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63章 电子管厂建成,预研硅晶体管(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赵杰很忙,当电子管厂即将落地投产的时候,他便马不停蹄的赶到了位于蓉城的西南半导体材料研究所。

    接下来他准备着手攻克硅晶体管的量产技术了。

    相较于锗晶体管,硅晶体管的研制难度要高不少。

    不过好在这个锗晶体管已经为量产硅晶体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局长,你送过来的图纸我们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短时间内想要量产晶体管恐怕很难,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就是提纯方面,区域熔炼法虽然不错,但仅能够提供99.99%纯度的硅晶体,而想要量产硅晶体管的话,需要99.9999%纯度。

    不过您提供的Zone Refining工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可我们缺乏部分关键设备,需要再给我们一点时间。”

    而目前全球范围内仅有贝尔实验室实现了这项技术,成功试制除了PN结型晶体管。

    可就算是贝尔实验室都要在54年才实现晶体管的量产。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这项技术的难度有多高了。

    除了这个问题外,还有缺乏微米级钨针定位器这项关键设备。

    如果是之前的话,蓉城一机厂还真就没办法生产这台机器。

    可现在蓉城一机厂新增了十多台微米级别的高精度工业母机,已经具备生产这项关键设备的能力了。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一是晶体管的封装技术。

    要知道晶体管这种东西对于水氧是非常敏感的,这就意味着封装的时候需要氦气。

    电子管厂虽然有精密玻璃封装技术,但却并没有惰性气体填充工艺。

    所以想要量产晶体管还需要建设一个惰性气体生产线。

    第二个关键问题就是晶体管的检测设备。

    想要测试晶体管需要超过100MHZ的高频特性分析仪,而苏熊这边也仅掌握了1MHZ的技术。

    所以这项关键技术也需要攻克。

    超高纯度硅提纯生产线——钨针微定位机床——惰性气体生产线——高频测试设备

    目前就是西南半导体材料研究所面临的四大问题。

    只要解决了这四个问题,再加上赵杰提供的所有资料,就能够先西方一步量产晶体管,在半导体领域实现部分赶超。

    而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联合多个单位一起进行。

    蓉城钢铁厂金属材料研究所负责解决超高纯度硅提纯生产线。

    蓉城一机厂负责钨针微定位机床、惰性气体生产设备和高频测试设备的生产。

    西南半导体研究所则是负责其他工艺。

    蓉城电子管厂负责封装和量产。

    这就需要赵杰这个局长进行居中协调。

    按照现在的技术进度,今年肯定是别想看到硅晶体管的诞生了,至少要等到51年。

    龙国在这方面差的实在是太多了,所以需要一定的时间对技术进行攻关。

    在西南半导体材料研究所这边呆了一天后,赵杰便又赶回了蓉城电科所。

    他的重新回归也加速了蓉城电科所的制造进度。

    在指导他们制造雷达的同时,赵杰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