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这和传销送鸡蛋有什么区别?(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两人得了信息,威逼利诱一番,拿走那盒药粉,才把牡丹姑娘放开了。

    私用禁药的消息传出去,不仅对日后接客是一击沉重打击,惹怒了客人还可能遭到蓄意报复。

    若状告到官府,恐怕要面临牢狱之灾,因此牡丹姑娘老老实实答应下来。

    第二日,陈盛戈一行人转变方向,开始打探无悲教的情况。

    此教信奉嘻神,认为能送福消灾,在石桥城外的村野颇为流行,据说家家户户都用写着教名的麻袋。

    每月逢初一十五便有大型传教活动,平日里也常常有教众去听讲诵经。

    正巧今日便是十五,一行人早早启程,准备混入其中,一探究竟。

    很快就到了目的地村庄。这儿叫临水村,到处是连绵的田地和低矮的泥房。

    村口几个老人头发花白,勾着背脊,正坐在大榕树下聊天。

    陈盛戈扬起灿烂笑容,大声道:“您好!”

    一个白净乖巧的小姑娘过来打招呼,老人们还是很受用的,笑着回应了几句。

    陈盛戈顺势打听起来:“听说这儿有个无悲教,好几个村子都定期去朝拜,是在哪里朝拜呢?”

    有个和蔼的老婆婆笑着道:“就在这榕树下边拜嘞!”

    婆婆指了一圈周围的人,解释道:“今天就是朝拜的日子,中午很多人的!”

    “一般人挤不进来,所以说没啥事我们都早早过来等着。”

    还有提前蹲点的,看来规模不小啊。

    脑中闪过不少邪教洗脑案例,心中担忧更甚。

    她继续收集信息,大声道:“我听说还有麻袋是不是?”

    婆婆热心肠道:“是嘞,能装装东西。”

    “以前番薯都是放地上堆起,现在就装袋儿里边,有些东西怕受潮也放点干稻草包着放进去。”

    婆婆一回忆起来就刹不住脚了,感慨道:“以前我们那个时候哪有这些,都是竹筐!”

    “有时候用久了,一个不注意那炸出来的刺儿都进肉里,要拿针给挑出来……”

    陈盛戈还想问些其他的,生硬拐回来道:“对了!不是说嘻神法力高强,可以除病治痛吗?”

    婆婆絮絮叨叨起来:“一辈子了,哪有什么神通广大的来保佑哦!”

    “你不要信这些啊妹儿!”

    “总催着叫你去捐香火钱的!”

    陈盛戈有点儿傻眼了,“啊?”

    她试探问道:“那您在这儿等着干什么呢?”

    婆婆认真道:“他们送米啊!”

    “你只要说一句嘻神保佑,能有一两白米呢!”

    “来得多了,还送些麻袋画本儿,都是能用到的,拿回家垫桌子或者做柴烧都好啊!”

    陈盛戈震惊地瞪大眼睛。

    这和传销送鸡蛋有什么区别?

    陈盛戈终于理解了无悲教的传播速度。

    它是真送东西啊!

    不得不说,还是很有诱惑力的。

    百姓穷苦,吃不起大米饭,常常在饭里掺小米番薯。更有吃不上米的,用野菜和米糠充饥。

    说几个字就能免费领取大米,不少人把农活往后稍稍也要过来排队。

    陈盛戈道过谢,站一旁等候。

    聊天颇费了些时间,已经有不少人聚过来了,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说话。

    又过了一会儿,大部队过来了,统一穿着白色长袍,和周围一身短打的群众相比分外突出。

    一男子领头走在前面,穿着长袍,一坐下来就有人端茶送水扇风,一声声热络地叫着“平哥”。

    团团簇拥着伺候教使的画面不似传教现场,更像是土皇帝在享受仆从的伺候。

    缓了好一会儿,平哥开口了:“不用这么多人围着,倒憋闷了,去发米去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