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大相许居正!(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太和殿中,万籁俱寂,千目如炬。

    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高窗洒落殿中,洒在那卷尚未展开完的金丝玉帛之上,仿佛将那片薄薄的纸张烘出了灼灼金光。

    郑福跪于金阶之下,手指轻轻拂过卷首,恭谨低声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众臣屏息,气氛凝滞如水即将沸腾。

    “……以许居正,任大尧大相之职。”

    话音落地,如惊雷炸响,震彻殿宇。

    一瞬之间,所有人的神色,尽数凝固。

    这一刻,不止是清流,新党一众,甚至连站在最角落的闲官闲吏、礼部小吏、史官文草之流,皆仿佛被人重重掴了一记,面露骇色!

    许居正——大相?!

    哪怕再敏锐的朝官,也从未想过——这最后一步,竟是这样走的!

    首先反应过来的,不是旁人,而是王擎重。

    他骤然睁眼,身子猛地一震,嘴唇微张,脸色转瞬之间从沉稳自若变得惨白无比。

    “怎么会是许居正?!”

    他转头看向身侧林志远,只见林志远脸上的血色已经彻底褪去,双眼圆睁,嘴角微微颤抖,仿佛根本不敢相信这句话是从郑福口中吐出的。

    林志远本就满怀期待,在几息之间,才刚刚经历从“边孟广上任”到“中相魏瑞”的连续震惊,本以为大相之位必然落入自己手中,哪怕不行,也该是新党之人!

    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

    这张牌,竟然,又翻回去了!

    而且翻得如此狠、如此绝!

    不是温和平衡、不是缓步妥协,而是——堂皇正正地,把许居正送上了大相之位!

    此刻,殿中众人反应不一。

    新党——震怒!

    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这是……退位之后再拔擢?!”

    “这不是放下了许居正,而是扶上神坛啊!”

    “中相魏瑞、左相边孟广、右相霍纲,再加上如今的大相许居正……”

    “这还是清流失势吗?!”

    “这分明是清流独掌了朝纲啊!!”

    王擎重脸上青白交替,林志远几欲夺门而出,新党众人更是心绪大乱,竟无一人敢出列质疑,只怕刚开口,就成了下一个“魏瑞”口中的“误国之人”。

    他们不知所措。

    他们想不明白!

    那位刚刚还被陛下“罢相”的许居正,怎会瞬息之间被扶为大相?

    而清流这边——

    震惊之后,是狂喜。

    霍纲先是眼皮猛跳,随后整个人站得笔直,仿佛是被电击一般,难以置信地望着金阶之上。

    “许……许大人?!”

    边孟广嘴唇微张,一向沉稳的他,此刻也露出了罕见的失态神色。

    “陛下……这是……”

    而许居正本人——

    他立在原地,一动不动。

    那一道背影,仿佛在这一瞬间化作千斤石塑。

    他原以为,自己已身退局外。

    他原以为,少年天子的志向,已有变更。

    他原以为,清流已失尽天恩,再无翻身之时。

    可这一刻,太监口中吐出的“许居正”三字,将他所有的退意、哀意、愤意,全都一刀斩断!

    那是他朝为中相数十年未曾听见的“被需要”之声——

    不再是边缘,不再是摆设,不再是缓冲,而是……定策之位!

    他缓缓抬眼,望向高阶之上的那位少年天子。

    目光交汇。

    萧宁没有言语,只静静望着他,眸中映出殿下这一道苍老却未弯折的身影。

    那一刻,许居正心中震动如雷。

    那一眼之中,他看到了真诚,也看到了尊重——

    那不是施恩者俯瞰旧臣的眼神,而是执政者托付社稷的信任。

    他喉头微哽,终究还是拱手而拜:

    “臣……谢主隆恩。”

    声音沉如暮钟,却带着颤意。

    殿中死一般寂静。

    数百双眼,看着这一幕,竟没有一人出声。

    他们忽然意识到,从今日起——

    这座朝堂,真的要变了。

    变得彻底,变得震撼,变得——无人再能轻易揣度陛下心意。

    左相边孟广,中相魏瑞,右相霍纲,大相许居正。

    天子之下,四相尽归清流!

    这,已非制衡之术。

    这是堂堂正正、亲手一搏!

    这是——

    一位少年天子的真正落子!

    至此,气氛凝固至极点。

    萧宁轻轻抬手,示意许居正免礼。

    他缓缓开口:

    “许大人,朕不求你久为臣。”

    “但此局既起,需一人为纲。”

    “清流亦好,新党亦好,朝堂之人,皆为大尧之骨。”

    “朕要的,不是党争,不是名誉。”

    “朕要的,是一条能走得通的路。”

    此言一出,大殿上下,再无一人敢语。

    这一刻,所有人终于明白了一个残酷又清晰的现实:

    他们眼前的,并不是那个传说中荒唐软弱的“昌南王”。

    而是一位……

    真正的帝王。

    太和殿外。

    御道两旁,禁军肃立,戎装精整,刀枪林立。

    虽是朝会之时,帝心未宣,但戒备依旧森严。

    禁军列于丹墀两侧,层层护持,从金銮殿门口,一直延展至太和门外,寒光斜照,盔甲如山。

    蒙尚元立于侧道之下,一身旧制禁军常服,腰佩长刀,背脊挺拔如山岳。

    他原本便是禁军之主,如今却不过区区卫队长,被贬之后,他并未改去往日习惯,每一场大朝,仍是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开。

    站立姿态仍如旧日,将所有人视线都抛诸身后。

    可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忘了他的过往。

    “哟,这不是咱们的前大统领么?”

