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良师归京【拜谢!再拜!欠更38K】(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这封回信是给郑骁的,内容么.多是些汴京里的事情。

    郑骁不好直接问家里某位贵女的情况,毕竟郑大夫人为人正直最为守礼。

    而关系不错的张家哥儿,又是张家五娘的亲哥哥,他也不好开口。

    最终还是找到了徐载靖这里,信中七拐八绕的问了问张家五娘的近况。

    看着信封,徐载靖笑着叹了口气,道:“谁在外面?”

    “公子?”云想迈步走了进来。

    “明日一早,将这封信送到郑家,托他们送到北边去。”

    “是,公子。”

    转过天来,

    中午,

    白色的云团飘在湛蓝的天空中,不时的遮挡一下阳光。

    盛家学堂院儿,

    到处湿漉漉的,满是雨后的痕迹。

    不知是周围邻居家的池塘中,还是周围的河道里,有青蛙在鸣叫,蛙鸣声同街道上的喧哗声一起,隐约之间传了过来。

    学堂屋中,

    不为趁着帮齐衡收拾东西的间隙,低声道:“公子,小人在外院见到小桃了,但东西递不进去。”

    齐衡闻言蹙起眉头,低声道:“怎么会这样?”

    不为低声道:“公子,小桃是六姑娘的贴身女使,小人是外人,她怎么可能轻易接过去。”

    “就是接过去,内院里的东西都是有数的,万一被盛家老太太或几位妈妈看到,一问之下,定然出问题的。”

    “就不能请人帮忙?”齐衡低声问道。

    不为面露难色:“学堂如今只有四姑娘的贴身女使在,请她们去送,怕不是下午六姑娘就又要去跪祠堂了。”

    齐衡闻言叹了口气,道:“好,我知道了。”

    一旁的徐载靖虽然不受控制的听到了,但他没有在意,只是看着屋外的天空。

    倒也没别的,

    只是徐载靖抽风似的感觉,此时的蛙鸣喧哗和蓝天白云,和后世的样子,似乎也没什么区别。

    同一片蓝天白云下,

    南讲堂巷,

    荣家,

    回雪院,

    荣飞燕正站在院子里,抬头看着被白云遮住的太阳。

    一阵风吹过,

    带来花香的同时,也让荣飞燕身边的盛开的鲜花晃了几晃,还有几根发丝飘到了荣飞燕白皙细腻的脸上。

    深呼吸了一下后,用力伸了个懒腰,嘴角带笑的荣飞燕睁开了眼睛,看向院子门口的游廊。

    那里有女使提着一个果篮走了过来,移动之间吸引了荣飞燕的目光。

    看着荣飞燕疑惑的眼神,走来的女使凝香笑道:“姑娘,庄子上送来的杏子,二公子尝过了,说可甜呢。”

    荣飞燕闻言笑着点头。

    待离的荣飞燕更近了,凝香继续道:“姑娘,二公子还说,这刚下了雨,吴大娘子说城外的马球场中有些积水。咱家要办马球会,瞧着还要等上两日呢。”

    “嗯!那没什么,咱家等上几日就是。”

    荣飞燕说着,转身朝正屋走去。

    路上,荣飞燕道:“就是,之前二皇子是姐姐催着来到这世上的,近一年来日日请道观寺庙的高人诵经祈祷。”

    “这两日就要开始设粥棚行善祈福了,你们和兄嫂身边的管事一起,可要盯紧着些!”

    荣飞燕身边的女使细步等人,赶忙福了一礼,应道:“是,姑娘。”

    撩开帘子进屋后,

    凝香去一旁清洗果子,

    荣飞燕去到侧间的时候,顺手扶了扶放在条案上的插花。

    在桌后坐下后,荣飞燕伸手捏起一杆毛笔,蘸墨后准备继续抄写。

    细步则有眼色的拿起镶着金箔的墨锭,在砚堂中研磨了起来。

    细步一边研磨一边道:“姑娘,这一卷道经,奴婢瞧着就要抄完了!”

