽是为什么,但坚决执行命令。

    吩咐完,秦远独自站在窗前,看着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

    林国富……莆田鞋……苏联市场……

    一个个看似不相关的点和人,正在被他用无形的线串联起来,编织成一张越来越大的网。

    这张网,既要网住汽车工业的未来,也要网住北方巨熊倒下时,那散落一地的庞大遗产。

    游戏,越来越有趣了。

    而《经济日报》上那则关于“奇瑞汽车”成立的简短消息,在绝大多数普通人看来,或许只是一则普通的经济新闻。

    但在某些嗅觉敏锐的“玩家”眼中,这则不起眼的报道,连同其背后隐约浮现的“京爷”秦远的身影,却仿佛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荡起层层涟漪。

    尚海,冯兆坤。

    这位被称为“东南物资王”又或者被人叫做“影子皇帝”的存在。

    此刻正将《经济日报》放下,手指在“奇瑞”两个字上敲了敲,眉头微蹙。

    “汽车?国资背景?民间运营?秦远……你的下一步,到底想干什么?”

    作为常年盘踞于排行榜榜首位置的存在,他此时却有些看不懂秦远的操作了。

    实业,还是汽车业,一个需要投入几年,甚至十几年才可能看到成果的行业。

    此刻进入,难道可以和那些“国字头”和“国际巨头”竞争?

    收效如此之慢,结果也未必多好的产业。

    只是为了一个有可能存在的“史诗级成就”?

    可之前种种操作,都在表明,秦远绝不是一个能长久等待,花时间通关的玩家。

    说实话,现在,他看不透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