    一声带着冷嘲的笑声,在肃穆的早朝氛围中,宛如砂石入水,格外刺耳。

    蒙尚元眉头微蹙,未动。

    只见林驭堂身着新晋禁军大统领甲胄,肩披鎏金披风,步履趾高气扬地走来,身后还跟着几名亲信侍卫,皆带着冷笑看着蒙尚元。

    林驭堂驻足于他三尺之外,故意侧头:“怎么?如今落了这番田地,连个‘大统领’的名头都不敢认了?”

    蒙尚元面无表情,仍旧笔直站立。

    林驭堂咂舌:“啧,可惜可惜,当年这位,可是执掌三千甲士,一声令下,太和殿前无一人敢不从。”

    “可如今呢?连殿门都不得入,沦落得要站在外头,护别人安危。”

    “啧啧啧……这落差,当真是天大的讽刺。”

    周遭几名小将偷偷低头,装作未闻——但所有人都知道,林驭堂这些天,几乎日日都来这一手。

    每每朝会时,他总要绕过来,在蒙尚元面前耀武扬威一番。

    蒙尚元早已习惯,向不回嘴。

    可今日不同。

    他站了一夜,风吹盔冷,双手始终未松,心中却始终惦着殿内传来的动静。

    今日是改风月最后一朝。

    三相皆已定,天子权衡,朝局将定。

    他不能不想起自己曾经誓言要护之终生的少年——那个曾于众叛亲离之际,独骑踏雪,入临州请兵的陛下。

    可如今,他只能站在殿外,听不见、看不到,也帮不了。

    林驭堂却又道:“你说,若我也倒了霉,是不是也要被调去守西门、扫粮仓?”

    “还是说,被你打过的人,都活不成了?”

    话音未落,忽听“咔”的一声!

    那是刀鞘碎裂的声音!

    蒙尚元的腰刀出鞘半寸,寒光如电!

    “你——”

    林驭堂后退半步,还未说话,忽觉眼前一花!

    只见蒙尚元已然欺身而上,拳如雷霆,直取面门!

    “呃啊——!”

    一声惨叫惊动四野,殿外鸦雀无声!

    众禁军下意识抽刀,前排亲卫更是大惊,欲上前阻拦,却已晚一步!

    林驭堂被一拳砸中下颌,整个人腾空飞出三尺,重重摔在地上,口鼻溢血,甲胄扭曲,面目尽毁!

    “你疯了?!蒙尚元你疯了!”一名亲卫骇然大吼。

    “疯了?”蒙尚元一脚踏在林驭堂胸口,低头冷视:“我忍你很久了。”

    林驭堂捂着脸,痛苦挣扎:“你敢……你竟敢在朝会之时……动手!”

    “你也配说‘朝会’?”

    蒙尚元沉声道:“你辱我之身,我不动手已是敬朝廷。”

    “你辱我三军——”

    “那就别怪我刀出鞘了。”

    话音如冰霜斩落。

    殿门尚未开启,太和广场之上,周围诸禁军惊得目瞪口呆,不知是否该上前。

    谁都知道,蒙尚元是旧统领,旧日余威仍在,就连当年左都御史都不敢轻言冒犯,更遑论如今这新任统领,实则是靠着王擎重塞进来的门生。

    “起来。”他冷冷吐出两个字,眼中没有一丝怜悯。

    林驭堂被踩得动弹不得,哀嚎不已:“我要告你……我要弹劾你……”

    “去啊。”

    蒙尚元俯下身,一把揪起他的领口,将他整个人提起,拎在半空。

    “你以为我稀罕这条命?”

    “我若真心求官职,当年何不入清流?何不拜新党?”

    “我蒙尚元守的是铁甲兵锋,不是你这等一纸功名!”

    说完,他“砰”地一声将林驭堂重重摔在地上!

    随后,长身一立,负手而立,朝殿门方向拱手一礼,朗声道:

    “臣蒙尚元,冒犯禁军主将,理应受罚!”

    “但陛下若问,臣愿受责。”

    “若无人问——”

    “那臣就当是,扫清狗吠。”

    众人震撼莫名!

    ……

    而这时,太和殿中,尚在议事。

    朝门未启,大殿外的动静,并未传入殿内。

    但这一拳,却狠狠地打在了禁军的尊严之上!

    自此一役,大尧朝中再无人敢小觑,那位被打压、被贬的旧日大统领——

    他不是不动声色,是不屑与人争那等嘴皮子官话。

    可若要他低头于蝇营狗苟,那便休想!

    朝阳洒落殿外台阶,染红甲胄。

    蒙尚元缓缓拔刀而立,声音如霜雪般肃冷:

    “狗咬人,不需多言。”

    “只需一脚踢开。”

    而他的目光,始终看向那紧闭的太和殿门。

    太和殿外,静寂依旧。

    只剩寒风穿甲,微微作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