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八章 名将如云(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其子杨震与两个孙子则在那之前就战死在麟州保卫战中。

    所以,这位在赵煦看来,就是他的卫青啊——不止自身能力过硬,忠诚可靠。

    子孙更是满门忠烈,军略无双!

    五位新任閤门通事舍人,面向着御座上的赵煦,四拜之后,顿首道:“恭问皇帝陛下圣躬万福!”

    看着匍匐在自己面前的,这五位閤门通事舍人,赵煦豪情万丈,沉声道:“朕万福!”

    “卿等免礼!”

    “赐座!”

    此刻,他算是知道了,为何唐太宗见进士们鱼贯而入时,会感慨道:“天下英雄尽入吾瓮中!”

    此刻,在他面前,匍匐着的五人,都是未来的名将。

    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

    忠诚度更是没有任何问题。

    个个都是经受了历史考验的赵家死忠——他们连赵佶父子这样的废物甚至完颜构这般的贵物都能效命!

    赵煦自认为,再差也强过赵佶一家百倍。

    等着这五人战战兢兢的谢恩之后坐到童贯带人给他们搬来的瓷凳上,赵煦就对他们道:“卿等这些时日,抓紧在通见司以及内东门司熟悉好情况……”

    “郭舍人,会尽一切可能的帮助,并协助诸位爱卿,熟悉通见司还有内东门司的各种条贯、法度!”

    郭忠孝在旁躬身:“臣责无旁贷!”

    但,他心下却是骇然的。

    因为,官家的旨意意味着,这一次新进的五位閤门通事舍人,都将是实任,而非如同他这一批的閤门通事舍人,除了他之外,剩下的都只是在衙门喝茶、点卯而已。

    这就不得了了!

    因为,官家身边的实权閤门通事舍人,一旦外放,最起码都是以大使臣阶知某军、某寨。

    因为是官家身边出去的,所以在地方上的地位,甚至可以高过同级别的文臣。

    这就是从未有过的先例。

    赵煦没有管郭忠孝的想法,而是看向其他五人,继续道:“郭舍人,过些时日,便要卸下这閤门通事舍人的差遣,归家奉养老父!”

    “舍人之父,乃我朝名将,雄武军节度使郭公!”

    “郭公今受朕重托,执掌武学,卿等皆武臣之子弟,国朝执干戚者!”

    “今后若遇休沐,可常去武学之中,受郭公教诲!”

    “诺!”

    五位新任的閤门通事舍人,纷纷俯首而拜:“臣等谨遵德音教诲!”

    “善!”赵煦颔首:“今日便且先到此,卿等且随郭舍人下去,熟悉熟悉内东门司与通见司的情况!”

    “唯!”

    ……

    一个时辰后,种建中、种师中、姚古、张叔夜、杨宗闵等五人,在郭忠孝的引领下,结束了对内东门司、通见司的官廨的熟悉,到了他们在宫中内宿、办公、休息的官廨中。

    这官廨靠近东华门,上下班都可以走东华门,而不必去宣德门那边和文武官员排队入宫。

    这也算是閤门通事舍人的福利。

    将这五人安顿下来,给他们分配好各自的官廨后,郭忠孝就对他们做了最后的叮嘱:“诸位舍人,住在此处,切记要注意宫禁,不要擅自越过殿垣,若不熟悉宫中禁忌,可问官廨中的内臣……”

    郭忠孝说着,就有着几个小黄毛,浅笑吟吟的出来,对着这五位新来的閤门通事舍人拱手。

    他们都是知道轻重的。

    知道,历代閤门通事舍人,不是勋贵外戚,就是手握兵权的大将子侄。

    这些人都是他们得罪不起的。

    种建中等人纷纷对着这些内臣微微颔首致意。

    郭忠孝继续道:“另外,在这东华门内的宫阙中,还有两个禁忌之处,是绝不能逾越的!”

    “逾越者,一旦发现,轻则贬黜,重则处死!”

    “一是在内香药库附近的御厨!”

    “虽说,如今官家的日常饮食,大抵都是由太后娘娘,率着三位县君们,在保慈宫中为官家亲手所做!”

    “但到底御厨所在,干系着官家安危!”

    “犹当慎之又慎!”

    “这另外一个禁忌之处……”郭忠孝看向了他们所在官廨的对面,那宫墙之下,如今被厚厚的积雪所覆盖的宫阙。

    “就是那里了!”

    “庆宁宫!”郭忠孝对着福宁殿方向拱手道:“乃当今官家潜邸之时,龙渊之地!”

    “亦是英庙潜邸龙渊之地!”

    两代官家,未即位前的潜邸。

    其神圣,自然可想而知!

    何况,当今官家即位之前,这宫中可是差点就上演了刀光剑影。

    先帝就曾密诏殿前司都指挥使燕达,命其拣选忠良,守备皇嗣!

    此事在如今宫中的有心人眼中,已不算秘密。

    毕竟,燕达三子现在皆掌御龙诸直。

    而扈从官家出幸、并在官家召见大臣时,为其守备左右,隔绝内外窥伺的御龙左直第三班,干脆就全部是当年守备庆宁宫的御龙直。

    只要在这宫中待的久了,再仔细些,这些事情自然能发现。

    然后,再稍微一查,所有情况,一目了然。

    当然,郭忠孝知道,这些事情他只能埋在心里。

    连儿孙都不能说!

    说了,就可能是灭门之祸!

    所以,他也只是随口提了一嘴,就对面前的五位后辈拱手:“诸位且先在此歇息……”

    “吾先去面圣复命!”

    “唯!”种建中等五人纷纷拱手:“多谢舍人指点!”

    这五人中,除了杨宗闵外,其实都认识郭忠孝。

    种建中兄弟就干脆和郭忠孝曾同门读书——他们都曾在程颢门下求学。

    而张叔夜小时候,就跟着父辈到过郭忠孝家中。

    至于姚古?

    乃父姚兕与郭忠孝的父亲郭逵平辈论交。

    两家有通家之好!

    甚至一度议过姻亲。

    便是杨宗闵,其实也能和郭忠孝攀上交情——郭忠孝是范纯仁的女婿(前文记错成了吕公著的女婿,范纯仁才是吕公著女婿)。

    而杨宗闵是范纯仁做保,范纯粹推荐的。

    只能说,这大宋朝的姻亲/同门关系网络,已强大到不可思议的地步。

    ……

    郭忠孝到了赵煦面前,汇报完诸位新任閤门通事舍人的情况后。

    赵煦就点点头,道:“辛苦舍人了!”

    “这些日子,舍人当抓紧,将通事司与内东门司之情况、条贯,与诸位新除舍人交代清楚!”

    “臣晓得!”郭忠孝再拜。

    如今他的泰山,已是执政。

    他再不退,就真的要被人说闲话,乃至于招来弹劾了。

    “舍人啊!”赵煦起身,深情的看向郭忠孝:“说实话……”

    “朕是实在舍不得舍人离开!”

    说着,他眼眶就微微发红。

    顿时,让郭忠孝感动的哭出声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