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九章 宅门生死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sp; ……

    荣国府,东路院。

    内院之中,李纨牵着儿子贾兰,正在各处走动,指派丫鬟婆子做好差事,各守其处。

    自官府衙差入府拿人,虽女眷都到内院堂屋暂避,并没受到丝毫冲撞。

    刘彬芳也严厉约束手下,搜寻内院不得有丝毫侵犯,但对整个东院二房依旧是莫大冲击。

    加之贾政回府大怒,将内外院管事秦显夫妇,驱赶关押入外院柴房,整个东路院显得格外阴沉压抑。

    王夫人去了西府之后,又是一直没有返回,院中丫鬟婆子人心摇动。

    当然其中也有例外,赵姨娘反而心情不错,嘴里磕着瓜子,站在自个院门口,好整以暇的瞧热闹。

    因秦显家的是王夫人心腹,日常在内院颇有派头,王夫人不待见赵姨娘,她自然也不给赵姨娘好脸色。

    如今秦显一家子倒霉,赵姨娘自然兴致勃勃,心中爽利之极。

    最后还是李纨见内院没了章法,才出面各处巡视管制,稍稍安抚住人心。

    李纨见了内院这等情形,心中不由叹息,将儿子的手牵得更紧些。

    当年她是国子监祭酒李守中嫡女,家世出身颇为清贵,丈夫贾珠更是荣国二房袭府世子。

    贾珠更是刚过舞象之年,便得中进学秀才,也是神京勋贵子弟之中,引人注目的人物。

    却没想八年前生出巨变,贾珠年纪轻轻便故去,原本令人艳羡的姻缘,如今只剩下无尽唏嘘。

    即便如此,李纨有儿子贾兰,依旧能在大宅门过的体面。

    贾母对孙媳妇颇为关照,让她吃了双份月例,让她可以妥善教养儿子。

    虽然最终贾琮继承荣国爵,二房迁移到东路院,但李纨对此并不太在意。

    她只是守寡之人,除了培植儿子之外,本也没有其他指望。

    再说家中出了位文华惊人的堂亲,对儿子读书学业之事,也是极好的激励榜样。

    ……

    只是婆婆心有不甘,一直觊觎西府家业,和大房关系不睦,时常闹出纠葛。

    李纨作为儿媳妇,自然收敛脸色言语,自保其身罢了。

    而近年以来,二房势头越发颓废,唯一的嫡子宝玉,生性懒惰,荒唐无能,还被宗人府废了前程。

    眼看着二房将来难有出头之日,如今又闹出家奴逼死人命之事,二房的名声已越发不堪。

    自己也出身书香门第,实在有些引以为耻,儿子以后还要读书科举,二房家声败坏,多半也会伤及前程。

    但这些不是她可以左右的,也只能过一日算一日,用心教养好儿子而已。

    好在二房还不算事事颓废,前几日她听丫鬟素云说起,三丫头最近常来东院教导兄弟。

    环哥儿近来转了性子,读书也变得刻苦起来,倒让人十分意外。

    听说三丫头使力教导兄弟,便是得琮兄弟的引导帮扶,他还保了环哥儿入国子监读书。

    这让李纨生出些许念想,太太和大房嫌隙渐深,倒是赵姨娘有些机缘,房里子女都和琮哥儿亲近。

    李纨想到自三丫头搬入东府,都说她很得琮哥儿看重疼爱。

    只是自己迁入东路院后,日常和三丫头已少有走动。

    她毕竟是丈夫的亲妹,为了兰儿将来的前程,还是要和她多些亲近才是……

    李纨正心中思量,看到贾政和王夫人往堂屋而来,她连忙牵着儿子回避。

    ……

    东路院,内院堂屋。

    贾政叫丫鬟去外院传话,让李贵挑选精明小厮,安排车马,现在外院候着,等候他发话办事。

    又将秦显家的传进堂屋,劈头盖脸一顿斥责。

    让他们夫妇即刻启程,去通县农庄落脚,不许再踏入东院半步!

