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边境战事起(二)(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将军!”

    “别哭……” 赵勇扯出一个笑容,指着朝阳升起的方向,“你看,天亮了……”

    三个月后,宋国与西凉签订盟约,以黑风口为界,互不侵犯。清平城的断壁残垣上,百姓们新砌了一座石碑,上面刻着所有阵亡者的名字。小柱子每天都会去擦拭石碑,他的名字旁,多了一个新的刻痕 —— 那是王寡妇的儿子,在最后一战中,用身体堵住了敌军的箭眼。

    而在大乾的朝堂上,关于是否介入边境战事的争论仍在继续。御座上的皇帝望着舆图,手指在宋国与西凉之间反复摩挲,谁也不知道,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下一次迎来的会是和平,还是更残酷的厮杀。

    大乾使者抵达宋国都城商丘时,正值深秋。枯黄的梧桐叶铺满官道,使者所乘的鎏金马车碾过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

    宋国的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如同凝固的油脂。宋王端坐于龙椅之上,面色苍白,眼神中充满了不安。下方的大臣们,有的垂首沉思,有的交头接耳,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忧虑。

    “大乾使者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贵干?” 宋王强压着内心的紧张,开口问道。

    大乾使者缓缓站起身,他身着华丽的锦袍,头戴高高的官帽,脸上带着一丝傲慢的神情。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地说道:“我大乾皇帝陛下,听闻宋西两国战事频发,百姓流离失所,深感痛心。特命本使前来,为两国调停。”

    大臣们听到 “调停” 二字,脸上露出了不同的表情。有的面露喜色,认为这是解决战事的好机会;有的则眉头紧锁,担心大乾会提出苛刻的条件。

    “不知大乾陛下有何条件?” 丞相颤颤巍巍地问道,他已是满头白发,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深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大乾使者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我大乾愿出兵协助宋国抵御西凉,但宋国需割让三座城池给大乾,同时每年向大乾进贡十万石粮食、五千匹丝绸。”

    “什么?” 宋王猛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脸色涨得通红,“这简直是趁火打劫!”

    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大臣们纷纷议论起来。

    “陛下,万万不可答应啊!割让城池,那是亡国之举!” 一位老臣激动地喊道。

    “可若是不答应,西凉再次来袭,我们恐怕难以抵挡啊。” 另一位大臣忧心忡忡地说道。

    宋王看着争吵不休的大臣们,心中一片混乱。他知道,大乾的条件太过苛刻,但宋国此时确实处境艰难。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最终还是咬了咬牙,说道:“容朕再考虑考虑,明日给使者答复。”

    大乾使者见状,也不再逼迫,只是淡淡地说道:“陛下请尽快做出决定,我大乾的耐心是有限的。”

    退朝后,宋王独自来到御花园,望着满园凋零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他召来赵勇,将大乾的条件告诉了他。

    赵勇听完,眉头紧锁,说道:“陛下,大乾此举名为调停,实为吞并我国。一旦割让城池,我大宋的边防将形同虚设,西凉若再联合大乾,我国必亡。”

    “可我们现在实在没有能力与西凉抗衡啊。” 宋王叹息道。

    “陛下,臣有一计。” 赵勇眼中闪过一丝光芒,“我们可以假意答应大乾的条件,拖延时间。同时,派人联络周边与西凉有矛盾的部落,共同对抗西凉。另外,加紧训练军队,囤积粮草,做好战斗准备。”

    宋王眼前一亮,说道:“此计甚好!就依你所言。”

    与此同时,在西凉的王帐之中,西凉王正与拓跋雄商议着下一步的计划。

    “大王,宋国如今已是强弩之末,我们应当趁此机会,一举攻克商丘,吞并宋国。” 拓跋雄说道,他脸上还带着上次战斗留下的伤疤。

    西凉王摇了摇头,说道:“不可。大乾已经介入此事,我们若贸然行动,恐怕会引来大乾的大军。”

    “那我们就这样放过宋国?” 拓跋雄不甘心地问道。

    “当然不是。” 西凉王嘴角露出一丝阴狠的笑容,“我们可以暗中联络一些对大乾不满的部落,许以重利,让他们骚扰大乾的边境,牵制大乾的兵力。同时,我们加紧训练军队,等时机成熟,再一举拿下宋国。”

    拓跋雄眼前一亮,说道:“大王英明!”

    接下来的日子里,宋国表面上与大乾使者周旋,暗地里却在积极备战。赵勇亲自率领士兵,在边境线上修筑防御工事,训练士兵的作战技能。他还派出使者,携带重金,前往周边的部落,游说他们与宋国联手。

    周边的部落,长期受到西凉的欺压,早已对西凉心怀不满。听闻宋国要联合他们对抗西凉,纷纷表示愿意加入。很快,宋国便联合了五个部落,组成了一支联军,兵力达到了两万余人。

    大乾使者见宋国迟迟不答应条件,心中起了疑心。他派人暗中打探,得知了宋国的动向,不禁勃然大怒。他立即派人将消息传回大乾,请求大乾皇帝出兵讨伐宋国。

    大乾皇帝接到消息后,也是十分愤怒。他本想通过调停,不费一兵一卒便得到宋国的城池和贡品,没想到宋国竟敢耍弄他。于是,他下令派遣五万大军,前往宋国边境,准备给宋国一个教训。

    消息传到宋国,宋王和大臣们都慌了神。

    “陛下,大乾大军来袭,我们该怎么办啊?” 一位大臣惊慌失措地问道。

    赵勇镇定地说道:“陛下,大家不必惊慌。大乾大军远道而来,粮草补给困难。我们可以利用地形优势,采取游击战术,消耗他们的兵力。同时,让联军从侧翼袭击他们的粮草营,断其退路。”

    宋王点了点头,说道:“好,就按你说的办。”

    很快,大乾大军便抵达了宋国边境。大乾将领自以为兵力强大,根本不把宋国放在眼里,下令直接攻城。

    赵勇早已做好了准备,他指挥着宋军和联军,利用城墙和防御工事,顽强抵抗。大乾军队虽然攻势猛烈,但一次次被宋军击退,损失惨重。

    与此同时,联军按照赵勇的部署,悄悄地绕到了大乾军队的后方,对他们的粮草营发动了突袭。大乾军队的粮草营没有防备,很快便被联军攻破,粮草被付之一炬。

    大乾将领得知粮草被烧,顿时慌了神。他知道,没有粮草,军队根本无法继续作战。于是,他下令撤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