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四章 西夏的担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进入五月后,兰州的雨水,渐渐变多了。

    黄河的流量也充沛起来。

    赵卨漫步在自家在兰州城外的棉庄中,看着那些辛勤劳作的雇工们,在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

    他微微点头,对此非常满意,于是,与陪着他来巡视的族侄赵先吩咐:“客户们辛劳耕作,饮食须得注意,不可怠慢,叫人家吃不饱!”

    “诺!”赵先拱手领命:“谨遵大人教诲!”

    今年的棉花收获后,在确认了有利可图,而且是超乎想象的暴利后。

    邛州赵氏的青壮,就几乎都被赵卨书信召来了熙河路。

    邛州赵氏,是一个传承数百年的庞大家族。

    元祖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的赵襄子——根据家谱,他们家这一支,是直接从赵襄子传下来的。

    这或许有些攀附了,但第一个来到邛州定居,并开启了邛州赵氏一脉的祖先,却是有确切记载的——大唐故邛州刺史赵德明。

    四百年下来,家族开枝散叶,尽管经历了战乱、水旱、灾荒等动乱。

    但,邛州赵氏早已成为了邛州一大姓。

    赵卨这一支,五服之内的族人,少说也有千余。

    关系较近的,往来比较频繁的,有百余家。

    每家选一个青壮过来,这就是一百多号人。

    正是因为有着这些族人,赵卨才能确保,自己离任后,到了汴京,这些棉田依然还是他家的产业。

    但,这还不够保险!

    赵卨扭头,对着跟在身后的几个侄子道:“老夫很快就要离任……”

    “我离任后,棉庄中事,要多听新来的经略使招呼……不可胡来!”

    众人纷纷拱手应诺,但心下却不怎么重视。

    在他们看来,新来的经略使,再怎么牛,也得尊重一下他们这些老经略使的子侄。

    此外,高家、向家的两位国亲还会留在熙河!

    有着两位国亲在,就算是宰相出知熙河,也翻不了天!

    赵卨哪里放心,他盯着这些人:“尔等要将老夫的话记在心中!”

    “郭仲通(郭逵),前些时日来信,说朝廷已定下了接任老夫之人……”

    众人抬起头,看向赵卨,问道:“敢问大人,是哪位相公?”

    赵卨微微吁出一口气:“十之八九是吕吉甫!”

    “啊!”众人目瞪口呆。

    “那个说法马留?”

    “杀人不眨眼的吕老子?!”

    “穷凶极恶之人!”

    “怎是他?!”

    赵卨看着这些不成器的混账,哼哼两声,训斥道:“朝廷自有安排,选材用人,自有条贯!”

    “尔等不过布衣白身,也敢妄加议论?”

    “都给老夫老实点!”

    “老夫离任前和离任后,不要捅出什么篓子来!”

    “不然,若落到吕吉甫手中,老夫也救不得!”

    这还真不是恐吓!

    哪怕赵卨远离汴京,也是知道的,当朝天子有两个心尖尖。

    一个是章惇章子厚,另一个吕惠卿吕吉甫。

    章子厚不必多说。

    前些时日,其父去世,天子遣使举哀,破格下诏,钦赐神道碑,特旨赐丧仪之费十万贯。

    其圣眷之厚,国朝之中,大抵只有晏殊等寥寥几人能与之相比。

    至于吕惠卿……

    赵卨的眼中,开始带了些迷惘。

    章惇有圣眷,还可以理解,毕竟新君即位前后的很多事情,是宰执们在处理的。

    在那个时候,新君通常很容易对某个办事能力出色,且有着人格魅力的大臣,产生好感。

    可问题是……

    吕惠卿他是今年才入京的!

    在之前,他肯定没有见过天子!

    所以,他不可能和天子有什么私人情感。

    也正是因此,当元丰八年,张之谏案发的时候,朝野内外才会普遍猜测,是先帝曾嘱托过有关吕惠卿的事情。

    然而,现在……

    天子却将熙河路,这个能在未来下金蛋的差遣,交给了吕惠卿!

