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四军内出现叛徒,苏长青将计就计,迷惑山城(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nbsp;   “您先别急,苏将军建议我们先开一次会。”

    “将鱼饵撒出去,看看鱼儿会不会上钩。”

    “也借着这个机会,看看新四军高层中是不是还有其他叛徒在。”

    “苏将军建议,我军高层召开军事会议。”

    “在这次会议中披露:八路军猛攻汤恩博部,不过是为了制造我军向北线进军的假象,其真实目的是为了让我军总指挥部向南线进军。”

    “从驻地南行,经茂林、三溪、旌德等地,绕道苏南的溲阳,再寻机北渡。”

    “会议确定行军路线之后,叛徒必然会在第一时间将情报给设法传递出去。”

    “我们只需要派出信仰坚定的战士,盯住参加会议的军官。”

    “便可以守株待兔。”

    “清理军队高层中的叛徒。”

    “并且顺利将假情报传递给青天党军,以掩饰我们真正的目的。”

    听到这里,叶军长眼眸一亮。

    “苏长青这家伙!”

    “从刚入铁军的时候,我就知道这家伙心眼子多。”

    “如今来看,我的评价还真没错。”

    “这家伙!”

    “真是考虑的面面俱到,细致入微。”

    “无论是谁,做他的对手。”

    “怕是都得头皮发麻吧!”

    “政委!”

    “我看行!!”叶军长毫不迟疑的说道。

    “行!”

    “那就按苏将军的意思去办吧!”

    “但愿这一次,我军能够顺利跳出青天党军的包围圈吧。”

    政委叹道。

    接连几次的重大失误,已经令盐安极为不满。

    如今!

    新四军上下对自己的怨言也不轻。

    政委也知道,此行就算是跳出包围圈。

    他自己怕是也会被调回盐安,之后便逐渐边缘化。

    但这也总比让新四军几千人阵亡,自己被杀、或者是被俘虏要好上许多。

    在电文中,苏长青的分析面面俱到。

    甚至分析到了叶军长与自己可能的结局。

    这让政委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苏长青大概是对政委不太放心,怕他太过于刚愎自用。

    这才从各个角度分析,劝说政委。

    这也让政委逐渐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当然!

    对于政委这个问题,苏长青还有另外一套预案。

    周副参谋长,1919年,周加入桂军刘震寰部当号兵。

    1925年6月,投身革命,在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担任班长。

    1926年,随军北伐,参加了汀泗桥、贺胜桥和攻克武昌等战役。

    1927年8月,参加洪城之战。

    而苏长青在军校毕业之后,加入的北伐军铁军中的顶头上司。

    就是周副参谋长所在的部队。

    汀泗桥、贺胜桥和攻克武昌等战役。

    还有洪城之战。

    两人之间的革命友谊极深。

    在很久之前,苏长青就与周副参谋长讨论了一些事情。

    包括主将无能,又拖累整个部队、影响大局的问题。

    当时,苏长青还举了项羽和宋义的例子。

    宋义此人原为战国时期的楚国令尹。

    秦朝末年楚国复辟后,宋义投奔项梁。

    项梁战死后,秦将章邯领军包围赵国君臣,宋义被楚怀王熊心任命为上将军,统领大军北上救赵。

    因屯兵观望不进,想坐观秦赵两国互斗,致使次将项羽不满,其后项羽发动兵变,斩杀宋义。

    在一份发给周副参谋长的秘密电报中,苏长青就隐晦的提到希望新四军有项羽一般“破釜沉舟”的勇气。

    旁人来看,只会看到“破釜沉舟”这四个字。

    联想到项羽的举世无双。

    而与苏长青有过深入交集的周副参谋长,他在看到“项羽”、“破釜沉舟”这几个字眼之后。

    便瞬间明白了苏长青的意思。

    好在!

    政委够配合,周副参谋长也就不用“破釜沉舟”。

    将政委给强行“控制”起来了。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