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手搓膛线,不可能完成的任务!(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夜幕缓缓笼罩了整个501厂。

    但往日里早已陷入沉寂的一号车间,此刻却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车间正中央,那台最老旧的C616车床前围满了人。

    钱振华这位在厂里干了二十多年的车工老师傅,今天却额头上全是汗,眼睛死死地盯着陆重画在黑板上的那张简易改装图。

    “对对,就是这样!”

    “把刀架拆了,换上这个拉刀头。”

    “我的天,这个想法是怎么想出来的!”

    他的身边,几个车工组的骨干也是一个个瞪大了眼睛,兴奋又紧张的拿着扳手和锤子。

    李云虎搬了个小马扎坐在不远处,一口一口地抽着旱烟。

    陆重站在人群中央,并没有亲自动手。

    他知道对于这些自尊心极强的老师傅来说,你把方法告诉他让他自己亲手做出来,远比你直接上手替他干更能让他信服。

    “钱师傅,注意一下。”

    陆重看着他们拆下沉重的刀架,开口提醒道。

    “我们自己做的这个拉刀头用的是普通钢材,强度不够。”

    “所以拉削的时候进刀量不能太大,一次最多两丝,宁可多走几遍也要求稳。”

    钱振华浑身一震,猛地回头看向陆重。

    他刚刚还在想这个问题,没想到陆重已经先他一步指出来了!

    而且“一次最多两丝”这个数据,也正是他心里盘算出来的最佳数值!

    这小子是真的懂,不是纸上谈兵!

    他心里最后一丝疑虑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棋逢对手般的兴奋感。

    钱振华大声应道:“好嘞!陆科长您放心!”

    旁边的几个年轻车工看着这一幕,心里更是翻江倒海。

    他们何曾见过,自家那个谁都不服的师傅,会对一个比他们还年轻的科长如此言听计从?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整个车间就进入了一种紧张而有序的氛围中。

    “小王去热处理车间,借一根淬过火的合金钢条过来,就说要做拉刀!”

    “李三把那边的角铁给我切两段,要做导向模具的支架!”

    “陆科长画的这个旋转卡扣谁来做?要求精度很高!”

    钱振华彻底进入了状态,扯着嗓子指挥着手下的徒弟们。

    每当他们遇到难题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时,陆重总会适时地出现,用最简单的一两句话点拨他们。

    “这个卡扣的内孔,不要一次性镗到位。”

    “先留三丝的余量,最后用手工研磨,精度才能保证。”

    “模具的角度很重要,你们用三角函数算不明白就用最笨的办法,拿量角器和划线盘一点点找!”

    “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图纸上标的是12.5度,做出来就不能是12.6度!”

    “拉刀的刀头要做成这种前窄后宽的结构,这样才能一边旋转一边切削,明白么?”

    陆重的话不多,但每一句都切中要害。

    他就像一个经验最丰富的老师傅,俯瞰着整个生产流程。

    任何一个可能出错的环节,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那三个被他留在身边当学生的年轻技术员,更是已经麻木了。

    他们手里拿着小本本,仔细记录着陆重说的每一句话。

    他们感觉自己的大脑就像一块干瘪的海绵,正在被疯狂地灌入知识的海洋。

    今天晚上学到的这些土办法,比在学校里学了三年的理论还要宝贵一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