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白与何的骇然,皖省战场怎么会有这么多八路?(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根据魏军追击速度,孙膑判断魏军追兵将于日暮时分到达马陵,此地道路狭窄,旁多险阻,利于设伏。

    他命士兵将路边一棵大树剥去树皮,上书“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并挑选万名善射的弓箭手埋伏于道路两侧,约定以火光为号,一齐放箭。

    结果,庞涓果然中计,放弃步兵,亲率轻骑追击,至马陵道时,被齐军伏兵万弩齐发。

    魏军大乱,庞涓自刎而死,齐军乘胜追击,全歼魏军,俘虏了魏军主将太子申。

    既然有“减灶计”。

    与减灶计相对的,自然是“增灶计”。

    东汉时期大臣虞诩,却反其道而行之,首创了“增灶减兵”之计,与孙膑的套路正好相反。公元115年,西北地区的先零羌部族出动大批骑兵,入侵汉朝西北边疆。包围了武都郡。朝廷任命虞诩为新任武都太守,奉命带兵前去增援武都郡。

    但由于汉朝方面不明敌情,虞诩只带了3000多士兵来到西北,到了之后才获知,先零羌人实力强大,仅仅骑兵部队就有上万人,虞诩的部队根本不敷使用,途中还要不断在险关要隘之处留驻兵力,手下兵员数量不断减少。

    此时虞诩身陷险境,无论继续前进或者撤退,都可能遭到优势敌兵的围攻。

    但虞诩镇定自若,他一方面下令部队加快速度继续前进,直扑武都郡,“日夜进道,兼行百余里”。

    同时他让士兵做饭时,每个人必须垒两眼灶火,过几天改为每人垒四眼灶火,再过几天改为每人垒八眼灶火。

    先零羌人不知虞诩带来多少兵力,每天都派人去汉军留下的营垒中清点灶火数量,发现汉军的灶火数量迅速成倍增长,不由得起了疑心,怀疑汉军在不断暗中增加兵力,于是一直不敢贸然对汉军发动攻击,虞诩乘机得以进入武都郡,最终成功击败了先零羌人。

    苏长青手头的兵力不足,但豫皖苏边区的新四军部队,以及新四军的县大队、区小队的数量是不少的。

    在这种情况下,苏长青将从五台山根据地军衣厂生产出来的八路军“肩章”,分发给新四军部队。

    无非是绣一绣肩章的权宜之计。

    八路军特一纵的部队,在短时间内便达到了一个极为恐怖的数据。

    这也成功的震慑住了汤恩博、顾祝铜等人。

    甚至连坐镇指挥的白参谋、何司令二人,对于突然出现在皖省的八路军具体数量。

    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苏长青,他到底带了多少人过来。”白参谋看着地图,皱起眉头。

    八路军的具体实力,青天党一向是摸不清楚。

    尤其是特一纵的实力。

    对于皖省一带,突然冒出这么多的八路军。

    白参谋震惊之余,又感到极度的疑惑。

    至于何司令,则是大惊失色之余。

    立刻将这一消息传回了山城。

    如果特一纵的精锐主力真的南下的话,局面将会变得极为复杂。

    新四军在淮泗一带的兵力,青天党始终摸不透。

    八路军特一纵如果来了个三万左右,那对于青天党军绝对是个巨大的威胁。

    如果以青天党军对东洋陆军的兵力比,想要对付三万八路军特一纵部。

    青天党军起码得派出十五到十八万大军。

    如果八路军特一纵与新四军联手的话,谁成为猎物。

    还真不一定呢!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