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五章 朕为天下,何惜做一番贺六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左相要了苏相公辟举名单?”赵煦轻笑一声:“终于察觉了吗?”

    不过,察觉了又怎样?

    木已成舟,生米早就煮成了熟饭。

    吕公著想反对,都已来不及。

    恰恰相反,赵煦料定了吕公著,会想方设法的帮他遮掩,遮掩不了,就会帮他游说、解释。

    当年五路伐夏的时候,吕公著就是这样子,被赵煦的父皇架在朝堂上,捏着鼻子在朝中任劳任怨的当了两年枢密副使。

    从这个方面来说,吕公著和范纯仁,还真不愧是岳婿——

    道德绑架,对他们特别好用。

    甚至都不需要道德绑架他们,他们也会为了‘大局’、‘天下’、‘社稷’,而自我牺牲,自我妥协。

    只能说啊,好人不好当!

    特别是政坛上的好人,就一定会被人拿枪指着。

    至于为何,吕公著一直发现不了赵煦和王子韶在私下里的小动作?

    很简单!

    这是灯下黑,也叫信息茧房。

    赵煦微微坐直身体,看向在他面前躬立着的王子韶,道:“天官辛苦了!且回去好生休息吧!”

    “诺!”

    王子韶再拜,正要拜辞。

    只听官家道:“对了,天官,明年科举,朕打算给天官加加胆子!”

    王子韶的心脏,顿时扑通扑通的跳起来。

    科举?

    加担子?

    我要去知贡举了!?

    王子韶的心湖,瞬间卷起了千层浪。

    知贡举是一个文臣,最高的追求之一!

    成为万千士子的主考官!

    决定无数人的人生命运!

    尤其,明年还是龙飞榜,象征意义极为重要……

    王子韶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顿首拜道:“臣才德浅薄,恐难当科举之重任……”

    他还是有些逼数的。

    历来知贡举者,都是大文豪。至少也得是文章能服众者。

    不然,舆论就要沸反盈天!

    更将被群起而攻之。

    王子韶都能想象得到,那些清流届时的嘴脸。

    科举,为国选材之大典也!

    在士大夫眼中,是圣人的道德与经义照耀的典礼,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禁脔。

    如此圣典,即使不能用一位天下公认的鸿儒,至少也该选任一位四海皆敬的道德之士!

    怎么能任用他王子韶这么一个猪狗不如的奸佞小人?

    那些清流,是真的敢这么骂他的。

    而且是当着他的面,这样骂他。

    道理很简单——官家若真的任用他知贡举。

    那么,这对清流们来说,不啻于是路边的一个乞丐,将他们心心念念了一辈子的青梅竹马玷污了。

    这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被容许的事情!

    他们会暴走的。

    可是……

    在同时,王子韶内心,却是忍不住的畅想着,自己知贡举的消息传开后,那些文人们的嘴脸。

    整个身体都忍不住的震颤。

    这种亵渎神圣、凌辱高贵的感觉,让他难以自拔。

    所以,此时的王子韶是很纠结的。

    便只听官家道:“朕何时说过让天官去主持贡举的?”

    “朕只是想让天官,协助将来的知贡举,共同把好省试的门槛!”

    “不要叫元丰八年的旧事重演!”

    王子韶抬起头,便看到了上首的官家脸上的寒霜。

    他顿时一个激灵,顿首再拜:“臣惶恐……死罪……死罪!”

    元丰八年的科举考场大火,烧死了先帝给官家选的两位资善堂权直讲在内的数十名文武官员。

    如今三年已过,此事看似已被人遗忘。

    可实际上呢?

    朝野内外,迄今都有着无数人提心吊胆,就怕有一天,宫中想起此事来。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会死人的!

    如今,事实证明,官家果然没有忘记!

    “天官不必谢罪……”只听着官家说道:“朕命天官去贡院,就是让天官到贡院,给朕盯着……“

    “元丰八年的旧事,绝不能再重演!”

    “另外就是,天官还需给朕盯着,贡院的考官……”

    “去年馆阁试的丑事,绝不能再出现了!”

    “科举为国轮才,乃是天下最大的事情!”

    “不能成为小人私相授受,徇私舞弊的场所!”

    自有科举以来,舞弊就一直存在。

    整部科举史,就是一部舞弊和反舞弊的历史。

    大宋,自也不例外。

    所以,皇帝派一个心腹,专门到贡院里去盯着,防止作弊,非常合理。

    王子韶于是欢天喜地的拜道:“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有了合情合理的理由和借口。

    清流们再想掣肘他,就不会这么简单了。

    无非,就是骂他几句,攻击他几个月而已。

    王子韶早就习惯了,脱敏了。

    别人再怎么骂他,他也能唾面自干,装作无事发生。

    甚至,有时候他还会表演大度,做出一副‘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样子。

    偶尔会抬头仰天四十五度角,流泪叹息:“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何况,这一次他是要受君命,进入贡院,很可能被任命为知贡举的主考官之下的两位同知贡举官之一。

    被人家骂两句就骂两句呗!

    前辈邓绾说的好啊——笑骂由汝,好官我自为之!

    ……

    送走王子韶,赵煦摩挲着双手,靠在坐褥上。

    “以王子韶,权知贡举……”他舔了舔舌头:“想来朝中上下,都要有无数非议、阻碍!”

    这是必然的!

    王子韶本就是个声名狼藉的家伙。

    这货不贪不拿,也不怎么好女色,唯一的爱好,就是权位。

    于是,他在吏部,完全成为了赵煦毫无感情的打压工具。

    不管是谁,无论其背景、家世有多高。

    赵煦一声令下,甚至都不需要明示。

    王子韶主持的吏部,就能卡着那些名门望族、宰执世家的脖子,叫他们生不如死。

    于是,这个吏部侍郎,便成为了朝野内外,公认的皇帝鹰犬、天子走狗。

    历朝历代,对这种人,都有一个专门的词汇:幸进小人!

    而‘幸进小人’们,每次出现,都会成为朝中上下的公敌。

    会有无数人,想尽办法,狙击‘幸进小人’。

    但是……

    “朕乃天子!”赵煦轻笑着:“朕乐意,谁能阻朕?”

    他是故意的!

    就是要把王子韶,放进元祐三年的科举考官名单里。

    但目的,不是他嘴上说的那些借口。

    他真正要做的,就是祛魅!

    给科举祛魅!

    让王子韶这样清流们眼里的小人,去玷污他们眼中神圣的科举。

    然后一步步的通过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将科举这个选拔人才的制度,变成他想要的形状。

    ……

    送走王子韶后,过了半个时辰左右。

    通见司的郭忠孝便来到了赵煦面前,禀报道:“陛下,刑学士来了!”

    “快请!”赵煦从迷思中回过神来,想起了他吩咐过刑恕去与辽使联系、谈判的事情。

    想来,是有结果了吧?

    一刻钟后,刑恕便被带到了赵煦面前。

    行礼完毕后,他就奏道:“奏知陛下,臣已与辽使耶律琚等人谈过了……”

    “他们怎么说?”

    “耶律琚等皆以为,大宋綀布,轻便廉价,实乃是布中精品……”

    “就是价格方面……”

    “还是要回扣对吧?”赵煦直接问道。

    “圣明无过陛下!”

    “告诉他们,綀布如今市价四百文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