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专业降维打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就在秦远、李楚泽与尹同耀在安徽勾勒汽车帝国蓝图的同时,另一条战线上的武卫国和王功泉,正以惊人的效率将“中国轻工产品(冬季)展销会”暨航空贸易平台的构想变为现实。

    成都,川航总部。

    武卫国看着手中那份正式盖着川航公章的合作协议,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与蒋聘文的谈判比想象中顺利,这位川航老总对这条连接中国内陆与苏联的“空中丝绸之路”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远见,爽快地签署了长期包机运输协议。

    “王哥,还是你厉害!蒋总那边几个刁钻的问题,都被你圆过去了。”

    武卫国对身旁的王功泉由衷佩服。

    这些天的奔波,让他深刻理解了秦远让他跟着学习的用意。

    商业谈判、合同条款、资源整合……这里面的门道,比他想象的要深得多。

    王功泉推了推眼镜,脸上不见丝毫得意,反而更加凝重:“协议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需要在最短时间内,整合起足够规模、足够优质的货源,才能撑起这条航线的价值,不辜负蒋总的信任,也不辜负秦总的期望。”

    时间紧,任务重。

    单靠他们两人全国跑断腿,效率太低。

    王功泉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

    “卫国,你继续按计划跑一下山东和江浙的羽绒服、保暖内衣厂家。我……需要打几个电话,写几封信。”

    武卫国没有多问,他知道这位搭档做事极有章法。

    当天晚上,在王功泉下榻的招待所房间里,他摊开信纸,提笔蘸墨:

    【见字安好,旧友难逢,甚为想念】

    【自从去年我身陷囹圄之后,已多日不曾与诸位联络,心中时常挂念,不知琼州如今的局面如何?诸位兄弟是否一切顺遂?】

    【.】

    信中,他并未过多赘述离别之情,而是用精炼而充满激情的笔触,描绘了远东贸易正在搭建的宏大格局:

    横跨中苏的庞大贸易网络、即将启动的民营汽车制造项目、以及这个能整合全国轻工产能直接对苏出口的航空展销平台……

    他清晰地指出,这里有一个远比在琼州炒地皮更坚实、更具想象空间的巨大舞台。

    最后提笔写道:

    【.望诸兄北上前来,共谋大业】

    【盼复,如有意愿可前往莆田】

    【功泉手书于蓉城旅次】

    写完最后一字,王功泉长长舒了一口气,仿佛完成了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他将信纸仔细折好,装入信封,郑重地写上了冯论、王启复、易笑迪等人在琼州的地址。

    他知道,这三人性格、能力各异,但都有实干精神和战略眼光,最能理解他所说的机遇。

    信件跨越山河,飞抵琼州时。

    冯论正和王启复、易笑迪、正商讨着下一步的计划。

    此时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

    体改所事件之后,他们几人虽然不至于也跟着坐牢,但几乎也分崩离析。

    而且他们哪里看不到琼州的房地产虽然热得发烫,但也乱象丛生。

    他们都在思考更长远、更稳妥的发展方向。

    直到,王功泉的信抵达,给予了他们一个全新思路。

    读完王功泉的信,冯论久久不语,手指轻轻敲着桌面。

    王功泉的为人他清楚,绝不是夸夸其谈之辈。

    信中所描绘的图景——尤其是与苏联的跨国贸易和实业布局,让他敏锐地嗅到了巨大的历史机遇。

    “功泉在北方弄出了好大的动静。”冯论将信递给王启复和易笑迪,“你们看看。”

    王启复看完,猛地一拍大腿:“干,这比在琼州瞎折腾有劲多了,跟老毛子做生意,还是国家支持的贸易平台,这事儿靠谱!”

    易笑迪则细细读了两遍,缓缓点头:“功泉兄思路清晰,格局宏大。”

    “尤其是这个平台模式,一旦建成,潜力无穷。我觉得,值得去看看。”

    三人一拍即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