    赵卨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熙河一路,可不比过去了。

    现在,脚下的这块热土,正在萌发勃勃生机。

    不夸张的说,哪怕放头猪过来,都能躺着进两府。

    故此,非天子亲信心腹,不可能被任命。

    所以之前,赵卨一直猜测的是范纯仁或者吕大防甚至蔡京,来熙河镀金。

    他怎么都没想到,会是吕吉甫这个福建子!

    而吕吉甫来熙河,以他的性子,怕是不会只求两府的清凉伞。

    他必然是冲着拜相来的。

    赵卨忍不住吁出一口气,然后看了看眼前延绵的棉花田。

    也恰在此时,他看到一骑快马,向着他飞奔过来。

    “经略相公!”来人远远的喊着。

    赵卨定睛一看,他认得对方,是他经略府里的准备差使种建中。

    此人是天子身边的近臣出身!

    前途远大的很!

    在去年的战争,此子跟着种朴驰援溪哥城,立下了战功,于是,战后论功行赏,特旨擢升供备库副使。

    这就是大使臣阶了!

    尽管,是最低一级的大使臣!

    但这依然叫人咋舌!

    要知道,其满打满算,至今也不过入军伍一年。

    哪怕算上他在京城天子身边的时间,也不会超过两年!

    两年,正常小使臣连升一级都不够!

    但他却直接跳过了整个小使臣阶,进入大使臣阶,开始从诸司正副使磨勘。

    三五年后,拜遥郡,执掌一州兵马,甚至在关键时刻,为一路兵马都监,也不是不可能。

    这就是【贵人】的含金量,外人羡慕不得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此子确实是知兵善战的。

    溪哥城一役,战后叙功,他光是亲自斩首,就有六级。

    所部斩首、俘虏前后加起来,将近三千之数。

    所以,特旨擢升,合情合理,没有人能说闲话。

    赵卨什么人?

    当然懂顺势做人情,于是将之调到了经略幕府,担任经略府的准备差使。

    所谓准备差使,乃是经略司下的职位,掌本路军州钱谷点检。

    简单的说,就是管发赏的。

    这是个肥差,也是个风险极大的差使。

    因为,下面的丘八们,若发现自己到手的军饷、钱谷被人短了。

    轻则闹事,重则兵变。

    不知多少经略府的【准备差使】,都是栽在了这些事情上面。

    这其中不乏出身高贵的【贵人】。

    譬如已致仕的康国公韩绛的长兄韩纲,当年就是被丘八们给断了前程的……

    所以,赵卨的提携,既是礼物,也是毒药。

    不过,目前来看,种建中干的不错,手脚很干净,同时做事也认真,与下面的丘八的关系也搞得很好。

    种建中骑着马,一路疾驰,到了赵卨面前就翻身下马,拜道:“相公,西贼国相遣人来送最新一批的【被虏军民】……”

    赵卨听着,微笑起来:“看来,西贼也听说老夫要离任的消息了!”

    去年一战,西贼全线溃败、丧胆。

    于是,大宋这边打出了四个党项人嘴里的【老子】。

    河东吕惠卿、鄜延路刘昌祚、环庆路章楶、熙河路赵卨。

    现在,熙河路的赵老子要离任。

    西贼当然会来探探风向。

    “他们怕是要失望了……”赵卨轻笑着:“走了老夫,迎来吕吉甫……”

    “走吧!”赵卨看向兰州城:“让老夫会一会,西贼国相的使者!”

    ……

    兰州城,经略使行辕。

    西夏使者梁子卿,坐在行辕后院的厢房中,他闭着眼睛,静静等待着。

    梁子卿在过去的数月,曾多次往来兰州与南牟会之间。

    他代表着梁乙逋,与南朝的熙河路,谈成了一桩又一桩的交易。

    数不清的南朝精铁钱被搬了回去,然后融化铸造成武器、甲胄。

    成为他的主君的依仗与实力。

    以至于,现在的熙河路和他的主君之间,形成了一种危险但默契的关系。

    一方面,双方依然在喊打喊杀。

    南朝这边的口号是——收复灵夏,直捣兴庆府!

    而他的主君口号则是——膺惩南蛮,收复兰州!

    双方也都在确确实实的在认认真真的整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