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无形战场-情报织网与战略欺诈(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p; 演习规模宏大,公开报道频繁,吸引国际观察员注意。营造‘战略重心在北’的假象。
数个精锐陆军师进行横跨内陆数省的、高强度的长途机动拉练,终点指向西部高原。
大量运输车辆、重装备的调动痕迹明显,给人以‘战略预备队西移’的错觉。
海军舰队在南海争议海域进行高调、常态化的战备巡航和演习。
此举既牵制南海方向潜在对手,又将国际视线引向南方,淡化对东南方向的关注。”
在真正的目标方向——东南沿海,部队集结和训练则严格保密,规模控制在“正常轮训”级别,且多在夜间或复杂气象条件下进行。
新建造的登陆舰艇优先部署在北方或南海舰队,东南方向只保留少量老旧舰艇进行日常巡逻。
“通过可控渠道(包括部分海外媒体),‘泄露’出经过精心设计的‘情报’:
如我军内部关于登陆作战巨大风险的激烈争论、登陆舰艇建造计划‘严重滞后’、‘对动武决心存在分歧’、‘战略重心转向北方/南海’等。
这些‘信息’半真半假,旨在干扰敌判断,使其对我真实意图和能力产生怀疑和误判。”
李云龙目光如炬,审视着“迷雾”行动的每一项细节。
然而,无形的战场同样危机四伏。
一份来自“影子”最高级别潜伏小组(由段鹏直接指挥)的加密急报,通过最隐秘的渠道,呈送到了李云龙的案头。
报告极其简短,却字字千钧:
“‘蜂巢’(指敌最高战时指挥中心)疑似启用新址,坐标未明。
‘信鸽’(指敌核心通信系统)更换加密核心,旧密钥失效。
‘白手套’(指域外强权技术顾问团)活动异常频繁,疑有重大升级动作。
我小组正全力追踪,但风险陡增。
另侦测到新型反特种作战传感器网络在预设登陆场纵深部署,渗透难度加大。
请求指示。”
段鹏的报告,像一根冰冷的针,刺破了部分“迷雾”。
敌人并非毫无察觉,他们也在加固自己的盾牌,甚至可能察觉到了“影子”的存在!
李云龙盯着报告,眼神冰冷。
他拿起笔,在绝密信笺上只批了八个字:
“继续潜伏,静待惊雷。不惜代价,锁定‘蜂巢’!”
他知道,段鹏他的“影子”,此刻正游走在最危险的边缘。
每一份情报的获取,都可能伴随着牺牲。
但“蜂巢”的位置,是“首战即决战”能否成功瘫痪敌指挥中枢的关键!
这个代价,必须付!
与此同时,“域外朋友”的电子侦察机和卫星对东南沿海的扫描频率,在看似平静的表象下,悄然增加了数倍!
一架先进的战略电子侦察机,甚至冒险抵近我沿海防空识别区边缘,进行长时间的盘旋监听。
显然,“迷雾”虽然浓厚,但对手的警惕并未放松,其情报触角也在极力穿透迷障。
无形的战场上,攻防交织,暗流汹涌。
情报的蛛网在悄然收紧,欺诈的迷雾在弥漫扩散,而致命的危险也在黑暗中潜伏。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却同样惊心动魄、决定未来战役走向的生死博弈。
“铸剑所”指挥室内,灯火彻夜长明。
李云龙的身影映在巨大的电子沙盘上,如同一位在无形棋盘上运筹帷幄的弈者,
冷静地布下每一个关键的棋子,同时警惕着对手可能隐藏的杀招。
他知道,在真正的“惊雷”炸响之前,这场无声的较量,容不得半点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