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七章 辽国水师真的出现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进入九月,汴京城的气温,开始不断下降。

    早上的时候,已经出现了霜冻的情况。

    赵煦也换上了秋衣,头上的帽子,从丝质幞头,变成了全新的棉质幞头。

    这一日,赵煦刚刚从集英殿经筵回来的时候,就发现郭忠孝已在福宁殿的閤门前等着他了。

    见到赵煦回来,他立刻迎上前去,顿首拜礼。

    “郭舍人,可是有事?”赵煦问道。

    郭忠孝伏地奏道:“奏知陛下,通见司方收到建昌军急脚马递……”

    赵煦眯起眼睛来。

    建昌军?

    只听郭忠孝拜道:“当朝执政,尚书左丞邓相公之母,于八月甲辰日(八月二十五)阖逝……”

    赵煦听着,楞了一下。

    然后就叹道:“邓相公之母不幸离世,朕甚哀之!”

    “当依故事遣使致哀,并命有司准备哀荣!”

    但在心中,赵煦知道的。

    随着邓润甫因母丧,不得不回乡守制。

    朝中的政治格局,又将因此大变。

    “只能提前召回章楶,平衡朝政了!”

    邓润甫在朝,虽是新党,但其立场总体上是中间偏新的。

    因此其和很多旧党大臣,都能达成妥协、让步。

    同时,他也能奔走在蒲宗孟等新党激进派身边,努力劝说这些人和衷共济。

    如今,随着邓润甫回乡守制,朝中没了这个调和新旧两党,同时在新旧两边都能说上话的人。

    新旧两党的斗争烈度,免不了要再上一个台阶。

    好在,如今的赵煦也不太担心这个了。

    因为,很快,什么新党、旧党,都要面临一个全新的竞争对手。

    以手工业、工商业利益集团为代表的,新的官员集团。

    暂且就叫他新新党吧。

    如今,这个新新党,实际上也初具雏形,且在朝中有所根基了。

    再有两三年的发展、壮大,就可以和旧党、新党掰掰手腕。

    所以啊,在赵煦看来,现在的新党、旧党斗的再狠也没关系。

    因为他们很快就会抱团起来。

    既然如此,那就让他们斗呗!

    ……

    很快,保慈宫的向太后,也得知了邓润甫丧母的消息。

    在得知此事后,向太后颇为感伤,不止和赵煦一样,下诏遣使致哀,命有司准备哀荣。

    同时下诏,追封邓母为大国夫人。

    这就是酬谢,当初先帝驾崩前后,邓润甫为她所做的贡献。

    而邓润甫在得知了丧母的消息后,先是恸哭昏厥,醒来就立即上表,请求回乡守制。

    自然的,他的请求被立刻批准。

    元祐二年九月辛巳(初二)。

    尚书左丞、中书侍郎邓润甫丧母,以观文殿学士、提举中太一宫使、判建昌军。

    第二日,邓润甫便带着家小,披麻戴孝在元随们簇拥下,陛辞离京,返回家乡奔丧守制。

    赵煦与两宫,均遣使致哀,并派亲信送其出京。

    并诏,两府执政并六部大臣,共同出城,相送邓润甫回乡。

    用这种不说话的动作,宣告中外,邓润甫是于国有功的功臣,宫中是不会忘记他的功劳的!

    在邓润甫陛辞离京后的第二天,赵煦开始了一系列的人事安排。

    先是,九月癸丑(初四)。

    翰林学士范纯仁,以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他如故。

    兵部尚书吕大防,拜为翰林学士承旨,接替范纯仁的位置。

    隔日甲寅(初五)。

    以直龙图阁、河东路转运使范子奇,为司农卿。

    而前任司农卿宋彭年,则在八月时,已获罪被贬利州。

    罪名是险刻,顾名思义,就是为人阴险刻薄,难堪大用的意思,典型的帽子罪。

    可赵煦却不管这许多,直接借口把宋彭年拿下。

    谁叫这个家伙在朝中,非但不主动靠拢赵煦的路线,反而多次叽叽歪歪的大嘴巴瞎嚷嚷。

    最要命的是——他没有什么利用价值。

    既没有什么叫赵煦容忍的能力,同时也没有叫赵煦高看他一眼的家世。

    他能出任司农卿这个至关重要的职位,是因为司马光的举荐。

    若非如此,赵煦早就不想忍他了。

    如今,司马光已去世一年多了。

    赵煦自然早就没了顾忌,偏他还不晓事,依旧是大嘴巴瞎嚷嚷。

    瞎嚷嚷也就罢了,还和赵煦唱反调!

    特别是在七月份的时候,沈括带着人,在开宝寺做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实验。

    他却在旁边瞎嚷嚷,还发动了不少清流人物,一起诋毁、取笑沈括的实验。

    说他是哗众取宠,所谓的【格物致知】,更是【奇技淫巧】的邪道!是【假圣人之名而行少正卯之事】,他还呼吁【二三子当击鼓而攻之】【为名教除此邪说】。

    以至于,沈括的实验,并未取得想象中的轰动效果,被淹没在【当代少正卯】、【名教异端】的攻击声浪中。

    这赵煦能忍他吗?

    不能忍啊。

    于是,坤成节一过,就派人指使监察御史赵屼,对其发起弹劾,将他从朝中扫地出门。

    赵屼,是赵煦发掘出来的年轻御史。

    此公家世清白——乃父赵抃,是大宋朝有名的清官。

    同时他很有精神。

    才入朝四个月,就扳倒了包括宋彭年在内七八个尸位素餐,或者拦着赵煦的路的家伙。

    所以,赵煦很看好他。

    至于被提拔起来的这个范子奇,就是宋彭年的反面了。

    范子奇是范雍之孙,而范雍就是当年在陕西威震西夏的老范老子,小范老子则是范仲淹。

    这两位姓范的大宋名臣,就是如今宋夏两国在边境展开筑垒竞赛的先驱。

    同时,范子奇和章惇关系很好。

    当年章惇开荆湖,首先发动南方开发倡议的人,就是时任荆湖南路转运副使的范子奇。

    之后章惇南下,前期的很多工作,也都是范子奇帮着铺开的。

    当然,范子奇能被提拔,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他本人很争气。

    不仅政绩很好,对朝廷政策的执行力度,也是州郡官员中态度最好、落实最彻底的那几个人之一。

    尤其是赵煦即位以来的这三年,表现的特别突出。

    属于是元祐新政的标兵!

    倘若这样的能臣干吏,都不能得到提拔,那岂不是要伤天下忠臣孝子之心?

    所以,赵煦是毫不犹豫的将之升为司农卿,打算将之当成章衡之后的户部侍郎培养。

    同时,另外几位元祐新政的标兵,赵煦也开始提拔他们的官职、差遣、贴职等待遇。

    首先是在九月的乙卯日(初六)下诏京东路都转运使熊本本官从朝议大夫(正六品),进中散大夫(从五品),贴职从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