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轻车都尉(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无声的境界。

    低级的马屁是奉承,高级的马屁是共鸣。

    高世德微微抬头,目光诚挚:“陛下以圣德治理天下,使我大宋国富民强,百姓安居乐业,禁军兵精将勇。

    《孙子兵法》有云:‘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

    《孟子》亦有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而陛下之德,使天下百姓人心归附,故而禁军将士悍不畏死,所向披靡。

    青州匪患不过是疥癣之疾,臣率陛下的天军一到,群寇立即土崩瓦解。

    这只是我大宋强盛之侧影,而臣只是顺势而为,功劳皆在陛下的英明神武。”

    高俅往这边瞄了一眼,‘孺子可教也。’

    高世德顿了顿,接着道:“况且陛下此前已经赐过封赏,臣麾下的将士尽皆感激涕零。

    声称陛下赏罚分明,愿为陛下而战,愿为大宋赴死。臣岂敢再贪功求赏?还请陛下收回成命吧。”

    童贯心里嘀咕,‘这个小猴精。’

    赵佶听了这番话,心中舒坦的同时,也愈发觉得高世德懂事。

    当即开口道:“卿不必过谦,有功便该赏。此次剿匪之事,你处理得极为妥当。

    高丽国主还特地为你写了谢表,这是为我大宋扬威,朕甚是欣慰。”

    童贯见大局已定,便决定锦上添花:“高家小子,陛下金口玉言,岂有收回之理?”

    高世德心中暗喜,却做出一副惶恐模样,“这……”

    赵佶微微摆手,示意高世德不要说了,“拟旨。”

    殿内的中书舍人忙点头称“是”。

    赵佶指尖轻叩御案,略一思考,悠悠道:“高世德剿匪安民,扬我国威,特授轻车都尉勋爵,赐带御器械。

    另赐御墨十锭,御酒二十坛,宫绸二十匹,金花银盂一对。”

    高俅瞪了他一眼道:“愣着干嘛呢?还不快谢恩?”

    高世德心道:‘老高,你急什么?他万一喘口气之后,再说出几件赏赐呢?’

    “臣谢陛下隆恩。”

    王黼就是靠拍马屁起家的,如今遇到同行抢饭碗,他心中颇为不爽,‘高家父子这一唱一和的,简直无耻之尤。’

    赵佶问道:“高世德,朕听说你拥有两只巨雕?”

    “是!”

    “当真大到能载人的地步?”

    ……分……割……线……

    带御器械始设于宋太祖时期,品级并不高,六七品而已。

    多由功臣子弟或皇帝心腹担任,负责宫廷宿卫,贴身保护皇帝安全,管理御用兵器、仪仗等物品,在重大典礼中充当仪卫。

    可能会被委派监察军队、巡视边防等临时任务,权力随皇帝授权而扩大。

    如今朝廷久无兵戈,部分带御器械的职能也更侧重于仪仗,而非实战护卫。

    加上宫廷奢靡之风盛行,已经变成赏赐近臣或外戚的荣誉性职位。

    而高世德的轻车都尉,这是相当于从四品官职的一种爵位,授予条件是斩敌千级,表示战功获得皇帝认可,只是可以多领一份俸禄而已,更多还是彰显荣誉身份。

    勋与爵同属朝廷的荣誉制度。

    但爵的门槛较高,因为可以继承,所以代表政治地位与家族身份。

    皇室宗亲按血缘远近授爵,少量会授予重臣,宋初为十二等,后来减为九等,《元祐官品令》颁布后,定为十等:王(一品)、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从五品,食邑三百户)。

    而“勋”是对官员或军功的累计奖励,文官的劳绩、武官的功绩,皆可受勋,更多是一种荣誉象征,勋位没有食邑,也不能继承,身死位消。

    勋分十二转,从高到低是:上柱国(正二品)、柱国、上护军、护军、上轻车都尉、轻车都尉、上骑都尉、骑都尉、 骁骑尉、飞骑尉、云骑尉、 武骑尉(从七品)

    上柱国积累功绩后,有机会升为县公(大概是从三品),但这是质的飞跃,因为爵位不但可以世袭,还有食邑,可保数代子孙拥有贵族身份。

    勋位与爵位并不是严格的官员等级,只是可以领取大概品级的俸禄。

    而御墨一般只赏赐文臣,通常只赏三五锭,墨锭毕竟挺耐用的。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