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第一届春晚(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个时代了。

    整个春晚的舞台上,有最原始的舞台灯光。

    就是一个铁球,可以旋转的,里面放着一个大瓦数的灯泡。

    紧跟着,铁球的外面有一些比较大的孔洞,孔洞之中蒙着各种颜色,比较透明的纸张。

    通过那种大瓦数的灯泡,把光芒投射出来之后,就会变成各种颜色的光。

    这种光,属于是最原始的舞台灯光。

    不过现在这个时代,能够做到这一切,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

    这一切,可都是他亲自督办的。

    节目上,也是他亲自选定的。

    不过因为时代不一样,经历也不一样,他没有搞什么主旋律,一切以开心为主。

    等待之中,新铸造的大鼓,还有号角的声音响起。

    浑厚的号叫声,让人心跳都跟着跳动的大鼓声,再加上悠扬的笛子声,几乎传遍整个长安城。

    即便是因为各种缘由,没有到来的百姓,大多也能够隐约听到。

    大鼓和号角,组成了浑厚的音乐,就像盛世大唐,巍峨雄壮。

    悠扬的笛子声,就像那文化的脉络,镶嵌在这盛世大唐之中。

    阴阳结合,阳刚中透着柔美,雄壮中透着委婉。

    这一首开场的纯音乐一出来,就能调起人心中的热血。

    演员们伴随着这三种乐器出场,第一个节目就是演绎中华文明。

    从一开始的,围着兽皮草裙,追逐人伪装的各种大型猛兽开始。

    到后来的刀耕火种,再到后来的烧制各种东西,然后是战争。

    紧跟着又是各种各样的工具出场,各种扮演的文人挥毫泼墨,扮演的武人各种战斗,表演着历朝历代变迁的过程。

    虽然本身是哑剧,但伴随着乐器的音调,那一幕幕的画面,就好像从远古走到如今。

    只是这第一场,就让百姓都能从无声之中,感受到从古至今的变化。

    随着第一场落幕,李承乾拍起了手掌。

    紧跟着,现场响起了越来越热烈的掌声。

    第二场是七德舞,也就是后世知名的秦王破阵乐的改编版,是李世民自己亲手改编的。

    把这个放在第二场,代表了大唐武在前文在后,是一个武德充沛的国家。

    第三场,是属于胡旋舞,从西域传入长安之后,获得了很大的成功,相当于是少数民族共同的舞蹈。

    这一场,展现的是文化的包容。

    第四场……

    另一边,李象所在之处,他是坐在第五排,相当于在最高的地方。

    毕竟他现在的身份,是属于商人。

    虽然说,大唐比较开放,可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毕竟长久以来,已经习以为常的士农工商四个等级,商人排在最后一位,作为商人就要对客人笑脸相迎。

    不管谁来了,都是这样的表现,自然就更显得卑微了。

    从皇宫出来五年了,时间不长也不短。

    似乎正在昨日,又好像已经是好多年前的事了。

    他的心思并没有在表演上,而是远远的遥望着,那被隔绝起来的一块地方。

    尽管黑夜中看不清,但他知道,自己的父皇就在那里。

章节目录