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章 赵煦:今日妥了!(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年天子,那双赤诚的眸子。

    苏轼知道,只要此刻,他不再提及为孔文仲,不再为孔文仲及其宗族求情。

    那么,按照叔父(张方平)的提点,他就算是通过了赵官家的初步考验。

    从此成为天子心腹,帝王爪牙。

    甚至,跻身为圣主臂膀,社稷辅臣,乃至于将来宣麻拜相,也有可能!

    赵官家们,就爱用这样的臣子,也喜欢将大臣驯服后再使用。

    可是……

    苏轼闭上眼睛,孔文仲生前的音容笑貌,在他的脑海中浮现。

    他和孔文仲,相知相交,情意深重!

    无论如何,他都不会背孔文仲,更不会对孔文仲的兄弟、妻儿坐视不理。

    所以,在挣扎再三后,苏轼最终选择了,脱下自己的幞头,顿首拜道:“陛下如天之恩,沐臣微渺之躯,臣感激涕零,恨不能为陛下牛马走!”

    “然……”

    “文仲,臣之至交也!”

    “臣乞以臣之官、爵、勋、禄,赎文仲之罪!”

    说着,他就匍匐在地,一动不动,等待着可能的雷霆审判——苏轼从自己的弟弟苏辙处,听说过对这位少主的评价——主上采汉唐明君之长,而杂祖宗之仁厚。

    看着评价很高是吧?

    但只要展开一想就知道其中的潜台词了——读过史书的都知道,汉唐的明君们,在其光芒之外的阴影,都有那些?

    在这些阴影中,杀戮大臣,清洗朝堂,而面不改色的比比皆是。

    动不动就献祭一个舅舅/老师什么的更是常规操作。

    至于祖宗之仁厚,就更恐怖了!

    因为,大宋的官家们在仁厚之外,还有着性多疑、嗜权术、好猜忌的好名声!

    故此,苏轼在说完之后,也是心惊胆战,汗流浃背。

    他很怕!

    怕孔文仲的兄弟、妻儿没救出来,反而把他自己搭进去,甚至把弟弟也搭进去。

    就像乌台诗案……

    为了救他,包括弟弟苏辙在内的十几个朋友、知己跟着被贬。

    就这,若非王安石出手了,要不是已故的慈圣光献出面说好话。

    恐怕,他和他的亲友们的下场,要惨的多!

    苏轼可太知道,乌台诗案是因何而起的。

    因为他的嘴巴!

    那一句:汝以有限之才,兴必不可成之役,驱无辜之民,蹈之必死之地!

    深深的得罪了先帝!

    最要命的是——二次回河失败了。

    洪水滔天,流民百万。

    于是,他就成了汴京新报上连载的《三国演义》中的田丰。

    立刻就陷入了必死的危局之中!

    如今,他再次冒着得罪君王的危险,给故友出头求情。

    而且,是顶着天子多次示好、慰勉和推恩的情况下,在明知道天子欲穷治孔文仲之罪的情况下。

    一而再,再而三的求情。

    说真的,苏轼知道,自己这实在是不识好歹!

    一旦,龙颜震怒,他顷刻间就要获罪于天。

    良久之后,当苏轼的后背,都被汗水打湿了的时候。

    苏轼才听到了,面前的少年天子的冷淡的声音。

    “不够!”

    苏轼抬起头,看向站在面前,面色已经极为冷峻的帝王。

    他的内心,顿时狂喜起来。

    不够?

    意思是加钱就可以了喽?!

    他再顾不得许多,当即顿首谢恩:“陛下隆恩,臣感激涕零!”

    一位赵官家,居然肯在他再三的冒犯的情况下,原谅他的莽撞,甚至松口允许了他的请求。

    只要加价,就可以赎孔文仲及其宗族。

    这……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更让苏轼欢喜鼓舞。

    他当即就一边流着感动的泪水,一边顿首谢道:“臣,愿以此生所获一切官、爵、勋、禄,赎文仲之罪!”

    “还是不够!”少年天子冷冷的说道。

    苏轼愣住了,只犹豫了一下,他选择继续加码:“那加上臣子孙!”

    他如今有三子,长子迈,原配王弗所出,次子迨、三子过,皆小姨子兼续弦王闰之所出。

    本来还有个幼子,妾朝云所生,奈何元丰八年夭折。

    这三个儿子,都是孝子,苏轼觉得,他们肯定不会埋怨自己的。

    同时……

    苏轼也反应了过来——虽然说,如今在天子面前发愿,将自己及其子孙的一切未来官、爵统统拿出来给孔文仲恕罪。

    这算是一种自斩后路。

    但,这又何偿不是机缘呢?

    卖身天子!

    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好事!

    然而,面前的少年天子,依旧摇头:“还是不够!”

    苏轼听着,低下头去,这下子他就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毕竟,他只能给他和儿子做主。

    难不成,他还能把弟弟甚至是朋友们拉下水?

    没有办法,苏轼只能顿首恳求:“臣乞陛下开恩……”

    便听着,面前的少年天子说道:“朕本欲重用学士……”

    “已命人拟好了,拜学士为开封府诸县镇公事的诏书……”说着,他从怀中取出一份告词来。

    “奈何,学士却……”赵煦轻轻摇着头,一副失望的模样。

    苏轼见此,顿时泣声:“臣……臣……万死!”

    他是彻底的被感动了。

    开封府县镇诸公事,这可是青云之梯啊!

    赵煦见着在自己面前泣不成声的苏轼,心中轻笑起来:“今日妥了!”

    “苏子瞻,入吾瓮中也!”

    “接下来,就看能逮多少人,跟着苏轼一起去开发海南了!”

    这样想着,赵煦就忍不住为自己的智慧而得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