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掌舵(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场长,材料都准备好了~”

    5月4日傍晚,黄川拿着一个文件袋来到陈家志面前。

    “准备好了就走吧,可别让于师傅等久了。”

    “早该出发了,蔬菜从花城运到香江得折腾一夜。”

    冷藏车旁的于昭坤心里很别扭,同时也在心里大骂夏有车,做生意的心都脏。

    明明一个月前还信誓旦旦的要封杀江心菜场,声称江心菜场坚持不了三个月就得投降认输。

    结果只过了一个多月他就又接到了夏有车电话:到江心菜场拉菜。

    他开始还以为姓陈的认输了呢,结果倒好,竟然是同兴泰先叛变了革命。

    估计恒洋贸易还蒙在鼓里。

    陈家志不知真假。

    但今晚上他和黄川也要开车一同去布吉,去看一看究竟是怎么一个过关过程。

    “我先走了,李秀、二姐你们早点回去休息。”

    “路上小心点,开慢点。”

    李秀叮嘱道,家里有钱了,反而感觉家志始终不得闲,一天比一天忙,心里其实百感交集,很欣慰,但又始终感觉跟不上他的脚步,很多事情帮不上忙。

    “放心吧,老司机了。”

    货车一路驰骋。

    陈家志开着五十铃紧跟在于兆坤的冷藏车后面。

    于昭坤请了内地司机帮他开车,只是于昭坤竟然就是夏有车找来指导他们准备材料、报关清关的人,所以今天于他也一反常态,很早就到了江心菜场。

    但也让陈家志意识到流程可能不难,一个司机都能搞定~

    月明星稀。

    据于兆坤说,从番禺到深城布吉需要近六个小时时间,路程很漫长。

    陈家志和黄川瞎聊着,很快就聊到了黄建远。

    “你叔是怎么到香江的?”

    黄川说:“我爸他们那辈,一共八兄妹,我二伯十几岁的时候,也就是三十年多前就从连州跑了出来,跟着人游泳去了香江,投奔了亲戚。”

    三十多年前,也就是60年代那几年,陈家志大概理解了。

    “后来又怎么混成了酒楼老板,你有听他说过吗?”

    “这我家里人都知道。”黄川笑了笑,颇有些自得的说:“我二伯一开始也是在酒楼打工,后来又把酒楼老板的独生女泡了。”

    陈家志讶然道:“黄总还有这等风流韵事?!”

    “嗯哼。”黄川挺得意,“我二伯年轻时可没有现在的大肚子,还是很帅的。”

    顿了顿,黄川又说:“可能比场长你差点,但还真挺帅~”

    “嗯,这话我爱听。”

    “不过我二伯也很能干,当时酒楼很小,现在他在香江已经有三家酒楼了。

    最近几年也陆续在内地投资酒店、餐饮等等,生意做的不小。”

    陈家志补充:“还有江心菜场。”

    “呃……”黄川挠了挠头,“他可能当时看别人投资菜场赚钱,就也投了,事实证明经营菜场没那么容易,还是场长你厉害,现在菜场可是蒸蒸日上。”

    陈家志想了想,问道:“你二伯对你有没有其它安排?”

    “还没有,他最近挺忙。”黄川沉吟道:“场长,我个人还是想呆在江心菜场。”

    “为什么?”

    “说不出来的感觉,就呆在这里还挺舒服的吧,而且也挺有前途。”

    “是有前途还是有钱?”

    “可能都有。”

    “还挺实诚~”陈家志笑了笑,突然问道:“你们老家种菜心的人多吗?”

    黄川说:“挺多的,只是对外卖的比较少,大多是自己吃,卖得也比较便宜,一般只能一两毛钱一斤。”

    陈家志沉吟道:“我去收购运来花城卖怎么样?”

    黄川想了想,说:“唔~种植分布可能比较分散,收购很费时间,运输可能也得七八个小时,以最近的天气,到市场可能就不新鲜了吧?”

    陈家志点头道:“确实有这个风险,除了菜心,还种其它什么菜吗?”

    黄川说:“夏天可能芥菜、黄瓜、丝瓜、冬瓜、茄子会多一些……”

    陈家志心想这倒是挺合适,连州可以作为一个考察的据点。

    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

    到深夜时,才到了布吉。

    跟着于昭坤,陈家志体验了一次全过程。

    提交材料,单证审核,货物查验,放行……

    折腾到凌晨四五点才通关。

    最主要还是排队等待,也没电子化流程,大多数时候都依靠人来抽检。

    于兆坤也是找的国有外贸公司做代理,代理费、手续费、报检费等等费用也都是江心菜场承担。

    大概占货值的2.5%左右。

    可能唯一有技术含量的就是一些原始资料准备。

    体验了一次后,陈家志对此祛魅了,怎么感觉没想象中那么困难?

    他感觉江心菜场自己就能做,只要有客户买,无非就是找代理呗。

    香江有大菜栏阻碍,东南亚、日本等地区总没有吧?

    而且,陈家志总感觉大菜栏的垄断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强?

    可能难度最高的就是物流,无论是车还是司机都得有资质,这方面可能会有障碍。

    “不管了,总归是好消息。”

    前世他也没怎么接触供港和出口的流程,更多是作为种植管理人员管理基地,对外贸缺乏很多认知。

    “还是得经常出来看看!”

    连着三天,陈家志都带人跟着于昭坤到了布吉,也搞懂了这一套流程。

    同时,也把和外贸公司接触的事另交给了童刚,人手不够就继续招人。

    几天下来,供港的事就彻底理顺了。

    除了中途一场不小的雨影响了一天的采收外,青椒的采摘量始终能保持在18吨上下,江心菜场账上的现金也达到了260余万元。

    这恐怖的爆发能力,让陈家志欣喜之余,也想早点把钱花出去。

    …

    菜场又变成了两种颜色,一半翠绿色,一半黑褐色。

    陈家志和李秀走在田间小道上。

    李秀蹙着眉:“家志,我感觉那么多钱我管不好,更管不了人。”

    “你可以的。”陈家志侧头看着她,“你就暂时管一段时间,注意钱的入账和使用,再看着下厂房的建设,其余时间你就在办公室呆着就行了。

    除了你,我也找不出更值得信赖的人了。”

    李秀想摇头,但心里又确实很想帮忙,只是交给她的事过于重要。

    “你就不能不出去吗?我害怕把事情搞砸了。”

    “第一趟还是亲自去跑一下比较好,我怕其他人搞不定。”

    陈家志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