    等贾政气呼呼离开,堂屋里剩下王夫人、玉钏、秦显家的,气氛变得十分压抑。

    王夫人找借口将玉钏遣退,玉钏见秦显家的狼狈样儿,心中很是解气。

    她也不愿和这人同处一屋,自然乐的早些离开。

    玉钏离开堂屋,秦显家的少了顾忌,抽泣说道:“秦家对太太忠心耿耿,还请太太发慈悲,给我留条活路。

    我们两口子都上了岁数,好歹也做了东院管事,如今被打发去农庄过活,以后还有什么脸见人。

    我那个孽障虽然可恶,但他对太太也一向忠心……”

    王夫人脸色难看,喝道:“你给我住口,你养的好儿子,日常吃酒赌钱,我也不做计较。

    可他万不该色胆包天,一个奴籍小子,生生逼死正经人家姑娘。

    他这是闯了多大的祸!二房的名声都给他败光了!

    我帮过你们向老太太求情,可是没有用处,秦勇闹的事太大,怎么也是盖不住的。

    你们两口子左右躲不过的,还是老实去庄上安顿,要是还有二话,惹恼了老爷,可就要性命不保!”

    ……

    秦显家的听了这话,心中冰冷一片,自己两口子钻营半辈子,因王善宝家的缘故,始终难以出头。

    好不容易熬到二房迁到东路院,在王夫人手下做了内外管家,这才风光了没多久,便落得如此境地。

    自己一家对太太忠心耿耿,可一旦出了事情,就被人像死狗般丢掉,她心中生出一股怨恨……

    王夫人见秦显家的面如死灰,心中渐渐镇定下来,从身上拿出一百两银票。

    放缓语气说道:“如今事情正在风头上,你们先去农庄栖身,这一百两银子拿去安家。

    等到事情平息下去,老爷消了心头火气,我会想法再安置你们。

    你们两口要心里清楚,秦勇犯的是重罪,官府缉拿归案,就是死路一条。

    神京这才多大地方,想来他也很难逃脱……”

    ……

    秦显家的失魂落魄的出了堂屋,一路走来都被人指指点点,让她羞愧欲死。

    她本就是浅陋刻薄性子,以往在西府都受压制。

    一旦做了东院内管事,自然得意忘形,日常对丫鬟婆子颐指气使,众人忌惮她手中权柄,自然忍气吞声。

    如今见倒她倒霉到家,往日暗恨之人自然有怨报怨。

    从堂屋到内院门口,没有多少路径,秦显家的便听了一路讥笑暗骂。

    刚到内院门口,李贵带了两个小厮,早已等候在那里。

    将他们夫妇看管起来,带回住处收拾东西,再用府上马车押去农庄。

    秦显家的风光了大半年,这会子被人剥光脸皮,又让人随意笑骂,气得快要炸肺。

    两夫妇回了住处,李贵带小厮守在院中,秦显家的将丈夫拉进房里,又连忙掩了门户,将王夫人的话复述。

    说道:“当家的,我们对太太这等忠心,如今勇儿出了事情,她就想把我们丢开,我咽不下这口气。

    她做的那些事情,我虽不知底细,多半也猜的出来,真当我们都是泥捏的不成!”

    秦显瞪眼说道:“你咽不下这口气,又能够怎样,你惯出这不知死活的畜生,喝花酒逛窑子也就罢了。

    连正经人家姑娘他都敢弄,落到这等田地又能怪哪个

    我们秦家是贾家世奴,祖祖辈辈都脱不了身,你要把太太卖了,即便扳倒了她,我们也是贾家的奴才。

    你以为琮三爷和老爷会放过我们,必定不用隔夜就要我们的命,左右就是给官府交几代米粮的事。

    你儿子是个混蛋,你也是个没脑子的憨货,如今什么都不要指望,先去农庄安顿就是。

    太太说的也没错,勇儿要落到官府手中,就是死路一条。

    他必听到风声逃走了,这两年我们瞒着外人,在城西私下置办房宅,勇儿定是躲去那里。

    他手头还有些银子,又是在市面上混过,就指望他能逃脱性命。

    如今一家人活下去,以后才会有指望,太太不是给了一百两银子,只要她不把事情做绝,咱们就留着余地。

    这一路去农庄有一天一夜车程,路上多些小心才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