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玄清道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练了九遍,齐云还是没有将那摇摇欲坠的大门冲开。

    他疲惫地抹了把脸上的汗水。

    “看来今天晚上,是冲不开了,罢了,欲速则不达,本来我修炼的就很快了,不着急这一晚!”

    倦意如潮水般涌来。

    齐云就着脸盆架上半温的水,简单洗了个澡,也就是把浑身的汗,擦洗了一边。

    随即就熄灯,倒在那张硬板床上。

    几乎是沾着枕头,浓重的黑暗便将他吞噬。

    ……

    黑暗中,一阵刺骨的冰冷,顺着赤裸的脊背、胳膊、大腿,丝丝缕缕地往骨头缝里钻。

    硌。

    后背、腰侧,被尖锐的硬物硌得生疼。

    齐云猛地一个激灵,意识从混沌的睡眠深渊里被强行拽出,豁然睁开双眼!

    没有筒子楼斑驳的天花板,没有窗外京城模糊的灯火光晕。眼前,是浓得化不开、缓缓流动的灰色雾气,冰冷潮湿,缠绕在身上。

    身下,是坚硬、冰冷、凹凸不平的碎石和瓦砾。

    远处,那尊巨大、冰冷、沉默的青铜丹炉,如同亘古不变的墓碑,矗立在废墟中央。

    五脏观!

    “我去!不会吧?!”

    齐云一个挺身坐起,心脏在胸腔里擂鼓般狂跳。

    他低头,只看到自己赤裸的胸膛、手臂和大腿,只穿着一条单薄的内裤,在灰雾弥漫的废墟里,冻得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环顾四周,断壁残垣依旧,倒塌的石柱,散落的瓦砾,一切都和他上次离开时别无二致,仿佛时间在这里彻底凝固。

    “这……又回来了!”

    一股荒谬绝伦的感觉攫住了他。

    上一次好歹还穿着衣服!

    他下意识地夹紧双腿,一阵后怕的寒意顺着尾椎骨爬上来。“他娘的,幸好老子终究没有裸睡,不然的话……”

    想到自己可能一丝不挂地出现在这鬼地方,齐云打了个寒噤,那画面简直惨不忍睹!

    他撑着冰冷粗糙的地面站起身。

    环顾这片死寂的废墟,只有灰雾无声流动。

    没有选择。他搓了搓冻得发麻的手臂,迈开步子,深一脚浅一脚,熟门熟路地朝着那条下山的、被浓雾笼罩的小径方向摸索而去。

    “也不知道,是和上次的时间线接上,还是如何!妈的,下山先找衣服!”

    灰雾翻涌,将他的身影渐渐吞没。

    世事糜烂!

    宋家庄的人,却像山窝窝里最不起眼的石头,麻木地承受着。

    黑风山一带太偏了,山高皇帝远。

    世道好,皇粮不见少;世道坏,庄子上也榨不出更多的油水。

    对他们而言,头顶的天是黄是蓝,远不如田里秧苗的青黄更揪心。

    今年本该是个好年景。

    风调雨顺,日头足,雨水匀,地里的麦穗沉甸甸,谷子压弯了腰。

    可宋家庄的土墙茅屋间,却弥漫着比往年更浓的愁云惨雾。

    打谷场上,新收的粮食堆成了小山,在秋阳下泛着金灿灿的光。

    宋老三把最后一袋谷子重重摔上牛车,粗糙的大手在鼓囊囊的麻袋上狠狠摩挲了几下,指关节捏得发白。

    他猛地扭过头,布满血丝的眼睛瞪着场边蹲着的老族长,声音嘶哑,带着一股压不住的邪火:“三爷爷!

    咱爷们儿起早贪黑,汗珠子摔八瓣种出来的粮食,真就这么……就这么喂了山上那帮吃人不吐骨头的豺狼?!”

    老族长宋老栓蹲在磨盘大的石碾子旁,吧嗒着早灭了火的旱烟袋。

    一张沟壑纵横的老脸皱得如同风干的核桃皮。

    他抬起浑浊的眼,望了望远处黑黢黢、如同巨兽蹲伏的黑风山山影,又低头看了看场中那几辆装得满满当当的牛车,长长地、长长地叹了口气。

    那叹息声又沉又缓,像一块浸透了水的破布,沉甸甸地砸在每个人的心上。

    “老三啊……”老栓的声音干涩得像砂纸磨过石头,“不给?他们拎着刀子下来抢啊!咱庄子上……还能剩下啥?”

    至少不会死人。

    这句话像一块冰冷的石头,哽在老栓喉咙里,吐不出来,咽不下去。

    前几天,山上下来个獐头鼠目的喽啰,腰里别着明晃晃的攮子,大喇喇地往村口老槐树下一站,唾沫星子横飞,说他们黑风寨也要收“山税”!

    按人头摊!不交?寨主说了,刀子比嘴皮子管饱!

    这田里的收成,皇粮扒一层皮,东家刘老财抽走一大半,剩下的这点活命粮,还得被山贼刮走一大块!

    十成粮食,交了皇粮、东家租子、山贼的“税”,落到各家各户手里的,还能剩下几粒?

    那点子粮食,够庄里的娃儿们熬过滴水成冰的隆冬么?

    老栓只觉得心口堵得慌,像压了块磨盘。

    看来今年冬天,自己和庄子里那几个老棺材瓤子,是得“走”了。

    进山,找个背风的旮旯,悄没声地躺下!

    省下几口嚼谷,留给娃娃们。

    “要是……要是玄清道爷在咱左近就好了!”

    蹲在牛车另一边的宋老六,忽然闷闷地冒出一句,打破了死寂。他眼里燃起一丝微弱的希冀。

    这“玄清道人”的名号,近来在黑风山周边几个穷苦庄子里悄悄流传。

    都说是个新冒出来的狠角色,专好打抱不平。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