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嵩山禅棍叩天门 上(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
    攻势一浪高过一浪,棍风越来越盛,压力越来越大!石憨的喘息声越来越粗重,动作不可避免地开始迟滞!青冈木棍上传来的反震之力越来越难以承受!手臂的颤抖似已欲无法抑制!

    “第七十六棍!”石憨心中默数着每一次格挡,每一次碰撞都如同在燃烧生命!

    每一次格挡都伴随着一声压抑的闷哼和手臂撕裂般的剧痛!

    “第九十三棍!”他的视线开始模糊,汗水流进眼睛,带着辛辣的刺痛。沉重的铜棍擦着他的头皮掠过,带起一阵火辣辣的劲风!

    他狼狈地一个懒驴打滚,险险避开,碎石硌得骨头生疼。

    “第一百零五棍!”双臂如同灌满了烧红的铅汁,每一次抬起都重逾千钧!

    青冈木棍的舞动已显散乱,棍影不再绵密。

    一根刁钻的铜棍如同毒蛇般突破防御,狠狠戳在他的左肋!

    “噗!”石憨如遭雷击,眼前一黑,一口逆血猛地喷出!身体踉跄后退,每一步都在光滑的青石板上拖出刺耳的摩擦声!剧痛如同海啸般淹没了他!

    视野中,十八道灰色身影如同索命的罗刹,冰冷的棍影再次汇聚成毁灭的洪流,朝着他倾泻而下!

    第一百零六棍!

    避无可避!

    挡无可挡!

    绝望如同冰冷的毒蛇,瞬间缠绕心脏!

    就在这生死一瞬的刹那!

    石憨脑中仿佛有什么东西“轰”地一声炸开了!所有关于棍法的招式、套路、发力技巧…那些他苦练不辍、引以为傲的东西…瞬间变得模糊、褪色,如同泡影般消散!

    眼前只剩下那即将临身的、带着死亡气息的棍影!

    没有招式!没有力量!没有胜负!没有生死!

    只有棍!

    棍是手臂的延伸,是意志的凝聚,是…天地间那一道破开混沌的光!

    一种前所未有的空明感骤然降临!

    双臂那撕裂般的剧痛仿佛消失了!

    身体变得无比轻盈!

    手中的青冈木棍不再是沉重的负担,而成了身体的一部分,如同呼吸般自然!

    几乎是本能!

    就在那第一百零六棍即将及体的瞬间,石憨的身体如同风中弱柳般不可思议地一折!

    手中的木棍不再是格挡,而是顺着那致命棍影的来势,如同灵蛇般轻轻一搭、一引!

    “嗤——!”

    一声极其轻微的、如同水流滑过鹅卵石般的摩擦声!

    那势大力沉、足以开碑裂石的熟铜棍,竟被这轻飘飘的一搭一引,带得偏离了方向,擦着石憨的衣襟狠狠砸在青石板上!

    “轰!”碎石飞溅!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十八名棍僧的眼中第一次露出了无法掩饰的惊愕!

    方才那匪夷所思的一引,毫无力量可言,却蕴含了至高的棍理——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四两拨千斤!

    石憨眼中一片空明,再无半点之前的狂暴与痛苦。

    他缓缓直起身,手中青冈木棍随意地斜指地面,棍尖微微颤动,却不再是因为疼痛,而是仿佛与某种无形的天地韵律共振。

    “无念…无念…”他口中喃喃,仿佛第一次认识手中的棍。

    罗汉阵的节奏被这石破天惊的一引彻底打乱!

    十八僧眼中惊愕未消,阵型却本能地再次运转,更加凌厉的棍影汇聚,试图以更强的力量碾压这突生的变数!

    然而,此刻的石憨,已判若两人!

    面对再次袭来的棍山棒海,他不再硬撼,不再闪避得狼狈。他的动作变得极其简单、直接、甚至有些“拙”。

    脚步在方寸之间挪移,如同老农在田间踱步,却总能在间不容发之际,让开致命的棍锋。

    手中的青冈木棍如同拥有了生命,每一次点出、每一次轻拂、每一次格引,都恰到好处地出现在铜棍力量转换的节点或轨迹偏移的瞬间!

    “叮!”“嗤!”“嗒!”

    碰撞声不再刺耳,反而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

    火星依旧迸溅,却不再密集如雨!石憨的身影如同在狂风暴雨的棍影缝隙中穿行的游鱼,看似险象环生,实则游刃有余!

    他手中的棍不再是武器,而成了身体的延伸,心意的具现!

    每一次简单的动作,都暗合天地至理,引动着对手的力量,瓦解着看似无懈可击的阵势!

    一百零七…一百零八!

    当最后一声如同玉珠落盘的轻响(石憨棍尖点在最后一根袭来的铜棍七寸处,使其力道尽泄,棍头颓然垂地)落下,整个练武场陷入一片死寂!

    十八名棍僧持棍肃立,气息微喘,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敬意。

    他们看着场中那个浑身浴血(肋下伤口仍在渗血)、汗水浸透灰衣、双臂微微颤抖却依旧挺立如松的汉子,看着他手中那根看似平凡无奇的青冈木棍。

    石憨缓缓收回木棍,对着十八僧,再次深深一躬。

    这一次,动作依旧笨拙,却多了一份难以言喻的沉凝与通达。

    “阿弥陀佛。”一声苍老平和的佛号打破了寂静。

    不知何时,一位身披大红金线袈裟、手持九环锡杖、面容清癯如同古佛的老僧,已悄然立于场边。

    他正是少林方丈,玄慈大师。他的目光深邃如海,落在石憨身上,仿佛穿透了皮囊,看到了那历经生死磨砺、方才破茧而出的棍心。

    “随老衲来。”

    方丈禅房,青灯古佛,檀香袅袅。

    玄慈方丈盘坐于蒲团之上,昏黄的灯火将他脸上的沟壑映照得更加深邃。石憨盘坐对面,肋下的伤口已被简单包扎,双臂的剧痛在方才的顿悟后似乎缓解了许多,但脱力感依旧强烈。青冈木棍横放在膝前。

    “施主可知,”玄慈方丈的声音低沉平缓,如同古寺晨钟,却带着一种洞悉世情的苍凉,“淮阳王李琮…并非今上亲子?”

    石憨猛地抬头,铜铃般的眼睛瞬间瞪圆!

    这个消息如同惊雷,比方才闯过罗汉阵更让他心神剧震!

    “他乃…贞观二十三年,被废太子李承乾…流放黔州途中,一侍婢所诞遗腹子。”玄慈方丈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光的尘埃,“此事绝密,知情者寥寥。太宗晚年,戾太子案牵连甚广,血流成河。承乾殁后,其血脉…本不该存世。”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