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不是劝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太皇太后头疼地揉揉太阳穴。

    这都成亲几载了,孩儿都那么大了,还是先祖赐的婚。

    现在闹着和离,这都什么事儿?她烦忧地长吁短叹。

    温梨笑道:

    “其实问题的根结很简单,夫妻二人长年累月分隔两地。”

    “嫂嫂怀着身孕的时候,三王爷不在身边。”

    “生完孩子,养育孩子时,三王爷又没陪在身边。”

    “这夫婿有等于没有,可有可无,时间一长,心中难免积怨气。”

    “孩子也缺少父亲的教诲和陪伴。”

    “怨妇怨妇,不就是这么来的吗?”

    “那既如此,不如离了,自己活得洒脱一些,或者再找一个会疼人的……”

    说到这儿,温梨小心看一眼太皇太后的神色。

    见她垂着眸子在认真听,这才继续接下去:

    “儿媳是挺佩服三嫂嫂的,能忍受这么多年夫妻分隔两地的苦。”

    “若换作是我,别说一年,半年我都等不了,我自己就直接找过去了的。”

    “虽说军营重地,女子不得入内。”

    “可人是活的,事可以变通,就不能在边城安置一个家,把妻和子接过去一起团聚吗?”

    “哪怕一个月回来四五日,那一年,也是能见上好几面的,夫妻情分才不会慢慢淡去。”

    “这远赴边疆镇守的将帅为什么总会带了外边的女人回来?”

    “除去男人自己守不住,有需要,可若妻在身侧,那男人后院干净稳妥,将帅也能全心全意为国效力呀。”

    “恕儿媳多嘴一问,这不让三王妃跟去东南,是您和太妃娘娘的意思?还是三王爷自己的意思?”

    “我看有些常年镇守边境的大臣或将军,大多都把自己一家老小全接过去了的。”

    赵太妃被问得脸色一僵。

    本来想出口反驳:正妻理当留在家中操持中馈,为夫君分忧。

    但是想了想,探一眼来帮自己做说客的金疙瘩,她不敢出口反驳,只能低下头去。

    徐女官扫一眼凤榻上的人,又瞥一眼低下头的赵太妃,立刻笑着开口接话,帮忙圆场。

    “这皇子王爷出征,王妃向来都不随军的,需要留在京中料理府务。”

    “是吗?”

    温梨仰起一张乖巧的脸,天真问道:

    “可嫂嫂也没留在京都王府呀。”

    “是老祖宗下过诏令一定要遵守吗?若不遵守,会怎样?”

    徐女官被她问得哑住,转了思绪,无奈回道:

    “只是俗礼如此,并没有强制规定。”

    “那也就是说,若是当夫婿的请个恩典,还是可以跟随的,对吧?”

    “除非需要王妃留下来做人质?”

    哎哟我的姑奶奶,您怎么就这么赤裸裸地把话给挑出来了呢?

    这种话也能拿到明面上来说的?

    徐韵没敢再说话。

    温梨却转过头看向太皇太后,一脸真诚:

    “可是咱们宸国如今没有那些争夺皇位的腌渍之事。”

    “三王爷和九郎更是兄弟情深,陛下那就更别说了。”

    “所以根本无须亲王世子或王妃一定要留下来的问题,那为什么三嫂嫂没去东南?”

    太皇太后睁眼直勾勾看她,温梨不惧,笑眯眯朝她老人家抿嘴微笑。

    赵太妃却听得直冒冷汗,垂着的眼神开始不安和慌乱起来。

    温梨斜瞄一眼,立刻明白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红唇一抿,她伸手拉住太皇太后的衣袖开始撒娇道:

    “母后,您希望儿媳多生几个,儿媳一定努力照办。”

    “不过这生孩子,也不是儿媳一个人就能办成的呀。”

    “若将来夫君真去北境镇守超过半年,那儿媳到时候可是会跑过去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