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 章 明心见性,书院入世(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徐庶只感觉手中戒尺突然变得滚烫,低头看去,只见尺身上浮现出一个个古朴的文字,一股圣道气息弥漫开来。

    下一秒,那些文字齐齐化作流光,直入徐庶的眉心!

    轰!

    徐庶只觉脑海猛地一震,眼前景象骤然变幻。

    他仿佛置身于一条浩瀚长河之上,河水中流淌的不是水,而是一颗颗文道星辰。

    透过那些星辰,仿佛能看到无数圣贤文章、先哲智慧。

    唰!

    视野再次划动,脚下的星辰化作道道幻影一闪而逝,等徐庶回过神,眼前出现了一颗巨大的紫色星辰。

    一棵苍天古木扎根于星辰之上,而在古木之下,一道伟岸身影正负手而立。

    虽看不清面容,却给人一种如山如岳的厚重感。

    “这是......”

    徐庶心中震撼,刚想开口,却见那道身影缓缓转身,目光如炬,直视而来。

    “吾为文道始祖,今日你受浩然正气灌顶,当知何为浩然正气!”

    话音落下,身影抬手一挥,一道金光没入徐庶眉心,接着徐庶脑海中便响起一道声音。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每一句都如洪钟大吕一般,震得徐庶心神激荡。

    “这便是浩然正气么?”

    徐庶低声呢喃,心中渐渐升起一丝明悟。

    还不待出声道谢,眼前景象便已恢复如常,心神已然从文道长河中脱离出来,刚才所见好似只是一场梦。

    然而当他看向手中的戒尺时,上面却多出四行小字,正是刚才所听到的四句话。

    “不过……之前那道身影,似乎有些眼熟。”

    徐庶眉头微皱,不过也不再多想。

    深吸一口气,捡起掉在地上的竹简,刚准备将其连同戒尺一起揣进怀里,戒尺却是化作一道流光重新没入竹简当中。

    这玩意本就是由竹简中的圣道气息凝聚而成,一般情况下无法维持太久,但徐庶有种感觉,如果他想,随时都能唤出戒尺。

    徐庶推测之所以有此变故,应该是跟戒尺上多出的那四句话有关。

    郑重地将竹简收入怀中,徐庶随后转身看向满目疮痍的村庄。

    大火仍旧在燃烧,空气中弥漫着焦糊与血腥的气息。

    那些被邪祟屠戮的村民尸体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有的甚至被啃食得面目全非。

    沉默片刻,徐庶走到那位老儒生尸体前。

    小心翼翼地将老者的尸体扶正,又拾起那半截染血的戒尺,轻轻放在老者胸前,接着深深作了一个揖。

    一个能在生命最后关头还不忘保护自己学生的人,值得他徐庶这一拜。

    随后,看向那名蜷缩在树洞中的少年,尽管早已气绝,但少年的眼神中却充斥着一抹名叫希望的光

    “唉,造化弄人......”

    徐庶轻叹一声,将少年的尸体与老儒生并排放置。

    ……

    夜色如墨,此时颍川书院藏书阁内,青铜灯盏上的烛火正在微微摇曳。

    荀彧跪坐案前,修长的手指抚过一卷摊开的《礼记》。

    然而他此刻的心思全然不在手中书册上,目光透过雕花木窗,望向正在伏案写作的祖父。

    “文若,为何心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