    荣飞燕笑着嗯了一声。

    屋外,

    云朵被风缓缓吹走,不再遮挡着太阳,屋内变的明亮了许多。

    不知过了多久,

    荣飞燕身前桌上的盘子里,摆着几个杏子果核。

    放下毛笔后,荣飞燕动了动脖子。

    一旁的凝香赶忙站到荣飞燕身后,帮她按摩了起来。

    这时,门口有小女使通传道:“姑娘,二公子院儿里的姐姐来了。”

    随着通传声,荣家女使走进来,福了一礼:“见过姑娘!这是过两日会去马球场的人家名单,公子命奴婢送来给姑娘看看。”

    一旁的细步赶忙上前接过。

    荣飞燕一边展开纸张,一边笑道:“有劳了。”

    “姑娘言重了。”女使应道。

    一目十行的看过去,荣飞燕目光一停,轻声道:“勇毅侯府二大娘子盛氏,娘家父亲是吏部的盛紘盛大人吧?”

    “是的姑娘。”

    荣飞燕道:“那我怎么没瞧见这上面有盛家姑娘的名字?难道盛家姐姐的三位妹妹都不来?”

    “回姑娘,是的。”

    “可有什么缘由?”荣飞燕蹙眉问道,语气中还有些担忧。

    “徐家二大娘子身边的翠蝉姐姐,在送奴婢出府的时候,倒是说过两句。”

    “说是盛家请了位嬷嬷,那位嬷嬷还在宫里待过许多年呢!”

    “这些时日盛家的姑娘们,都要在家里受嬷嬷教导,实在不好出来。”

    “哦?”荣飞燕挺直了身子,带着猜想问道:“可知道那位嬷嬷姓什么?”

    荣家女使脸上满是回忆的神色,片刻后不确定的说道:“好像是姓.孔。”

    荣飞燕旁边的细步和凝香,则有些惊讶的对视了一眼。

    下午,

    天气不冷不热,

    宫城以东,

    皇宫护城河边不时有稀疏的蛙鸣声响起。

    护城河不远处是柴家宅院,

    柴家后院儿,

    秋声苑,

    院子里有一座凉亭,凉亭四周挂着遮挡蚊虫的细纱。

    几把用料考究的交椅绕着一个桌几摆放着,桌几上摆放着应季的水果。

    柴铮铮手里拿着一本半卷着的书本,慵懒的坐在一把椅子上。

    柴铮铮对面,她的大嫂嫂卢氏,正专心的编着一根彩索。

    看书的间隙里,柴铮铮抬头看了眼对面,随即便放下书本,好奇的说道:“嫂嫂,你这编百索的法子倒是少见。”

    卢氏笑了笑,道:“之前特意请京中心巧的娘子去卢家教的,那位娘子好像姓刘,长的可是漂亮呢。”

    “哦?能比嫂嫂你还漂亮么?”柴铮铮笑着问道。

    卢氏有些无奈的朝柴铮铮摇了下头。

    柴铮铮继续道:“嫂嫂,要不你教我吧!”

    卢氏点头:“好!”

    这时,

    卢氏身边的妈妈走了过来。

    进了凉亭朝着姑嫂二人福了一礼后,说道:“大娘子,方才荣家飞燕姑娘身边的女使来了,说是听说孔嬷嬷不日回京。”

    “啊?孔嬷嬷?”卢氏闻言,面带喜色和惊讶的站起了身。

    看着卢氏的样子,柴铮铮眼中满是疑惑:“嫂嫂,您这是怎么了?”

    几日后,

    巳时正刻(上午十点左右)

    汴京城西,

    一辆马车沿着官道驶来,马车旁还有几个骑士跟着。

    看到路边树荫下的几辆华贵马车时,一名骑士高兴的挥了挥手。

    很快,

    骑士陪伴的马车驶到了近前。

    停在树荫下的华贵马车中,有数位妇人和姑娘踩着马凳下了马车。

    马车停下,孔嬷嬷一脸笑容的下了马车。

    “见过嬷嬷。”

    马车前梳着姑娘或者妇人发式的女子,纷纷福了一礼。

    孔嬷嬷姿势标准的回了一礼后,满是感慨的说道:“我这一个老婆子回京,几位大娘子姑娘们,何苦来迎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