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培养中高级指挥员:桃李满天下——砺剑育英才(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南京军事学院指挥系的一间大教室内,气氛热烈得近乎沸腾。

    黑板上挂着一幅巨大的西南边境地区地形图,上面用红蓝铅笔标注着复杂的态势。

    讲台下,坐着的不是普通学员,而是来自全军各大军区、兵种的数十名团级指挥员。

    他们,正是李云龙大将亲自推动的“中指挥员特色培养工程”第一期学员。

    此刻,站在讲台中央侃侃而谈的,并非白发苍苍的教授。

    而是一位身材魁梧、光头锃亮、眉宇间带着剽悍之气的上校——魏大勇(魏和尚)!

    “……所以,在这种植被茂密、沟壑纵横的热带丛林地形,大部队展开就是活靶子!

    你得化整为零!把连排拆成班,甚至战斗小组!

    每个小组都要有独立作战能力:有尖兵、有火力手、有爆破手、有通信兵!要像水银泻地一样渗进去!”

    魏和尚操着一口浓重的河南腔,语速很快,却带着极强的感染力。

    他手里没有讲稿,只有一根指挥棒,在地图上比划着。

    他接着讲如何利用丛林植被设置诡雷、布置陷阱;

    如何在复杂环境下保持通讯联络(强调简易信号和接力传递);

    如何组织小群伏击和反伏击;

    如何在遭遇强敌时快速脱离接触……

    他的讲述没有高深理论,全是血淋淋的实战经验、听得台下这些人时而屏息凝神,时而哄堂大笑,时而恍然大悟,笔记本记得飞快。

    李云龙和赵刚(作为学院政委代表)坐在教室后排,静静地看着这一幕。

    李云龙嘴角噙着一丝满意的笑容,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轻轻敲打着。

    赵刚则微微颔首,镜片后的目光充满了欣慰。

    “老李,你这步棋,走对了。”

    赵刚低声说,“让魏和尚、段鹏这些‘兵王’走上讲台,把他们用命换来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未来的指挥员,这比读十本教材都管用。

    你看学员们的眼神,是真听进去了。”

    李云龙“嗯”了一声,目光扫过那些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面孔:

    “光听进去不够,得会用!得能在将来的战场上活下来,打胜仗!

    培养他们,不是让他们当纸上谈兵的赵括!”

    这正是李云龙倾注心血打造的“中高级指挥员特色培养工程”的核心精髓。

    “老帅”坐镇点迷津:不定期邀请元帅、大将级别的战略家进行专题讲座。

    李云龙本人也多次亲自授课,主讲“劣势装备条件下如何发挥体系作战优势”和“反教条主义与坚持我军特色的辩证思考”。

    ……

    理论学习半年后,学员被分配到各战略方向(特别是东南沿海、东北边防、西南边陲)的野战部队。

    担任师/团级副职或参谋长助理,直接参与部队训练、管理、战备值班。

    李云龙要求代职期间必须“真干活”、“真负责”,不能当“观察员”。

    代职结束,需提交详实的调研报告和部队建设建议。

    鼓励学员带着部队代职中发现的实际问题回到课堂,结合所学理论和外军经验,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培养工程的最后阶段,也是最激动人心的环节——“砺剑-55”实兵对抗演习在广袤的华北某综合训练基地展开。

    导演部由李云龙亲自挂帅,赵刚任政委,张大彪(已升任总参作战部副部长)任参谋长,丁伟、孔捷等宿将担任裁判长。

    演习想定高度逼真:

    模拟强敌在东南沿海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